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uberance

exuberance,第1张

exuberance 行为金融学主要讲什么?

这个问题和之前的一个问题几乎是一样的。

可以参照我的对另外一个问题的回答。

行为金融学通俗点来说可以理解为:行为金融学 = 传统金融理论 + 心理学(认知科学)。

传统金融理论又称新古典主义理论。

它一个重要的假设就是理性人假设:即人们在做决策的时候都是理性的。

基于这个假设,又衍生出来市场也是有效的(有效市场假说)。

在这个基础上发展出来很多数学模型如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期权定价模型等都在金融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然而理性人这个假设在很多时候并不能切实的反映现实。

比如说,遇到金融危机和金融泡沫的时候,人的行为很难说是理性。

要研究这类问题的时候,传统金融理论就行不通了。

一些学者们开始试着把心理和行为的纳入金融学的研究中:比如很多人都存在的“羊群效应”,“过度自信"等现象。

学者们发现把这些”人“的因素纳入金融研究后,能更好的解释现实问题。

近二十年来,有几位行为经济学家,如罗伯特·希勒(代表作《非理性繁荣》),理查德·塞勒(代表作《助推》)都获得了诺贝尔奖。

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行为金融学逐渐为大众所重视。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行为金融学其实是对于传统金融理论的一个发展和补充,而非独树一帜的学科。

几本我认为比较好的行为金融学的科普读物推荐一下。

1. Thinking, Fast and Slow by Daniel Kahneman, 2011中译本:《思考,快与慢》,丹尼尔·卡尼曼 (作者为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2. Misbehaving:The Making of Behavioral Economics by Richard H. Thaler, 2016中译本:《“错误”的行为》理查德·泰勒 (作者为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3. Nudge by Richard H. Thaler, 2009中译本:《助推》理查德·泰勒4. The Winner's Curse by Richard H. Thaler, 1994中译本:《赢家的诅咒》 理查德·泰勒5. Irrational Exuberance by Robert J. Shiller, 2000中译本:《非理性繁荣》 罗伯特·希勒 (作者为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沃斯基(Amos Tversky,1937年3月16号- 1996年6月2日), 与他的合作者Daniel Kahneman获得了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随着罗胖他们一炒,行为金融学在国内小热起来。

行为金融学,通过研究如何运用金融学、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和社会学以及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遵循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各学科的原则、技术与方法,为投资者和客户在金融投资理财方面提供咨询服务的学科。

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发给行为经济学家丹尼尔·卡内曼和弗农·史密斯,这个科目就得到了最好的背书。

也出现了对它的学习热潮。

行为金融学的研究视野已从发掘金融市场异象的实证证据延伸到理论模型的构建,从单一的投资者行为研究拓展到涵盖投资者、公司和金融市场各个方面的研究体系,从对发达国家相对成熟的金融市场的研究扩散到主体理性程度更低的新兴市场的研究,从人类真实的心理和行为模式入手,对社会偏好和决策偏差一一加以解剖,并且随着其他学科如心理学、社会学、行为经济学等的进一步发展,而不断对真实的决策行为提供更有说服力的发现,因此,行为金融学的发展前景将是十分广阔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36866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30
下一篇 2022-10-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