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前几个回答里都涉及到了一个问题:以为有个更先进方便的武器,斧钺笨重,跟不上时代了,只能退化为礼器!这个逻辑很可笑了。
军权、国权为何不用先进之物,而用退化的老古董呢?这根本就是凭空猜想的了。
斧是较早出现的工具了,旧石器时代就已经有了。
之所以“斧钺”二字是主刑罚的,不能光看“斧钺”这两个字,要看“刑”字。
刑字的意思,就是开刀。
用刀给人身体造成不能恢复的伤害。
比如割掉鼻子,这就是劓刑,砍掉脚就是刖刑,孙膑之所以叫孙膑,是因为“膑”,膝盖骨被剜掉了。
但是古时的刑,是不对自己人使用的,因为这种部落或者部落联盟,管理其实很简单,刑主要是针对敌人的。
让敌人受刑,当时最方便的是用斧子。
要作战,那也会出现叛徒之类的。
这些人虽然是自己人,但犯了错,怎么办呢?也开始对他们加“刑罚”。
后来,因为兼并或者群聚等,管理越来越难了,人多了就需要更好地管理办法,刑罚是个很好的办法。
那么内部的自己人也开始要受刑罚了。
所以这玩意儿,从根上,便有血腥、惩罚、警告的成分。
后来虽然兵器在发展,但它的象征意义还在那里,也有习惯上的自然。
所以后世把受刑罚叫斧钺,苏武就曾说:“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
”但还有更重要的意义,比如我们用斧子砍木头,不规则的地方,会被斧子修正,这叫斧正。
新人写了作品,让前辈作家看看,也会说:敬请斧正。
也就是说,之所以用这个“斧钺”作为礼器象征,主要的用意就是匡扶正气、秉承正直的国家或军权威严。
有校正修整之意。
帝王用它“斧正天下”!大将用它“斧正军纪”。
至于很大的“钺”,实际上是因为礼器而礼器,就是为了这个和地位配合,所以造型上做出了更大、更厚重的样子,并非有人用这么大的兵器作战。
一个国家,要让国家威严、帝王威严厚重,自然是大一点的好。
何况,这么大的天下,需要大斧子匡正。
钺是一种大斧,刃部宽阔呈半月形,早在原始社会就出现了。
人们将石头磨成带刃的圆片,捆绑在木柄上就可以进行劈砍。
由于钺威力大,后来演变为武器,最后成为权力和威严象征的礼器,多为酋长、部落首领所占有。
在祭祀祖先或进行巫术及重大活动时,部落首领手持石钺舞动,以示庄重威严。
2011年,在山西羊头山炎帝祭坛附近山坡,发现了距今约7000—5000年的石钺。
南方良渚文化也发现了石钺。
后来,古人制作了玉钺,比实际用的石钺个头小,上面装饰精美。
玉钺在夏朝二里头遗址,良渚文化遗址都有返现,是古代象征权力的瑞器。
夏商周时期,制作出青铜钺。
这一时期钺的地位非常重要,大钺是当时处决犯人砍头的刑具,同时是王权和兵权的象征。
商代王后妇好的墓出土两件青铜钺,一件龙纹大铜钺重8.5公斤。
另一件虎纹铜钺重9公斤。
夏商周时期采用战车和步兵配合作战,战车通常四匹马,每车载甲士三名,左方甲士持弓主射,是一车之长,称“车左”;右方甲士执戈(或矛),主击刺,并有为战车排除障碍之责,称“车右”,又名“参乘”;居中的是驾驭战车的御者。
战车后面步兵跟随作战。
指挥作战的君主或者统帅位于指挥战车上,站在左侧位置,手持黄钺指挥作战。
黄钺其实还是青铜钺,青铜刚铸造出来是金色,生锈以后才变成青绿色。
相传商汤伐夏桀时,“汤自把钺,以伐昆吾,遂伐桀”。
武王克商之时,周武王在牧野会合诸侯盟誓,发表战前动员讲话的时候就手持一把金灿灿的大铜钺。
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开始广泛使用,青铜器到汉代逐渐被取代。
汉代以后,斧钺开始分家,铁斧代替钺成为了砍头的刑具和作战破甲的兵器。
钺退出了实际使用功能,成为专门象征王权的重要的礼器,只有贵族和官员才能使用。
汉代官员出行的时候,仪仗队里需要配备钺车。
汉代到唐代,皇帝出行的仪仗队里都有钺车,皇帝的钺车中使用的是黄钺。
皇帝为了表示自己对某个大臣的信任,会赐给他黄钺,被称为假黄钺(假即借用之意),可以暂时代替皇帝行使权力。
唐朝以后一直到清朝,钺还是代表皇权,由皇帝的仪仗队手持斧钺,成为专用的仪仗用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