隋炀帝的诗

隋炀帝的诗,第1张

隋炀帝的诗 隋炀帝的诗词成就高于唐太宗,才华也很高为什么却成了亡国的皇帝

文治武功,是评价一个君王是否有功于社稷的两个基本维度:武功,如春雷风卷,惊燕亦惊蛇,开疆拓土,源源不断地为民族、国家发展提供了赖以生存的土地、水源、矿产,有机会不断收纳异域文化强壮己身,让王朝眼界从偏安一隅到万国来朝;文治,如春风送雨,润物细无心,滋养了民族、国家追赶日月的生机,不断强化着中华独特的基因血脉传承,让中华传承五千年而屹立不倒。

武功,很好理解,文治可不是诗词歌赋,而是指施仁政,轻徭薄赋,体恤百姓,律法宽严适度,或尊儒尙法,或吏治严明。

术业有专攻。

皇帝,家国一体的主宰者,独断乾坤,于治下百姓而言,需要的可不是其“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需要的是集中注意力在帝国的治理上。

治理国家是大道,是皇帝的职责所在,诗词歌赋绘画,只是小道,可有可无,有锦上添花,无也不伤大雅,只是君王的点缀而已。

历史上艺术成就高的皇帝,比如宋徽宗、后唐李煜,文采风流,艺术造诣,高于秦皇汉武,可那又如何?他们是亡国之君,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上不能保江山社稷,下不能保妻妾己身安危,穷困潦倒,饱尝屈辱。

隋炀帝,诗歌成就再高,比不上李煜、李白、杜甫,何苦为难自己呢?与文人比较诗歌,于皇帝而言,已经是走火入魔,忘了自己的是谁,忘了自己应该做什么?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诗歌成就高,是皇帝的幸事,则是国家黎民的祸事。

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当皇帝所需要的不是诗词才能。

而是需要管理才能,同时得有军事才能,而且还要具备经济才能。

作为帝皇,要懂得如何去均衡各方势力。

尤其是在古代,各处门阀氏族的势力在朝廷之中盘根错节,若不能平衡好各方势力,最终将会导致朝政混乱。

反观具备文学才能,或者是绘画才能的帝王,他们最多是在中国文化史上留下盛名。

但在国家治理上,则是一塌糊涂。

比如南唐李煜,宋代宋徽宗等等,当然也包括那个写下10万首诗的乾隆皇帝,皆是如此。

再去看那些开创莫大基业的帝王,他们的志向就不在此,而是专心于国家朝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34913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30
下一篇 2022-10-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