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生活的那个年代有这种交规吗?我国的交规从建国到七十年代都是照搬苏联的。
从八十年代才开始逐步完善了我国自己制定的交通法规。
说这种论调的人一是无知,二是无聊,三是无理取闹。
朱自清的《背影》一直给我的感受就是父子间的亲情,父亲不顾自己有点笨拙.肥胖的身体,非要翻过铁道去给远行的儿子买几个桔子,原文中这样写: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我赶紧拭干了泪。
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
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桔子往回走了。
作者用朴素的语言,真实的感情记述了一个老父亲对儿子的关心和爱护,抓住父亲翻越铁道时有点儿困难.有点儿笨拙的背影着力描写,将父子之间的亲情描写的淋漓尽致。
读完《背影》,想起自己的父亲,常常有感动和心疼,因为父亲为了养家也是终日奔波,从来没有想到过违反交通规则的问题。
也不知道现在大学里的一些专家和教授,用什么样的心态去思考这个问题,居然会想到违反交通规则?对里面真挚的父子情感视而不见,这些专家的是没有情感,还是情感偏置不得而知。
一个专家教授,如果没有基本的父子亲情,伦理道德,那也是教不好学生的。
这些专家学者提一些脑洞大开.不合常理.自以为是的无聊问题来哗众取宠,说一些看似标新立异其实三观偏离的问题来求得关注,实在让人气愤又无语。
这些专家如果想求得大众的关注,何不沉下心来,写出一两篇类似《背影》这样的传世文章,不比在那里信口开河,大放厥词提一些歪理邪说要强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