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驻藏大臣,和内地总督、巡抚不同,他不是地方最高军政长官,而是相当于“中央西藏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所以“驻藏大臣”这个职位在清代是没有“品级”的,驻藏大臣的品级,是他们本身在中央各部委的本职,通常是内阁学士、左都御史、八旗军副都统、侍郎等,基本上都是些相当于“副部级”的官职。
驻藏大臣的职责分成三块,一是在行政事务上,负责指导、监督达赖喇嘛领导的噶厦政府(负责前藏地区)和班禅领导的班禅堪布会议厅(负责后藏地区),并直接管辖游牧在那曲地区的和硕特蒙古和藏北三十九族。
。
二是在宗教事务上,代表中央政府办理藏传佛教各大活佛的转世和册封工作,负责遴选各大寺院的负责人等。
三是在军事上,清朝在达赖所在的拉萨和班禅所在的日喀则分别有驻军1000人,另在重要外贸口岸江孜、定日还各有驻军500人,共计3000人。
驻藏大臣主要负责统筹驻藏部队的日常训练、军官选任和军需调配等事务。
驻藏大臣基本上都是满人和蒙古人,有清一代的173个驻藏大臣中,只有8个是汉人,分别是徐锟、孟保、钟方、张荫棠、温宗尧等人。
其中政绩最好的是孟保,他是汉军镶黄旗人。
1841年前后清朝在东南沿海被英国人打得焦头烂额的时候,他身为驻藏大臣(本职为八旗军副都统)领导西藏军民成功击退了印度的“查谟—克什米尔王国”对西藏阿里地区的发动的侵略战争(森巴战争)。
但是他卸任后有点惨,他回到北京后不久,就因“贪污”事发,从“副都统”降为“三等侍卫”,在宫中守门,几个月后又因为挪占库房的火药,被革职。
不久,又因为之前的贪污案被查出私占大量丝绸等事情,直接被发配到新疆干苦力去了。
至于民国西藏当然是有汉人的,经商的商人就不用说了,从四川、陕西去拉萨做生意的汉人很多,此外,民国政府在西藏还派驻有驻藏官员,设置有蒙藏委员会驻藏办事处,有处长、副处长、各科科长及汉文、藏文秘书等多人。
另外民国时代,中央政府出资在西藏开办了“国立拉萨小学”,里面的教师和学生大多是汉人。
同时民国时期,还有不少汉族僧人到拉萨学习藏传佛教,最有名的是邢肃芝(江苏人),在拉萨三大寺学经,取得很好的成绩,获得藏传佛教的拉让巴格西学位。
此外还有四川人能海法师,江西人欧阳无畏等,据统计,民国时代,常年在拉萨三大寺学经的汉人至少有50人,民国政府还颁布了针对赴西藏学习藏传佛教的僧人的专项资助计划。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