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说法认为是在公元前1001 至前947 年的周穆王时期传入的.据《十洲记》记载, 西湖曾经向周穆王进献被誉为`白玉之精'的玉杯.这种杯又称作夜光常满杯, 一直被误认为是用祁连山玉 (即酒泉玉) 所制造.但穆王的夜光杯, 即使不是完全透明的玻璃杯, 也很像是用埃及乳色玻璃所造的雪花石膏杯, 而祁连山玉多以绿玉为主.古籍所载的夜光常满杯, 以`白玉之精'这样崇高的称颂来衡量, 和祁连山玉这种砆玉实不相称.因此其来源应当是个遥远的文明古国, 这样的文明古国, 当时只有以生产雪花石膏和玻璃著称的埃及才能相当.据此他们认为在公元前10 世纪, 由居住在中国西北的伊朗语系民族进献的夜光常满杯, 应是埃及用雪花石膏制成的乳色玻璃杯. 但不少学者怀疑此说只是一种假托和猜测.他们认为, 近年来考古发掘提供的实物表明, 南方沿海地区自公元前5 世纪以来, 到公元三四世纪一直是中国玻璃制造的重要基地.广州至少在公元前2 世纪起, 即已拥有自己的玻璃制造业, 它的兴起很可能和印度有过技术上的交流.因为埃及玻璃要远销中国, 不论陆路或海道, 必须经过南亚次大陆, 因此中国最初知道埃及玻璃, 都从印度运入.这些事实表明, 埃及玻璃制品大致从公元前2 世纪便已开始流入中国, 一直继续到公元五六世纪.个别的可能早在公元前6 世纪, 已有精制的埃及玻璃珠流入长沙了, 因为在属於公元前五六世纪年代的长沙楚墓中已发现了埃及的蜻蜒眼式玻璃珠.从北方运进中国的玻璃大都经过帕格曼, 由南方输入的玻璃大都由南印度、中南半岛诸国转运. 如果说在埃及玻璃何时传入这一问题上尚难达到比较一致的结论, 那么在由此引出的埃及玻璃制造技术何时传来这一问题, 同样存在着相异的见解.一种长久流传的说法认为是在5 世纪上半叶由大月氏输入中国.持这一说法的人认为, 《魏书》卷102《大月氏传》曾经记载, 在北魏太武帝 (424—452) 时, 有个自称`能铸石为五色玻璃'的大月氏商人来到北魏首都平城(山西大同) , 在那里烧炼玻璃, 获得了光泽胜过西方玻璃的成绩, 并建造了一座可容百人的玻璃宫.由於大月氏玻璃工匠传授了制造五色玻璃的技术, 使得当时的中国北方有能力成批生产彩色玻璃.这个精通玻璃制造法并贩运玻璃制品的大月氏商人, 大约正好来自亚洲南部的玻璃制造中心塔克希拉, 那里由於素来与古埃及的玻璃制造业交流技术, 一直在玻璃制造方面处於先进地位. 与此不同的一种见解是, 还在3 世纪时, 我国南方与非洲有直接交通的交州、广州沿海一带已首先从埃及引进了先进的玻璃制造技术.东晋著名的炼丹术家葛洪在《抱朴子·内篇》中已提到了仿造埃及玻璃碗, 使玻璃制品进入日用器皿领域.交、广两州的设置在3 世纪初, 三国孙吴统治交州, 公元225 年始分交州为交、广二州, 从这以后, 两地便开始有仿造埃及水晶碗的工场了.两州与埃及之间的贸易十分频繁, 很早就接触到埃及透明玻璃的制作技术, 因而很快便研究出埃及玻璃之所以比其它地区的制品精巧, 首先取决於五种成份的配制.这五种成份就是硅土、苏打、石灰、镁和氧化铝, 都有一定的配制比例.这与现代科学对埃及古玻璃的鉴定结果是相一致的.埃及玻璃碗由於它的耐高温性能, 比中国玻璃碗更能适应骤冷骤热的要求, 因而在当时具有更多的实用价值.广州玻璃制作业通过吸收先进的埃及工艺, 便能按照埃及玻璃的配方, 制造出本国生产的单色或多色透明玻璃碗.这一创举, 使中国南方的玻璃制造业大步向前推进, 远远超过了北方黄河流域的传统玻璃制造业.不过这种工艺上的突破和创新, 受到了地理上和行业上的严重局限.埃及水晶玻璃制作技术传入广州以后, 因销路不广而很快失传了.直到18 世纪乾隆年间才再次由欧洲天主教士传入宫廷.
