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地理位置

土耳其地理位置,第1张

土耳其地理位置 土耳其的地理位置有多好?

“像一匹烈马,从亚洲狂奔而来,一头撞进欧洲大陆“,该国诗人这样生动形象地描述了土耳其的地理位置及国土形状。

它一国跨两洲,连接亚、非、欧,手牵巴尔干、外高加索、中亚和中东四大敏感地区,土耳其地缘意义举足轻重。

土耳其共和国位于亚洲至西,地跨亚、欧两洲(3%的国土在欧洲),它地处小亚细亚半岛,北、西、南三面分别濒临黑海、马尔马拉海、爱琴海和地中海,海岸线长约3500多公里。

陆上边境线长2648公里,西北部与希腊、保加利亚接壤,东部自北向南毗邻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和伊朗,南部地中海以东陆地与叙利亚、伊拉克交界。

土全境78万平方公里,国土长宽之比约为2.5:1。

地势东部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沿海最低。

从地形看,高原、山地占全国总面积80%,耕作区集中在沿海狭长平原、内陆谷地和南部与叙利亚接壤地带。

海拔800—1200米的安纳托利亚高原是该国地形之主体,高原南北山脉环绕,东部是亚美尼亚高原,最东端大阿勒山海拔5165米,是土耳其最高峰。

按照地质构造和地形特征,全境分为北部褶皱带、中央板块、南部褶皱带和阿拉伯台地四个区。

以地理又可分为黑海、海峡、地中海、中安纳托利亚和东安纳托利亚等地区。

该国地处地震多发带,尤以黑海地区和凡湖以北的东安纳托利亚地区为甚。

土耳其座落于北温带,四季分明,气候多样,适合多种经济作物的生长,被地理经济学家称为适合人类繁衍和发展的地理区域。

由于沿海山脉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的气候特征:地中海、爱琴海沿岸属地中海式气候,夏热冬雨;安纳托利亚高原腹地属大陆性气候,夏热少雨,冬寒多雪;东部山区属内陆山地气候,夏热干旱,冬季寒冷。

各区域年降水量差别较大,黑海东部沿海达2500毫米,安纳托利亚腹地不足200毫米,地中海和东、南安纳托利亚地区年均温16℃,最寒冷的东部为9℃。

境内自然资源较丰富,蕴藏多种金属、稀有金属和非金属矿脉,如硼、铬、铁、铜、铝矾土、煤、硫、天然碱、大理石、海泡石等,其中硼储量占全球65%,天然石和大理石储量占世界40%,品种产量均居世界第一,铬矿储量1亿吨,居世界前列。

石油、天然气匮乏。

境内河流多湍急,不利航行,且来水季节变化大,总体上水资源短缺,人均拥水量只有1430立方米。

一半以上国土适于耕种,实际开垦占国土的20%。

土耳其是一个占据独特地理位置的国家,部分位于亚洲,部分位于欧洲。

纵观其历史,它既是两大洲之间的障碍又是桥梁。

土耳其位于巴尔干、高加索、中东和东地中海的十字路口。

就领土和人口而言,它是该区域较大的国家之一,其陆地面积比任何欧洲国家都大。

包括小亚细亚的长方形半岛,也被称为安纳托利亚,在东部,是一个有时被称为亚美尼亚高地的山区的一部分。

剩下的土耳其色雷斯位于欧洲最东南部,是一个曾经延伸到巴尔干半岛大部分地区的帝国的一小部分。

这个国家有一个南北延伸的范围,从大约480到640公里。

土耳其北部以黑海为界,东北部以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为界,东部以阿塞拜疆和伊朗为界,东南部以伊拉克和叙利亚为界,西南部和西部以地中海和爱琴海为界,西北部以希腊和保加利亚为界。

首都是安卡拉,最大的城市和海港是伊斯坦布尔。

在总边界长度约6440公里中,约四分之三是海洋性的,包括沿黑海、爱琴海和地中海的海岸线,以及连接黑海和爱琴海的狭长地带。

这些狭窄包括博斯普鲁斯海峡、马尔马拉海和达达尼尔海峡,统称为土耳其海峡;土耳其对海峡的控制是其与其他国家关系的一个主要因素,而这些海峡是黑海的唯一出口。

爱琴海沿岸的大多数岛屿是希腊的;只有哥克萨达岛和博斯卡达岛仍在土耳其的手中。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与希腊的海上边界多次成为两国争端的根源。

土耳其是一个多山的国家,真正的低地仅限于沿海地区。

大约四分之一的地表海拔在1200米以上,460米以下的不到五分之二。

许多地方的山顶超过2300米,特别是在东部,土耳其最高的山峰阿拉拉特山,在靠近亚美尼亚和伊朗边界的地方达到5165米。

在东南部,乌鲁多鲁克峰高达4744米;尽管再往西,德米尔卡兹克峰3755米和艾多斯山3479米也是重要的山峰。

陡坡在全国都很常见,平坦或缓坡的土地仅占总面积的六分之一。

这些地貌特征影响到自然环境的其他方面,产生的气候往往比土耳其纬度国家预期的要恶劣得多,并降低了农业用地的可用性和生产力。

从结构上讲,土耳其位于欧亚大陆地质年轻的褶皱山区内,在土耳其主要呈东西走向。

土耳其地质复杂,沉积岩从古生代到第四纪不等,侵入体众多,火山物质分布广泛。

可确定四个主要区域:北部褶皱带、南部褶皱带、中部地块和阿拉伯地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37276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30
下一篇 2022-10-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