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人心不如水

长恨人心不如水,第1张

长恨人心不如水 刘禹锡《竹枝词九首》中哪一首最好?“长恨人心不如水……”为何能成千古佳句?

《竹枝词》是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在被贬夔州刺史的时候,深受当地民歌的感染所创作的。

多以描写当地的乡土风俗和男女爱情。

《竹枝词九首》每首都有它的韵味,表达了不同思想情感,但个人比较喜欢第七首。

这首诗用瞿塘峡的艰险借景起兴,来比兴世态人情的感慨。

《竹枝词九首》其七瞿塘嘈嘈十二滩, 人言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 等闲平地起波澜。

瞿塘嘈嘈十二滩,人言道路古来难描写出瞿塘峡险阻地势,“嘈嘈”,流水下滩发出的嘈杂声,“十二滩”,指礁石险滩很多。

瞿塘指的是瞿塘峡,它是长江三峡之一,白居易的《夜入瞿塘峡》中写道:“瞿塘天下险,夜上信难哉!岸似双屏合,天如匹练开。

逆风惊浪起,拔暗船来。

欲识愁多少,高于滟滪堆。

”可见瞿塘峡地势险峻。

自古人们都说这天道路险阻,这里的“道路”主要暗指人生道路。

长恨人心不如水, 等闲平地起波澜。

刘禹锡,看着峡中水急如奔,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他发自内心感慨把思绪转到了人生。

然后道出“长恨人心不如水, 等闲平地起波澜。

”,瞿塘峡的险是水在遇礁石方起惊涛,而人心却是“等闲平地”也会起波澜,可见“人心”比瞿塘峡水还要凶险。

这是诗人愤世嫉俗之言,感慨世路艰难、凶险异常和痛斥无事生非的无耻之徒。

刘禹锡为什么有此感慨呢?这首诗是刘禹锡人生经历真实写照,刘禹锡参加“永贞革新”失败后,屡受小人诬陷,权贵打击,两次被贬,长达二十三年之久,因而发出了这愤世嫉俗之言。

“长恨人心不如水, 等闲平地起波澜”为何成为千古佳句?这两句是诗人将人性看透澈,从而道出“人心叵测”的千古真谛。

正所谓“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今天我们不必“长恨人心不如水”,但也不能忽略了“等闲平地起波澜”的人心。

从古到今,人与人的关系就是非常的复杂和微妙,可能前一分钟还是亲密无间的朋友,下一分钟便反目成仇,可能为了名利而各种不择手段的争斗。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唐穆宗长庆二年(公元822年),刘禹锡担任夔州刺史,在听到当地民歌之后,刘禹锡便深深喜欢上了这种题材,于是他学习屈原《九歌》的精神,采用当地民歌的曲谱,写下了一组著名的《竹枝词九首》,用来描写当地的山水人情、世俗情爱等内容。

整组作品,在形式上与七言绝句一样,但是写作手法上,却大大借鉴了民歌的白描手法,以清新活泼的语言,生动流畅的基调,描绘了他心中的夔州特色,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让人一读便能爱上。

《竹枝词》原名“竹枝歌”、“竹枝曲”等,本是乐府旧曲,其源头是巴蜀人口头传唱的民歌,当地人民,喜欢用鼓和短笛伴奏,边唱边舞,经常举行赛歌活动,赛歌时,谁能唱得最多最好,谁就是优胜者!据史书记载,早在战国时期,楚国荆湘一带,便有“下里”和“巴人”的曲风流行,“下里”是楚歌,“巴人”是巴歌,楚歌中又带有巴风,巴歌中又带有楚风,二者相互渗透,互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荆楚歌文化。

刘禹锡这一组九首的歌曲,可以说是用朴素的语言,进行了总结和开拓,是极有意义的事情。

而在这九首作品中,我觉得最好的一首,是“其七”,也就是第七首,我们一起来详细看一下,原文摘录如下:竹枝词九首·其七唐·刘禹锡瞿塘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这首诗的大意,其实并不难理解,开头两句从瞿塘峡的危险写起,借景起兴,说瞿塘峡快速地流经许多险滩,这里的水路,自古以来便认为是凶险无比的,“十二滩”中到处都有危险之处,让人感到恐惧。

然而——面对着惊涛拍岸、危险迭出的瞿塘峡,却“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这是由江峡之险联想到世态人情,瞿塘峡之所以凶险,是因为大家都能看到急流冲滩,它的危险之处,是可以用肉眼看到的,然而,有时候人心却比瞿塘峡十二滩更加危险,因为有些人即便是“等闲平地”也会激起波澜,对人使坏,让人防不胜防!可以说,这是诗人发自内心的感慨!肉眼所见的危险,是可以防备的,但是别人对你的算计,却更令人感到可怕,表面上对你笑呵呵,背地里给你捅刀子,的确可怖之极。

刘禹锡参加改革失败后,曾经遭到小人的中伤和诬陷,屡被放逐,世道艰辛和狡诈,让他饱受打击,因此才会有这样愤世嫉俗的语言。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刘禹锡从自己现实的经历,从大自然的风土人情,悟出人生中的世态炎凉、喻世明言,比喻巧妙,精警无比,让抽象的道理瞬间具体化了,堪称绝佳之句!后来明代童轩也写过几首《竹枝辞》,“其六”这一首与刘禹锡的类似,摘录下来,供大家对比赏析,他说:“蜀江西来一带长,江水无波镜面光;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好恶最难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35892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30
下一篇 2022-10-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