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日

闰日,第1张

闰日 2月29日是闰日,那么闰日背后隐藏了什么科学事实呢?

现行公历的2月29日就是闰日,是特有的,不是年年有的,是“闰”回来的,这闰日又叫闰年,是依据历法需要,必须要这样才符合实际一点,至于说含什么科学道理,那让天文历法科学家说吧。

现行公历是从阳历改造而来。

阳历是依据太阳运行规律特点而制定的,在我国是节气历。

现我国也使用公历了。

地球自转又绕太阳公转,公转一周,即一个太阳回归年所用时长为365天5小时48分46秒,这是太阳历的历年标准。

但做历法,天数必计整不计零,便采用了四舍五入法,平年取365天,积剩下的5小时48分46秒于4年就差不多24小时够一天了,如果不将这一天“闰”回来,长期下,历法就会不准确,相差甚远,四年差一天,四十年就是十天,四百年就是差近百天了,所以就采用四年一闰法,凡能用四除尽的年,就设置闰,增加一日,成一年366天,这叫闰年,也叫闰日,将闰回来多的一日放于只有28天的2月里,成为29天。

如果不设闰,长久下去,历法与太阳运行就不同步,差之甚远,如此历法不准有何用?所以阳历要设闰年闰日,这是因为太阳回归年用时不是天整数的原故,天数却要计整不可计零的原因。

我国使用的农历是阳合历,阳历年的天数是365或366天,阴历年不闰月的天数是354或355天,阴阳历年差约11天,要阴阳历配合用,若不解决年天数差,不出十年失效配合不了,所以,我国使用的阴历就采用了设置“闰月”法,并形成了19年7闰的特点。

即阳历19年的天数与阴历19年设7闰后的天数基本相等,有差也仅是一天。

阴历闰月后就有13个月,384天,设闰月的特点,是闰月无中气。

闰年闰日是阳历,闰月是阴历,这是不同概念的,明天,2月29日,就是阳历的闰年中的闰日。

今年闰四月,这闰四月就是阴历的闰月。

今年有点特殊,既有闰年闰日,又有闰月,是闰年闰日闰月齐有了。

一般是有闰月无闰年闰日,或有闰年闰日无闰月的。

小伙伴们,一年到底有多少天呢?365天吗?不是。

366天吗?也不是。

那么一年到底有多少天?这个看起来小学生都能答上来的问题,其实还真的不那么好回答。

一.地球公转一周到底是多少天?这个问题还真不简单,有两个名词必须解释一下。

一个是恒星年,就是以某一恒星或星系作为参照物,地球绕日公转运动一周的周期。

恒星年长度为365.2564日,即365日6小时9分10秒;另一个是回归年,就是地球公转的春分点周期就是回归年。

这种周期单位是以春分点为参考点得到的。

在一个回归年期间,从太阳中心上看,地球中心连续两次过春分点;从地球中心上看,太阳中心连续两次过春分点。

从地心天球的角度来讲,一个回归年的长度就是视太阳中心在黄道上,连续两次通过春分点的时间间隔。

回归年长度为365.242199174日,即365日5时48分46秒。

你算去吧,怎么算也不是365天更不是366天。

二.闰日是怎么出现的?其实我们习惯了一天24小时这个概念,实际上一天还真不是24小时。

这里也有恒星日和太阳日。

一个恒星日等于23小时56分4秒。

简单的说,恒星日是地球自转周期。

一个太阳日23小时56分钟4秒。

这么说吧太阳日=23小时56分4秒加+24小时/恒星年=24小时。

恒星日是地球的自转周期。

地球公转导致恒星日比太阳日多出一天,那么一回归年的恒星日是366天是不是越说越糊涂?这么说吧,恒星日或恒星年用于天文计算,我们不去管它。

按回归年长度为365.242199174日,即365日5时48分46秒。

按365天计算的话,是不是每年多出了5时48分46秒?那么4年就加上一天,所以每隔四年就是一个润年,当然就多出一个闰日了。

三.中国的农历历法也有润年闰月中国的农历历法更为复杂。

但中国历法的二十四个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公历中的日期是基本固定的。

不过农历是固定每个月三十天,那么十二个月是360天,每年少5到6天,以此类推,每个四年一个闰年,也就成立了。

所以说节气与公立差一两天是相当准确的记年了。

小结:无论公立年还是农历年,都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中国的农历年一直沿用了几千年,知道辛亥革命后的1921年1月1日正式使用公历记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36643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30
下一篇 2022-10-3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