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春日雨后的美景,远处的雷声带来了毛毛细雨,诗人把芍药拟人成豆蒄年华的小姑娘,受到雨淋委屈后眼含泪珠的模样。
蔷薇似少女般娇柔无力依赖于枝丫间,也是古代女人的写照。
曾经读过一首《月夜》,是唐代一个并不出名的诗人刘方平所写,描写了乡村初春夜晚的所见所闻,读来令人感觉有一种朦朦胧胧的静谧的美,非常具有诗情画意: 月夜唐代:刘方平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首句“更深月色半人家”,点出时间已经是深夜,此时应该是万籁俱寂,月亮低低地斜挂在西方的天空,因此月光只照亮了房屋的一半,另一半隐藏在黑暗之中,月色淡淡的,也应该不是那么浓厚了。
第一句让我们想象到了一副静而美的月夜图:月亮西斜,月色柔和,地面上的一切仿佛蒙上了一层轻纱,朦朦胧胧却又有点湿润。
尽管大地还在沉睡中,但是它好像已经有了萌动的感觉。
接着,诗人把目光转向了天空:“北斗阑干南斗斜”。
在我国自古就有“北斗东指,天下皆春;北斗南指,天下皆夏;北斗西指,天下皆秋;北斗北指,天下皆冬”的说法。
此时诗人发现,北斗星的斗杓已经转向东,北斗七星横躺在天空,而南斗随着银河的倾斜也已经倾斜。
这俩句中没有一个字提到春天,却分明告诉我们斗转星移,春天已经悄悄地来了。
下俩句“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诗人是该怎样热爱大自然,怎样热爱乡村田园,才能写出这么具有诗情画意而又清新的句子。
就在今天的夜晚,诗人才出乎意料地感觉到春天来了,春天的气息已经无处不在了。
因为窗外不时地传来了阵阵虫鸣声,它是如此地清晰,又是如此地欢快。
虽然夜已深沉,声音并不大,却穿透绿色的窗纱,清晰地传入诗人的耳朵中。
读了这首诗,真想在一个这样的初春的夜晚,悄悄地打开房门走出来,不要惊动那些长冬里刚刚睡醒的虫儿,静静地伫立在柔和的月光下,倾听春天的声音。
虽然还有少许的寒意,但是分明已经有了春天的湿润的气息。
朦胧的月色,,静静的寻春人,时断时续的阵阵虫鸣,这不就是一副美丽的诗情画意的工笔画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