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父为兄

指父为兄,第1张

指父为兄 俗话说六亲不认,是哪六亲?

“六亲不认”,是形容一个人不重天伦,不通情理,对家属、亲戚不管不顾,毫不人情。

“六亲”历代说法不太一样,本人倾向于以下说法:“六亲”是指父子、兄弟、姊姑、甥舅、婚媾、姻亚。

广义上讲是指所有直系亲属和旁系亲属。

人们常说“秉公断案,六亲不认”,是说为政为官者大公无私。

如今所讲的“六亲”泛指亲属,但是在古代,“六亲”有特定的含义,也有概念和外延的变迁。

1.最早在《易经》中,“六亲”的描述是:“生我者为父母,我生者为子孙,比和者为兄弟,我克者为妻财,克我者为官人(古代妻子称丈夫为官人)”。

在这“五亲”中,都是以“我”为本位来说的,那“六亲”的范围就包括“自己”与“父母”、“兄弟”、“子孙”、“妻财”、“官鬼”等关系属性;2.老子《道德经》十八章:“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曹魏王弼注:“六亲、父子、兄弟、夫妇也。

” 3.《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六亲 “”为父子、兄弟、姊姑、甥舅、昏媾、姻亚,以象天明。

”晋杜预注:“六亲和睦,以事严父,若众星之共辰极也。

妻父曰昏,重昏曰媾,婿父曰姻。

两婿相谓曰亚。

”4. 汉贾谊《新书.六术》:“戚属以六为法,人有六亲,六亲始曰父,父有二子,二子为昆弟;昆弟又有子,子从父而为昆弟,故为从父昆弟;从父昆弟又有子,子从祖而昆弟,故为从祖昆弟;从祖昆弟又有子,子以曾祖而昆弟故为曾祖昆弟;曾祖昆弟又有子,子为族兄弟。

务于六,此之谓六亲。

”5、司马迁《史记.管晏列传》:“上服度则六亲固。

”唐张守节正义:“六亲,谓外祖父母一,父母二,姊妹三,妻兄弟之子四,从母之子五,女之子六也。

”亦泛指亲族、亲戚。

6.班固《汉书•贾谊传》:“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以承祖庙,以奉六亲,至孝也。

”唐颜师古注引东汉应劭曰:“六亲,父母、兄弟、妻子也。

”。

7.范晔《后汉书.循吏传.秦彭》:“乃为人设四诚,以定六亲长幼之礼。

”唐李贤注:“立亲,谓父子、兄弟、夫妇也。

《汉书》以父、母、兄、弟、妻、子为“六亲”的说法更多的被后人所认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35474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30
下一篇 2022-10-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