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兵马俑用什么做的?要回答这个问题,还要从秦始皇兵马俑的历史说起!秦始皇兵马俑的由来秦始皇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也是第一个完成中国大一统的皇帝,秦始皇认为自己的功劳胜过之前的三皇五帝,所以,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所以自称“始皇帝”。
历史上,秦始皇有很多大手笔功绩:统一六国、统一度量衡、车同轨、书同文、修筑万里长城、修筑灵渠、推行郡县制、实行三公九卿制等,对中国的历史贡献很大。
当然,他的陵墓也是空前的,规模浩大、用时几十年、用工近百万。
据史书记载,秦始皇陵由丞相李斯主持规划设计,大将章邯监工,修筑时间长达39年之久。
兵马俑是修筑秦陵的同时制作并埋入随葬坑内。
兵马俑是用什么做的那么,秦始皇兵马俑是用什么做的啊?兵马俑其实就是秦始皇的殉葬品,是用“俑”代替了古代的人殉。
说起人殉,还要讲一下古代的人殉制度。
周朝以前,殉葬都是采用人殉,就是用活人陪葬。
人殉最兴盛的时代是殷商时期,商代贵族大墓中都有殉人。
在安阳殷墟王陵区内,已发掘的十几座大墓中被生殉、杀殉的多达五千余人。
但周王朝吸取了殷商暴政的教训,强调“明德保民”。
周礼的诞生和推行,使得人殉现象得到很大程度的抑制,但并未根绝。
到了春秋时期,列国争霸,时代动荡,人殉复燃。
战国时期,诸侯各国先后废止了人殉制度。
秦献公元年(即公元前384年),秦国正式废止人殉制度,“止从死”。
春秋战国之际的社会变革促使葬俗发生了变化,出现以俑殉葬,即用陶俑、木俑等来代替人殉。
“俑”的本意就是人殉,当人殉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之后,“俑”便成了墓葬中陶塑、石雕、人像的专有名词。
秦兵马俑就是以俑代人殉葬的典型,也是以俑代人殉葬的顶峰。
据考古调查,秦始皇兵马俑大多为陶俑,当然也有木制战车,青铜兵器、弓箭等。
秦俑之所以在规模、写实程度上达到如此的高度,除了工匠的智慧之外,还与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皇帝秦始皇的意志分不开。
兵马俑是谁制做的兵马俑的制作工匠是处于秦帝国社会底层的一批陶工。
这些陶工有的来自宫廷的制陶作坊,有的来自地方的制陶作坊。
从陶俑身上发现的陶工名有80个,都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优秀陶工。
在陶俑、陶马身上打印或刻划陶工名,源于战国中期秦国的“物勒工名”制度,是秦国政府管理官府手工业、保证产品质量、控制和监督工匠生产的一种手段。
这种手段运用于秦陵兵马俑的制作上,一方面加强了对工匠的控制与管理,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作品质量的提高。
在出土的陶俑、陶马身上的一些隐蔽处,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一些刻划或戳印文字。
字数很少,一般只有2个字,最多的一件有11个字;陶文除了编号外,都是陶工名。
这些陶工名大体上可以分为四类:一是在人名前带“官”字的,简称作宫字类;二是在人名前带“右”字或“大”字的,简称作右字和大字类;三是人名前带一地方名的;四是只有人名的,人名多数仅有—二个字,个别的为三个字。
在上述四类陶工中,第一、二类是来自中央官府制陶作坊的陶工;第三类是来自地方制陶手工业作坊的陶工;第四类因文字过于简略,而对其来源尚难作出判断。
兵马俑是怎么做的兵马俑大部分是采用陶冶烧制的方法制成,先用陶模做出初胎,再覆盖一层细泥进行加工刻画加彩,有的先烧后接,有的先接再烧。
火候均匀、色泽单纯、硬度很高。
每一道工序中,都有不同的分工,都有一套严格的工作系统。
当初的兵马俑都有鲜艳和谐的彩绘,发掘过程中发现有的陶俑刚出土时局部还保留着鲜艳的颜色,但是出土后由于被氧气氧化,颜色不到十秒钟瞬间消尽,化作白灰。
现在能看到的只是残留的彩绘痕迹。
秦始皇兵马俑,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是第一批中国世界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先后有200多位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参观访问,成为中国古代辉煌文明的一张金字名片,被誉为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宝之一。
您去看过吗?
不请自来,兵马俑尽管人尽皆知,但其中的一些细节问题,还真就不是那么简单就能回答的,比如兵马俑坑的修建时间问题。
如果我们只看秦朝的存在时间,的确不长,从前221到前207年,区区15年而已。
这么短的时间,是否能够完成兵马俑的建设呢?我们不妨先来看看兵马俑的规模:现在发现的兵马俑坑一共有四个,其中三个是埋葬了陶俑的,还有一座是空的,但是从分布位置来看,这座属于未完成的兵马俑坑,也应该算在内。
△秦陵兵马俑坑分布平面图在这四座坑里,规模最大的当属一号坑,东西长230米,南北宽度为62米,那么占地面积也就是14260平方米,刚好相当于两个足球场的面积。
距离现在的地表深度为4.6-6.5米,距离当时的地表也有4米左右深。
简单计算一下,这个土方量还是相当大的。
如果只是挖土倒也罢了,可是实际上兵马俑坑的结构比这复杂得多。
兵马俑坑的具体修建过程如下:△兵马俑坑剖面结构示意图首先这些坑并不是直接在地面往下挖土就好,而是在夯土里挖出来的。
也就是说,先挖个大坑,在坑里一层一层夯土,把坑填平,然后第二遍挖坑。
这样一来,可以保证坑壁和隔梁的牢固性,不容易坍塌。
其次,挖好了坑之后,还要在里面构筑木质的框架,可以说相当于构筑了一座木质的地下墓室。
最后,埋藏陶俑完毕,还要回填土。
再来看看陶俑的数量,考古学家虽然没有把兵马俑坑全部发掘了,但是根据已经发掘的和勘探的情况,可以对俑的总数进行相对可靠的推算。
据推算,仅一号坑就有陶俑6000件。
二号坑里出了陶俑,还有木质战车89辆。
三号坑可能属于指挥系统,俑相对少,有68件。
总的来看,无论是俑坑规模还是俑的数量,都是非常庞大的。
在十五年里完成,还要考虑陵园其他设施,的确有点紧张。
那么兵马俑坑的修建始于何时呢?史书并没有记载,甚至在谈到秦始皇陵时,根本没有提到过有兵马俑这个东西。
所以,这个问题只能通过考古发掘来解答。
在一号坑中,残留有一些当时放在陶俑手里的武器,上面有“物勒工名”留下的铭文,据统计,最晚的兵器年代是始皇十九年(公元前28年),这时候秦还没有统一。
所以有些学者推测,兵马俑坑的修建时代,应当就是始皇十九年到秦灭之间的这段。
但是,这个推测也未必可靠,我们要明白一点,兵器的时代未必就是俑坑的修建时代。
秦俑坑毕竟规模宏大, 不是一年两年能够完成的。
埋葬的过程更为复杂。
比方说,可以先挖坑,再把兵器放进去,那么坑的修建时代肯定就早于始皇十九年了对不对?再比如说,还可以先准备好需要埋进去的兵器,等坑挖好了再放进去,这样一来,坑的修建时代又会比始皇十九年晚了。
另外,一号坑根本没挖完,我们也不知道未来还会出土什么跟年代有关的文物。
所以,关于兵马俑坑的修建埋葬过程,还留有很大谜团,现在无法做出科学的解答。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