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蟥和水蛭的区别

蚂蟥和水蛭的区别,第1张

蚂蟥水蛭的区别 蚂蟥是水蛭吗?是否味道鲜美?

蚂蟥是水蛭吗?是否味道鲜美?蚂蟥学名就是水蛭,是一种水生软体动物,以吸食动物血液体液为生,一般生活在水质比较肥,含有机质比较丰富的水塘、水沟、稻田等等水域里。

它既是一种中药材,又是很好的美食。

它营养十分丰富,含有非常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和脂肪酸。

在南方农村,蚂蟥是一道水乡特色美食,吸引着许多热爱美食的人们前来品赏。

我有一次去江苏出差,在一家农家乐小饭店里,东道主就点了一道水乡特色菜,价格到不贵,味道还是非常鲜美的。

我赏食了几条,软软的,绵绵的,非常爽滑,非常鲜甜。

由于心理作用,不敢多食。

南方人特别喜欢这道美食。

我后来发现,在南方许多地方特色美食里都有水蛭,有烹煮的、鲜炒的、煮炖的、油炸的等等做法,其特点是“鲜美”。

总之,水蛭既能入中药,又是一道美食,味道非常鲜美。

【以上是本人观点,如有不妥,请大家在留言区处留下你宝贵的意见,并积极参与评论,特邀请大家关注三农达人旭日东升付先,一起探讨三农问题!】

看到“蚂蟥”两字,不由得想起那些年被蚂蟥虐得伤痕累累的岁月,至今仍心有余悸。

以前乡下的水源很少被污染,水质都很好,小河小沟、水塘和稻田等水域简直就是水生小动物的天堂,而“吸血鬼”蚂蟥就是其中之一。

小时候,夏天我们总喜欢去河沟玩水或摸螺蛳,几乎每一次都有小伙伴被蚂蟥叮咬。

有时蚂蟥还没吸饱血,任我们怎么用手拉扯、用小树枝刮都不会松口,只能让小伙伴撒一泡尿淋,蚂蟥才松口脱落。

后来生产队实行了“分田到户”制,周末我偶尔跟父母去稻田里拔杂草,下田不一会儿,双脚就爬着五六条大大小小的蚂蟥……无法用语言形容当时内心的那种崩溃和恐惧感!其实蚂蟥就是水蛭,水蛭是统称,蚂蟥是俗称而已。

水蛭属冷血环节动物,分布较广,种类繁多,全世界有500多种,我国有2目8科33属,近100种,常见的一般有以下几种。

1. 日本医蛭,又叫医用蛭。

生活于水田及沼泽中,以吸人、畜、水生动物等血液为食,吸血量可达其体型的6倍。

医蛭行动敏捷,再生能力很强。

若将其切断后放水中,它能由断部再生成新体。

2. 菲牛蛭,又叫马尼拟医蛭,俗名叫金边蚂蟥。

生活在水沟或池塘里,主要吸食人、畜血液,以脊椎动物血液为主。

菲牛蛭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含有丰富的水蛭素,在临床上具有抗凝血、溶血栓、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脂和改善血液循环等作用,并且未见明显毒副作用,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药用动物。

3. 宽体金线蛭,生活于水田、河流、湖沼中。

其体长大,略呈纺锤形,前吸盘小,颚齿不发达。

不吸血,以吸食水中浮游生物、小形昆虫、软体动物的幼虫及泥面腐殖质等为生。

4. 尖细金线蛭,又名柳叶蚂蟥、茶色蛭、牛蚂蟥、牛鳖等。

尖细金线蛭身体细长,比宽体金线蛭略小。

它的食性较杂,以水蚯蚓和昆虫幼虫为食,但喜欢吸食牛血,因而得名“牛鳖”、“牛蚂蟥”。

至于蚂蟥的味道是否鲜美,如果是指把蚂蟥当作食材制作成菜品的话,作为一个资深吃货,我深感惭愧——我的确没有吃过,更没有勇气品尝!而且也没见过亲朋好友吃过。

不过,据网上有文章说印度的吉普赛人深受水蛭其害,因此用咖喱拌水蛭食用,而“咖喱水蛭”也成了当地的特色美食。

网上还有文章说,广东某地人喜欢把蚂蟥剖开清洗干净,然后白灼至熟,再加辣椒、蒜苗爆炒后食用……这些传闻不知真假,即使是确有其事,我想也是某个养殖场或商家为吸人眼球的噱头罢了!目测爆炒中的蚂蟥应该是宽体金线蛭,其不吸血人畜血液而且肉质比较肥厚。

但无论烹饪得味道如何鲜美,我反正看看都会反胃的,更别说吃了!不过,蚂蟥是我国传统的特种药用水生动物,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

经过晒干、切片或打粉等炮制后,可作一味贵重的中药材,用于治病或食疗。

有患者用水蛭粉与其它食材、药材等煮粥或冲服(必须遵医嘱),还有把水蛭切片与黄酒浸泡后外用的(有祛风、活血、通络的功效)。

目前,我们广西有一些地方流行用活水蛭(多用菲牛蛭)外用吸血治病,即用蠕动的蚂蟥活体,吸附在患者脖子、背部、脚部或患病处,吸食患者血液,以达到消痈肿、除丹毒等治疗效果。

这种水蛭吸血疗法,在古代医学中曾有记载,在国外也有使用此疗法解除术后淤血的案例。

但是水蛭身体中有很多细菌,如果让其长时间吸血,患者难免存在感染或贫血的风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36131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30
下一篇 2022-10-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