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头捉刀是南朝宋刘义庆主编的《世说新语·容止第十四》中的故事。
“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匈奴派来使者,曹 *** 长得不好看,对自己的颜值他也有自知之明,不愿意让匈奴看到自己的真面目。
于是灵机一动,就让崔季珪乔装打扮坐在位子上。
自己则拿着一把刀站在“魏王”后面装成侍卫,暗中观察接见情形。
接见完匈奴使者以后,曹 *** 又派属下去问那位使者:“你认为我们魏王怎么样?”,匈奴使者倒干脆,不假思索地回答:“魏王(其实是崔季珪)气度非凡,但,依我看,在魏王旁边站着的那个持刀侍卫才是真英雄。
”。
属下回去向曹 *** 汇报后,曹 *** 立刻派人赶去馆译杀了那个使者。
曹 *** 为何要追杀匈奴使者?以曹 *** 多年的识人经验,他判断那位匈奴使者也不是一般人,短暂的会面,就能看出拿刀的人才是真英雄。
也就是说,这位使者只见一面就已经看出曹 *** 的足智多谋、狡猾多疑、胸怀大志和心狠手辣了。
曹 *** 苦心孤诣地让相貌俊美,生有一部虬髯,威风凛凛的崔季珪当“魏王”是要树立国家形象,以征服远国。
他是枭雄,是人中豪杰,他当然知道他和自己手下臣子在外人眼中,于气度和风度上是有差别的。
而匈奴使者是因为发现并识破互换身份才招来杀身之祸的。
也就是说曹 *** 此举类似于秦朝赵高的指鹿为马,他在试探匈奴使者的臣服度与忠诚度。
遗憾的是匈奴使者不能把识人之明上升到政治高度,他没达到这个境界。
再则这匈奴使者绝对是个人才,留下他,对曹魏来说是个祸害。
所以,曹 *** 也当即立断了。
正是由于这个典故,后来人们常用“捉刀”形容假冒某人身份去做事的人。
如某领导发言稿都写不好,让秘书代笔,我就就说领导没有水平,请秘书“捉刀”。
比如请人冒名顶替为我做事,做事人就是为我"捉刀”。
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床”不是指我们现在睡觉的工具,这里指古人的座位。
透过历史的烟霾,我们发现这则 故事体现出曹 *** 作为政治家的作派与品格。
这个匈奴使者可不是一般人啊。
故事是这样的,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而匈奴内部也发生了内乱,南匈奴首领於夫罗臣服曹 *** 。
本来这些匈奴都住在河套地区,内附曹 *** 后,被曹 *** 分为左、右、南、北、中五部分,分别安置在陕西、陕西和河北一带,将匈奴内部贵族任命为帅,派遣汉人作为司马去监督,左贤王於夫罗的儿子刘豹为左部帅。
对于这些内附的匈奴,曹 *** 其实还是很担忧的。
因为历史上匈奴就是汉民族遇到的强大对手,极大的干扰了汉民族的生存空间。
匈奴派遣使者来中原觐见当时的大汉实际当家人魏王曹 *** 。
曹 *** 也要亲自接见匈奴使者,只不过曹 *** 本人相貌长的实在看不过去,说白了就是非常丑,而且曹 *** 是个矮个子。
曹 *** 认为自己的相貌镇不住匈奴使者,让相貌堂堂,仪表不凡的崔琰来代替自己,而他本人则扮作了侍卫,拿着刀立在崔琰坐塌旁边。
接待匈奴使者的流程完毕,曹 *** 有点不放心,他要知道匈奴使者对他看法。
于是派人去匈奴使者问:“魏王这个人怎么样?”匈奴使者回答道:“魏王这个人风雅高尚、仪容风采,然后坐榻边上握刀的那个人才是真英雄。
”曹 *** 听说了匈奴使者的评价,就派人追杀了这个使者。
《世说新语》: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头。
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魏武闻之,追杀此使。
曹 *** 为什么要让崔琰替代自己呢?其实曹 *** 并不是因为自己长的丑,也不是相貌镇不住匈奴使者,而是曹 *** 要探查一下匈奴有没有能人?这个使者到底是不是间谍?答案是肯定的,这个使者就是匈奴的能人,他能通过一次接待活动,就能认出假扮捉刀人的曹 *** 是真英雄,说明其人善于见微知著,观察入微,是绝佳的间谍人选。
而其作为使者来到中原,一路上走来就能知道当时的中原是个什么情况,对于东汉的情况可以由表入里的观察。
当时东汉末年,瘟疫肆虐,军阀混战,中原大地早就是“白骨露于野。
千里无鸡鸣”,中原空虚。
对于曹 *** 来说,南边还有孙权刘备分庭抗礼,中原百姓已经经不起折腾了。
而匈奴使者是个能人。
一旦带着中原空虚的情报回到匈奴,就会联合匈奴各部族,整军备武。
到那时华夏还未一统,而匈奴又成了大患,曹 *** 恐怕是要腹背受敌,两线作战。
搞不好永嘉之乱就提前发生了。
所以曹 *** 杀了这个使者,就等于削弱了匈奴的实力。
这种办法后世王朝也用过。
唐朝晚期,南诏成了大患,在南边发动战争,侵扰大唐。
而当时大唐名将高骈就曾经在对抗南诏的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成为晚唐第一名将。
后来黄巢起义,唐僖宗逃亡巴蜀避难。
而南诏和大唐之间还处于战争状态,唐僖宗害怕南诏发动战争,让大唐处于两线作战,腹背受敌的境地。
于是唐僖宗答应大唐和南诏两国联姻,将大唐公主嫁给南诏。
而南诏也因为战争,百姓负担大,需要休养生息,于是同意了大唐的和亲。
南诏国王命宰相赵隆眉、杨奇鲲、段义宗这三个南诏的能人前来拜谒僖宗,并且准备迎聘公主。
当时高骈镇守淮南,得知唐僖宗和南诏和亲之事,而且南诏将赵隆眉、杨奇鲲、段义宗这几个人派来迎娶公主。
高骈熟悉南诏的情况,南诏能侵扰大唐就是靠这几个人。
于是高骈从淮南紧急传书,说:“蛮酋心腹干将也就只有这几人,只要将这三个人毒死,无须再忧虑会遭南蛮侵扰。
”唐僖宗听从高骈的建议杀了这三个人。
后来黄巢被打败,唐僖宗回到长安,南诏都没有轻举妄动,大唐南方都一直平安无事。
《智囊全集》:唐僖宗幸蜀,惧南蛮为梗,许以婚姻。
蛮王命宰相赵隆眉、杨奇鲲、段义宗来朝行在,且迎公主。
高太尉骈自淮南飞章云:“南蛮心膂,唯此数人,请止而鸩之。
”迄僖宗还京,南方无虞……而金国的金兀术也用这个计策,当年岳飞北伐,大败金兀术,收复朱仙镇,是金国的敌手。
金兀术后来绍兴议和的时候,就提出杀了岳飞,也是出于这个考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