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五章

道德经第五章,第1张

道德经第五章 《道德经》第5章“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怎么理解?

老子“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即与其穷天地变化之极,不如顺应自然规律,才能安身立命。

这句话出自《道德经》第五章:天 地 不 仁 , 以 万 物 为 刍 狗 ﹔圣 人 不 仁 , 以 百 姓 为 刍 狗 。

天 地 之 间 , 其 犹 橐 龠 乎 。

虚 而 不 屈 , 动 而 愈 出 。

多 言 数 穷 , 不 如 守 中 “天地不仁……动而愈出”讲述了,天地之间,日月星辰运行不已,岁月如梭,宇宙以自己的规律运转,不会估计草民的生生死死,处于天地之间的个人世事难料,只能随波逐流,以求安身立命,别企图穷天地万化,挑战极限,只有顺应社会规律才能生存,这个“中”是指“大道”即自然规律。

李清照诗词“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就是社会变迁的生动写照。

……庄子·内篇·养生主第三篇有: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

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这段话即是对“多言数穷,不如守中”的注释,人生不过区区百年,d指一挥间,没人能穷天地之理,以有限的生命挑战自然,只会死无葬身之地。

庄子《山木》篇有:明日,弟子问于庄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庄子笑曰:“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

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

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则不然,无誉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一上一下,以和为量,浮游乎万物之祖,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此神农、黄帝之法则也。

庄子的“材与不材之间”即“守中”,顺乎社会变迁的事态,能用则用,不为所用则隐,即道家的核心思想“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即精通道家思想的名士在人世之道,当然凡人不是圣人,有几人能不吃不喝,像神仙一般逍遥法外,草民也只能随波逐流,走到哪里都是客。

图片来自网络。

看来我得少说话了。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实际上在我们的社会日常交往的生活中,该干啥干啥,只说不干,说得再多也没用,那个叫言多必失。

老子《道德经》不只只是这一句,前后共八十一章,约五千字,大家习惯性称为《道德五千言》,我以为,《道德经》没有一句是多余的,句句经典,字字珠玑。

博大精深。

最好是全部反复看,不断学习去悟,能悟多少算多少,千万不要断章取义,更不能自以为是。

一知半解。

岂知道可道非常道。

大道至简,大道无形,大道无名,大道玄妙,道法自然,没规矩没有方圆。

如果弄不懂一件事情的来龙去脉,还不如静下心来,去观察事情的经过,去了解事情的真相,分析其中的要害。

让事情得到圆满成功。

由于本人天生愚笨,才疏学浅,万不敢滥竽充数。

只是说说而已,如有不当之处,敬请多多指教交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37398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30
下一篇 2022-10-3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