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事实依据和法律依据?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这是法院在审理案件的基本准则。
法律依据,这个自然是对应相应的法律规定。
我们有各种实体法和程序法,来调整和解决当事人双方的法律关系和法律责任。
这个在所有的法院判决中,都会说明依据判决的法律条文,并且在判决书后面会附上相应的条文。
事实依据,其实就是这个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但是,事实是怎么样的?这里就有客观事实和法律事实的问题。
法院或法官基本只能通过证据和经验法则来认定。
法院通过当事人双方举证认定的事实难免与客观事实存在一定出入。
这也是不少当事人感到纳闷,为什么事实是这样的,还会输!打官司就是打证据,这也是常说的一句话。
事实这方面,只能尽可能收集并提供证据。
法院审理案件,首先是事实依据!查明本案的法律事实!法律事实由当事人的陈述、证人证言、相关物证、录音录像、法医鉴定、勘验报告等构成!在庭审过程中,由当事人举证、被告质证!通过双方辩论后,由法庭确认的事实!这就是所谓的法律事实!然后是适应法律条文!这就是所谓的法律依据!民事诉讼适应《民法》或《合同法》等相关法律,刑事诉讼适应《刑法》,行政诉讼适应《行政诉讼法》。
有些亦可适应相关的法规或约定俗成的《乡规民约》。
但它们之间有母法与子法的区别!母法大于子法!法律大于法规!《乡规民约》次之。
除此以外,还有很重要的法律程序问题!程序正义亦是案件处理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诉讼程序、法律事实、法律依据是诉讼三大要素!亦是诉讼的灵魂所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