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祥子的作者简介

骆驼祥子的作者简介,第1张

骆驼祥子的作者简介 《骆驼祥子》是给骆驼祥子看的书吗?

《骆驼祥子》是老舍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主要讲述了军阀混战时期靠拉车为生的祥子的命运,老舍用文字记录了祥子这一劳苦大众的代表人物,也从侧面反映了那个时期低层群众的不幸遭遇和无能为力。

这部小说创作于1936年,原来他是有原型的,原型是老舍的一位山东大学朋友雇佣的车夫

老舍朋友口中提到的车夫,就是祥子的原型,具体姓名或来历也只有他们自己知晓了。

老舍的大学朋友和他讲到,这位车夫买了一辆“洋车”,不久又卖了,如此三起三落,到头来还是受穷,老舍听闻以后,觉得这个故事可以写成一部小说,由此来反映低层社会人民的真实生活。

老舍出身贫苦市民家庭,从小就与低层人民多有接触,对劳苦大众的生活现状和心理想法极为了解,而这样一位拉车夫的故事,更是打动了善良而有深切同情心的老舍,于是,就诞生了《骆驼祥子》这一经典之作。

祥子是个普通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的低层社会里,靠着自己的辛苦赚取微薄的血汗钱,尽管如此艰难,从农村出来的祥子还是看到了希望的火花,他再也不愿回到农村去了。

祥子用三年的时间,省吃俭用买了一辆属于自己的车,终于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自食其力,不用再租用别人的车了,但是好景不长,这生意还没做多长时间,他的车就被逃兵抢走,他自己也被带到一个不知名的地方,在他挣扎着逃出来的时候,他看见三匹被俘的骆驼,顿时,祥子就有了一种同病相怜的感触。

于是他无论如何都要让这三匹骆驼和他一起逃生。

在半路,他以低价卖了这三匹骆驼。

由于着急赶路,祥子终于扛不住了,就在海淀的一家店里躺了整整三天,一醒来,他就有了一个新的名字,“骆驼祥子”。

祥子的三匹骆驼才卖了35元钱,这离他理想中的洋车还有很大差距,因为在当时,买一辆差不多的洋车,大概需要100元左右,为了多攒钱,他就拼命的多拉车。

后来,因为拉车结识了他的老婆虎妞,而他是不爱虎妞的,但他这次却是真的拥有了自己的车,但是,虎妞却死于难产,他后来喜欢的小福子也不幸自杀了。

祥子连连遭遇厄运,丧失了对生活的希望,他开始一步步走向堕落之路,“游戏”人生,终于活成了他自己当初最讨厌的一副模样,成了一个彻底扶不上墙的“沦落”人。

老舍的《骆驼祥子》,是给正在奋斗中的每一个人看的,祥子生在那个军阀混战的年代,又遭遇了那么多的不幸,但他已经努力过了,努力了就问心无愧,只是时代弄人、造化弄人,让祥子变成最终那副模样。

(图文无关)

骆驼祥子,作于1937年。

作者老舍。

老舍(1899,2,3一一1966,8,2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生于北京一个城市贫民家庭。

幼年丧父,家境贫寒。

老舍是"五四"以来有影响的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被誉为"当代语言艺术的大师"。

他的创作生涯是1924年到英国后开始的。

早期作品如"老张的哲学"等,主要是反映城市居民,知识分子的生活,以讽刺,幽默见称,但不深刻。

抗日战争爆发后,老舍怀着高昂的爱国热情,积极参加并领导了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工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他本来是写小说的,但考虑到戏剧和曲艺能和广大群众直接见面,更便于宣传抗日救国,开始尝试写剧本和通俗文艺作品。

1949年老舍从美国应召回国,热情投入新中国的各项工作,担任过中国文联副主席。

从1950~1966年的16年间,他写出了23个剧本。

长篇小说"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

小说描写一个人力车夫祥子,为了争取起码的生存权利一一拉上一辆"自己的车",奋斗,挣扎,终于遭到毁灭的悲惨的一生。

祥子生活的时代,是极其黑暗的北洋军阀时代。

他贫苦农民出身,因为"失去了父母和几亩薄田",18岁就跑进北平城里,靠卖力气谋生,当上了"洋车夫"。

他健壮,勤劳,热爱生活。

认为自己年轻,有力气,只要吃得苦,就一定能拉上"自已的车"。

而有了一辆自己的车,就可以不再受栓车人的气,睁开眼就可以有饭吃。

他把实现这个目标看成是自己的志愿,希望,甚至是宗教。

于是,他从风雨里咬牙,从茶饭里自苦,一年,两年,三年.…终于用自己的血汗挣得了一辆车,但很快就得而复失,车被拉伕的大兵抢了去,连衣服鞋帽也被抢了去,留下的只是满身的伤痕和满脚的血泡。

丢了车,祥子并不灰心,他继续奋斗,从零开始。

但不久灾祸再次降临,祥子拉包月的大学教师曹先生,因为得罪了教育当局,被说成是"思想激烈",受到军阀当局的追缉,但曹先生一躲进"比法律更有力"的人一一左先生家里,便平安无事了,倒霉的却是祥子,他从牙缝里积攒下准备买车的血汗钱,连同被褥又被抢劫一空。

祥子就是这样整整折腾了一辈子,不但没能实现那个卑微得可怜的希望,连自己也给彻底毁了。

老婆虎妞死了,祥子真正喜爱的小福子也没能等到他"混好了"就上了吊。

祥子本人也由一个正直,健壮,有生气的青年劳动者,沉沦到跟狗一样,"一天的动作只为捡些白薯皮和须子吃,将就着活下去就是一切,什么也无须乎想了。

"小说通过祥子和他周围的受苦人的遭遇,对吃人的旧社会做了深刻的暴露,也否定了当时一部分劳动者幻想依靠个人奋斗来改变自己命运的道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35658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30
下一篇 2022-10-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