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炯从军行

杨炯从军行,第1张

杨炯从军行 《从军行》的主题思想是什么?你怎么理解?

主要表达了戍边将士,置身危机四伏的艰苦环境,舍身忘死、豪不退缩的精神境界与消灭敌人、保国卫民的勇气与决心!

从军行 杨炯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杨炯是华阴县(今陕西华阴)人。

唐高宗显庆六年(公元六六一年),被举为神童,送入朝廷,授校书郎,才只十一岁。

永隆二年(公元六八一年),为崇文馆学士,迁詹事、司直。

他也和王勃一样,自以为有才,对人态度傲慢,武则天当政时,降官为梓州司法参军。

三年任满,改任盈川县令(今四川筠连县),卒于任所。

后人称他为杨盈川,他的诗文存于今者,称《杨盈川集》。

这首诗,先要讲题目。

“从军行”本来不是诗题,而是一个乐府曲调的名词。

远在西汉时代,汉武帝喜爱音乐歌曲,建置了一个中央音乐院,名为“乐府”。

他聚集了著名的音乐家和诗人,收集全国各地民歌,制定许多新的歌曲,颁布天下,供公私演奏。

这种歌曲,称为“乐府歌曲”。

配合这种歌曲的唱词,称为“乐府歌辞”,或称“乐府诗”。

在中、晚唐的时候,又称“歌诗”。

从形式来讲,它们有五言的,有七言的,也有三、五、七言混合的,一般都是歌行体诗,采用律诗体的很少。

从作用来讲,它们是给伶人歌伎唱的。

诗与乐府诗的区别,不在于形式,而在于能唱不能唱,或谱曲不谱曲。

这首诗的写作方法也是一般的,只要先读第一联和第四联,整首诗的内容都清楚了。

第一联“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意思是说,边境上有敌人来犯,警报已传递到长安,使我心中起伏不平。

为什么心中起伏不平呢?因为自己只是一个书生,没有能力为国家御敌。

于是第四联接下去说:“我宁可做一个小军官,也比做一个书生有用些。

”周武王时的兵制,以百人为一队,队长称“百夫长”。

后世就用以表示下级军官。

第二联说:领了兵符,辞别京城,率领骁勇的骑兵去围攻蕃人的京城。

牙璋即牙牌,是皇帝调发军队用的符牌。

凤阙,指京城,不是一般的城市,与城阙不同。

汉朝时,大将军卫青远征匈奴,直捣龙城。

这龙城是匈奴首领所在的地方,也是主力军所在的地方。

匈奴是游牧民族,龙城并不固定在一个地方,唐人诗中常用龙城,意思只是说敌人的巢穴。

第三联是形容在西域与敌人战斗的情景。

围困了敌人之后,便发动歼灭战,其时大雪纷飞,使军旗上的彩画都凋残了,大风在四面八方夹杂着鼓声呼啸着。

这时,正是百夫长为国效命的时候,一个书生能比得上他吗?此诗第二、三联只是修饰部分,对诗意并无增加这正是律诗初形成时的风格,艺术手法还没有发展到高度严密。

关于此诗的主题思想,有两种看法:唐汝询在《唐诗解》中以为是作者看到朝廷重武轻文,只有武官得宠,心中有所不平,故作诗以发泄牢骚。

吴昌祺在《删订唐诗解》中以为作者看到敌人逼近西京,奋其不平之气,拜命赴边,触雪犯风,以消灭敌人,建功立业,不像书生那样无用。

前者以为这是一首讽刺诗,后者以为这是一首爱国主义的述志诗。

这样,从第二联以下,两人的体会都不同了。

我以为吴昌祺的理解比较可取,因为第一联已说明作者心中的不平是为了“烽火照西京”,如果说他是为了武人显赫而心有不平,这一句就不应该紧接在“烽火”句下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35910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30
下一篇 2022-10-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