玻璃是由二氧化硅和其他化学物质熔融在一起形成的(主要生产原料为:纯碱、石灰石、石英)。
在熔融时形成连续网络结构,冷却过程中粘度逐渐增大并硬化致使其结晶的硅酸盐类非金属材料。
普通玻璃的化学组成是Na2SiO3、CaSiO3、SiO2或Na2O·CaO·6SiO2等,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复盐,是一种无规则结构的非晶态固体。
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用来隔风透光,属于混合物。
另有混入了某些金属的氧化物或者盐类而显现出颜色的有色玻璃,和通过物理或者化学的方法制得的钢化玻璃等。
有时把一些透明的塑料(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也称作有机玻璃。
中文名玻璃外文名Glass拼音bō lí非金属类建材主要成分Na2O·CaO·6SiO2世界最早的玻璃制造者为古埃及人。
玻璃的出现与使用在人类的生活里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从4000年前的美索不达米亚和古埃及的遗迹里,都曾有小玻璃珠的出土。
[1][2]公元12世纪,出现了商品玻璃,并开始成为工业材料。
18世纪,为适应制望远镜的需要,制出光学玻璃。
1874年,比利时首先制出平板玻璃。
1906年,美国制出平板玻璃引上机,此后,随着玻璃生产的工业化和规模化,各种用途和各种性能的玻璃相继问世。
现代,玻璃已成为日常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领域的重要材料。
3000多年前,一艘欧洲腓尼基人的商船,满载着晶体矿物“天然苏打”,航行在地中海沿岸的贝鲁斯河上。
由于海水落潮,商船搁浅了,于是船员们纷纷登上沙滩。
有的船员还抬来大锅,搬来木柴,并用几块“天然苏打”作为大锅的支架,在沙滩上做起饭来。
船员们吃完饭,潮水开始上涨了。
他们正准备收拾一下登船继续航行时,突然有人高喊:“大家快来看啊,锅下面的沙地上有一些晶莹明亮、闪闪发光的东西!”船员们把这些闪烁光芒的东西,带到船上仔细研究起来。
他们发现,这些亮晶晶的东西上粘有一些石英砂和融化的天然苏打。
原来,这些闪光的东西,是他们做饭时用来做锅的支架的天然苏打,在火焰的作用下,与沙滩上的石英砂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的物质,这就是最早的玻璃。
后来腓尼基人把石英砂和天然苏打和在一起,然后用一种特制的炉子熔化,制成玻璃球,使腓尼基人发了一笔大财。
大约在4世纪,古罗马人开始把玻璃应用在门窗上,到1291年,意大利的玻璃制造技术已经非常发达。
就这样,意大利的玻璃工匠都被送到一个与世隔绝的孤岛上生产玻璃,他们在一生当中不准离开这座孤岛。
1688年,一名叫纳夫的人发明了制作大块玻璃的工艺,从此,玻璃成了普通的物品。
玻璃:此为梵语音,非现在所谓之玻璃。
又作颇黎,新译作颇置迦、娑颇致迦、塞波致迦等,相当于此方之水精(晶)。
汉译作水晶,有紫、白、红、碧四色。
《玄应音义》曰:「颇黎,西国宝名也,此云水玉,或云白珠。
」《大论》云:「此宝出山石窟中,过千年,冰化为颇黎珠。
」《慧苑音义》云此宝:「形如水精,光莹精妙於水精,有黄、碧、紫、白四色差别。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玻璃,本作颇黎」。
颇黎国名也。
其莹如水,其坚如玉,故名水玉。
与水精同名。
几百年来,人们一直认为玻璃是绿色的,是无法改变的。
后来发现绿色来自原料中少量的铁,二价铁的化合物使得玻璃显绿色。
在加入二氧化锰以后,原来的二价铁变成三价铁显黄色,而四价锰被还原成三价锰呈紫色。
光学上,黄色和紫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互补,混合在一起成为白光,玻璃就不偏色了。
不过若干年后,三价锰被空气继续氧化,黄色会逐渐增强,所以那些古老房屋的窗玻璃会略微带点黄色。
通性玻璃是一种无规则结构的非晶态固体(从微观上看,玻璃也是一种液体),其分子不像晶体那样在空间具有长程有序的排列,而近似于液体那样具有短程有序。
玻璃像固体一样保持特定的外形,不像液体那样随重力作用而流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