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道醍醐灌顶中的“醍醐”是什么意思,有书君想先带大家给这两个字排排辈分。
01 醍醐中祖宗辈——醍按最保守的估计,“醍”字的出现,约在公元前400年,距今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了,意为“第二等级清酒”,引申为好酒,且一直沿用至今。
《周礼·天官·酒正》篇记载了古时酿酒业,对酒澄清的程度分为五个等级的细节:“辨五齐之名:一曰泛齐、二曰醴齐、三曰盎齐、四曰醍齐、五曰沈齐。
”唐代白居易 《将归一绝》中“更怜家酝迎春熟,一瓮醍醐待我归。
”的醍醐二字,就代指美酒。
02 醍醐中的祖父辈——醍醐一词的诞生大概过了800年,在公元540年,醍醐一词出现。
其代表的含义是发酵乳脂,最早出现在《魏书》的记载中,很可能是一个音译的外来词语。
有书君认为其含义的本质可能更接近于现代的顶级奶酪。
03 醍醐中的父叔辈——醍醐佛性含义的确立唐代高僧唐三藏,西去取经17年,公元645年回到长安后奉旨译经19年,于公元664年圆寂。
译文中醍醐含有本质、精髓之意,是梵文mandad的译名,正式出现时间约为公元650年。
《大般涅槃经·圣行品》:“譬如从牛出乳,从乳出酪,从酪出生稣,从生稣出熟稣,从熟稣出醍醐。
醍醐最上。
”“醍醐”一词不仅用来形象地说明所谓佛教信徒成佛的渐进修炼过程;还可以比喻佛教各派教义,在相互辩驳、诘难中,不断提升的经历,04 醍醐中的孙子辈——醍醐灌顶的逐渐被人熟知自唐以后,醍醐灌顶,即用酥酪上凝聚的油浇到人头上。
佛教中意指灌输智慧,使人彻底觉悟。
到了现在,可以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启发。
也有人用这个词来形容清凉舒适。
如《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令问维摩,闻名之如露入心,共语似醍醐灌顶。
”还有,明朝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王生闻得,满心欢喜,却似醍醐灌顶,甘露洒心,病体已减去六七分了。
现在,有书君来总结一下,醍醐本身的含义有美酒、乳酪、精髓之意,而在醍醐灌顶中,更侧重于其佛教中引申开悟的含义。
你喜欢有书君这样的科普方式吗?如果喜欢,请记得点赞转发,让更多人知道哦!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大家好,我是晨曦小荷,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醍醐灌顶"中"醍醐"是什么意思?醍醐,1、从酥酪中提制出的油。
2、佛教用以比喻佛性。
3、比喻美酒。
《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令问维摩,闻名之如露入心,共语似醍醐灌顶。
”醍,最精纯得奶酪,醐,从牛奶从提出最精华的部分。
醍醐灌顶是佛教用语,比喻智慧之门被打开,大彻大悟。
一般是智慧的善知识为有缘的慧根独具的人开示。
灌顶是一种宗教仪轨。
跟普通的摸顶有区别。
摸顶是法师对信众的一种祝福和加持,而灌顶是法师对弟子的一种开导和标记或者说是一种加印,一种认可。
每提升到一个境界或者修习一门学问开始的仪式。
是有后续的互动。
我们都知道孙悟空被敲三下,半夜三更得菩提道法。
而六祖大师也是在五祖大师敲击三下,而夜半修习金刚经佛法并领衣钵。
醍醐灌顶和当头棒喝。
都是佛教的用语。
都是佛学修习过程众的感受和方法。
而现实生活更佛教生活又能有多少区别呢?人生不过是场修行,修行也是人生的一部分。
修行者有的感受,俗人也会有感受;正如俗世的人有的感受,很多修行者也不能免俗。
延伸到俗世,醍醐灌顶和茅塞顿开就可以好理解了。
因为人的智慧中枢在大脑,大脑的开窍在百会,一股清凉透入大脑,瞬间能感悟真相,安宁、和谐、自在。
就如同现在很多教派还有在百会穴上插花一个道理。
在形式还是在实质,是个不断追求的过程,谁人不希望形式和实质上的统一呢?那么现实与真相合二为一,不就是醍醐灌顶之境吗?一家言,多有偏颇,万望海涵。
如果您喜欢我的回答,请点击关注和转发,谢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