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茅连茹:出处:《周易·泰》:“拔茅茹以其汇。
”意思:茅,白茅,一种多年生的草;茹,植物根部互相牵连的样子。
比喻互相推荐,用一个人就连带引进许多人。
初出茅庐: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九回:“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意思:茅庐,草房。
原比喻新露头脚。
现比喻刚离开家庭或学校出来工作,缺乏经验。
顿开茅塞:出处:《孟子·尽心下》:“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
今茅塞子之心矣。
”意思:顿,立刻;茅塞,喻人思路闭塞或不懂事。
比喻思想忽然开窍,立刻明白了某个道理。
茅的成语有哪些?“名列前茅”的“茅”字有何说法?就是茅草这么简单吗?名列前茅的”茅”,原来应该“旄”字,它的意思是,古代打仗所用旗帜的旗杆顶上,用牦牛尾巴做的装饰物。
名列前旄,是比喻顶尖领先的意思。
旄与茅统意,但是茅单独解释,应该是茅草,茅屋之类的意思。
名列前茅一词,最早在《左转》里就出现了。
按说正确的应该是“名列前旄”。
茅草古时不仅是战旗,还是祭祀物、贡品,更曾引发“包茅之战”。
提到“茅”字,作为一名北方人,首先想到的是“茅房”,再次想到的是小时候农村常见的“茅草”,好似卑微之物,上不了台面;直到问题“名列前茅”闯入脑际,才恍然大悟,原来“茅”也可登大雅之堂。
01 “茅”原来是战旗据专家论证,茅草旗最先应用于楚国部队。
据说举茅草为号最早由楚国著名贤相孙叔敖颁令施行。
古时茅为楚国特产,发现前方敌军有什么新动向,楚军侦察兵就用茅打信号,茅草于是成了战旗,行军时旗手走在前面,故有“前茅”一说,引申为走在最前面的先锋部队。
这在古代兵书《神机制敌太白阴经》中也得到了验证,书中写有“前茅后殿篇”,主要讲解先锋与殿后部队在行军中的部署问题。
《左传》有载“前茅虑无”,意即前锋戒备森严。
02 “茅”在古代象征神圣原来,在楚人祭祀的传统礼俗中,茅草旗用于先锋开路,还有寄寓行军中能招引神灵保佑旗开得胜的希望,鼓舞士气勇往直前。
古时,楚地特产茅草,又称“苞茅”,楚人兴盛一种“苞茅缩酒”的祭祀仪式,以茅草与酒为主要手段,苞同包,裹束也;茅,茅草也;束茅而灌之以酒为缩酒。
“苞茅缩酒”后传至中原大地,竟被周天子采用,足见盛行程度。
《周礼·天官》记载:“祭祀供萧茅”。
《史记·孝武本纪》记载:“江淮间一茅三脊,以为神籍。
”就是说,将有三条脊棱的茅草,作为祭神时用的草垫子,《史记集解》曰:“所谓灵茅也。
”03 古代曾因“茅”引发战争“包茅之战”如前所述,茅既可作为祭祀物,又可作为天子贡品,近乎不可或缺,极为重要,古时甚至被当成攻伐的借口。
比较典型的是公元前656年,齐恒公攻打楚成王,管仲替齐恒公指责楚国的第一大罪状为:“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供,无以缩酒,寡人是征。
”这个“春秋第一相”就是怪罪楚成王太长时间没有进贡茅草,导致齐恒公不能祭神,所以打你。
楚成王慌得连忙举国搜集包茅进贡,才化解灭顶之灾。
这在历史上被称为“包茅之战”,齐桓公凭此一战奠定春秋时代第一霸王地位,史书《史记》《左传》对此事都有记载。
04 @历史知了猴结语成语“名列前茅”现在简单理解就是名次列在前面,但“茅”在古代并不是现在茅草这么简单,而是曾作为先锋旗帜何等荣耀,还用作祭品不可或缺,甚至成为天子贡品登上大雅之堂。
时过境迁,茅草身价暴跌,如今的“茅草屋”,乃至“茅房”称谓,令人忍俊不禁,与古时的辉煌天上人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