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章

奏章,第1张

奏章 明朝皇帝居然不理睬臣子?看看明朝的奏章制度究竟是什么情况?

明朝的君主专制是空前加强的。

而制度设计者就是朱元璋,他废除了丞相设立内阁,基本上解除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因为内阁由多人组成,不再象丞相一样权力如此集中。

由于皇权的集中造成皇帝批阅奏章太多太累,后世的皇帝不断起用宦官分担皇帝具体事体,逐渐发展成司礼监票拟制度,由此司礼监权势剧增,甚至很多时候因皇帝懒政怠政,他们可代表皇帝。

奏章制度就形成了内阁初拟,司礼监票拟,皇帝抓大放小决定后再由内阁执行的局面。

所以皇帝从繁忙的具体事务中解放出来。

故明朝不少皇帝被文官政府制约,厌见群臣,著名有明世宗嘉靖皇帝和明神宗万历皇帝,甚至几十年不上朝,国家仍正常运转。

也形成不少权势熏天的宦官,如王振、刘瑾、魏忠贤。

作者:张珍瑜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学生 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从皇帝制度在中国确定以来,一套以官僚为主的政治体系就正式确立了下来,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体系化的制度也越来越复杂。

臣子想要把自己的工作或者其他情况报告给皇帝,就需要写上一本奏折,写清楚自己要陈述的东西,通过一系列程序传递在皇帝手中。

皇帝每天辛苦的阅览了所有的奏章,也需要通过一系列的程序,将对奏章的批语发还下去。

这样一过程,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掺杂的许多复杂的政治规则和政治斗争。

朱元璋首先,明朝的政治制度中,随着胡惟庸党案以后,宰相就彻底消失了。

取而代之的则是不同的机构,将原本宰相的大权分割,并且最终将权力集中的皇帝一人手上。

但这份权力对任何人来讲都是一份过于沉重的责任,所以为了分担皇上的压力,内阁制度应运而生。

说白了,就是有一帮文人开始作为皇上的私人助理来处理政务。

但是随着内阁成为一个制度化的“内侍机构”时,现实的权力结构就已经发生了改变。

奏章的批答为皇帝的专责。

内阁大学士一职基本是由当时有名的读书人来担任,他 们并不能对奏章发表自己的看法,只照皇帝的意思来进行劳动,权力及地位远远不及过去的宰相。

魏忠贤宣宗(朱瞻基)时期,由于杨溥、杨士奇、杨荣等三杨入阁,宣宗批准内阁在奏章上以条旨陈述己见,称为“票拟”制度,又授予宦官机构司礼监“批朱”。

接下来明朝的奏章制度才真正形成。

张居正当臣子不能和皇帝直接面对面交谈的时候,对奏章的批改有利于双方的交流。

但内阁大臣与皇帝沟通,全赖司礼监(宦官)。

由是开启明朝宦官专政之大门。

这意味着,太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决定谁的奏章可以为皇上所见,谁的票拟能够入皇上的法眼。

再加上,明朝还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朱棣在位时期又设立东厂,明宪宗再设西厂(后来取消),合称“厂卫”,由宦官统领,自此明朝宦官之权势无以复加。

但是,宦官的崛起背后依然是皇权的属意,在这一过程中,宦官也会被皇帝当作打击文官集团的工具。

可见,奏章的看或不看,发或不发,都不仅仅是一篇奏章那么简单,要看到其背后的逻辑,才能够真正了解这种历史现象。

【参考文献】《明史:一个多重性格的时代》《明实录》《明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35373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30
下一篇 2022-10-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