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朋友。
thebesfriend英语作文带翻译同性恋应该被人接受吗?腐女这个群体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所谓的同性恋其实是一种相同性格和外型,经过长期触碰影响所产生的幻觉情感依恋!然后经过西方腐锈社会文化的有意炒作,从而影响到极少数人的好奇心理变化反应!这是完全的不理智也不符合自然生理规律的异常怪象,是不利于人类社会的传承于发展!所以才得不到社会多数人的认可!
明确观点,对于同性恋,个人观点可理解,不鼓励。
对题目中“腐女”一词研究不多,仅就字面理解似乎贬义成分为主,值得商榷。
同性恋的形成因素有先天与后天两种,本文仅就先天性同性恋分析如下:一、释义1、同性恋,与异性恋相对的概念。
是以同性为性伴侣,建立亲密关系,性倾向的对象为同性人群并以此引发的相关行为。
分为男、男同性恋,女、女同性恋两种。
2、性取向决定个体是同性恋还是异性恋。
性取向直接影响性行为的对象的性别,甚至性愉悦程度的高低。
但有例外,如:监狱中犯人的同性性行为,同性恋者非自愿婚姻中的性行为。
他们性取向并未改变,只是特定情形下的权宜选择。
二、原因1、主流观点认为性取向是先天的,有其生物学基础。
基因决定了性取向。
美国最早研究发现在X性染色体的长臂顶端区域存在Xq28基因的人,其性取向为同性人群。
该基因的发现为同性恋者的性取向异于多数人提供了生物学证据。
自此,学界纷纷改变既往将同性恋视为精神疾病或心理疾病的观点。
并达成了同性恋的性取向是自然的选择,非人为可以控制的。
进一步研究的结论,先天性同性恋是无法被矫正的。
简单说,同性恋既非病态也非变态,而是为数不多但仍属于正常的现象。
基于对该理论的认可,我对同性恋的态度是非常能够理解的。
三、分析1、同性恋者无性别认同的障碍。
他/她们认可自身的性别,不想改变性别,与异性恋的区别仅在于他/她喜欢同性。
2、区别双性恋与同性恋1)性取向双性恋,对男女两性皆可产生爱情和性欲。
同性恋,仅对同性产生爱情与性欲;2)偏好双性恋,对异性、同性的偏好类型和异性恋者接近。
同性恋,则喜欢性别特征明显的同性,即有男人味的男人或有女人味的女人;3)家庭角色分工双性恋,会不自觉地把异性恋的模式代入到同性关系中,有“男、女”的分工倾向。
同性恋,根据兴趣、能力平等分担责任和义务,并无“男女”分工的想法。
四、发展史1、中国我国古代对待同性恋甚至比西方更为宽容。
晋时盛行男风,爱男风者被称为断袖之好。
张翰的《周小史》:“翩翩周生,婉娈幼童。
年十有五,如日在东。
香肤柔泽,素质参红。
团辅圆颐,菡萏芙蓉。
尔形既淑,尔服亦鲜。
轻车随风,飞雾流烟。
转侧绮靡,顾盼便妍。
和颜善笑,美口善言。
”女同性恋在中国古代也是相当普遍的。
明代李渔戏剧《怜香伴》,讲述了佳人爱佳人的爱情故事,曹语花美貌与体香异于常人,而崔笺云诗才与谋略并重,二人以诗会友渐生情愫,种下情根,誓作来世夫妻。
2、西方在古希腊,同性恋的风气盛行,女同性恋者参加战争、狩猎、甚至成婚。
据说女诗人萨福婚姻不幸,二十岁时创办女子学校,教授诗歌、音乐、仪态、美容和服饰,贵女多为该校学生。
萨福与多名女学生相爱。
后,因遭一女学生拒绝,萨福跳海自杀。
3、反对者基督教的抵制基督教宣扬禁欲主义,认为同性恋反自然,故而是反上帝的。
认为同性恋的邪恶甚于异性恋,所以基督教发起对同性恋的打击。
《圣经》种的罪恶之城,索多玛城。
因该城居民罪孽深重,上帝降下大火和硫磺予以毁灭。
斐诺提出索多玛城被屠城的真实原因是该城居民多为同性恋,他说:他们不顾自然法则,进行不自然的性交,男性间相奸。
当他们想要小孩时,却发现无法生育。
五、现状2014年,根据科学研究院统计,中国的同性恋人数可达7000万。
(未查到更近的数据)美国有3.2%的男性和4.2%的女性是同性恋,英国大约有5%~7%的居民是同性恋者。
六、其它1、形象研究发现,同性恋者对自己的外形非常重视,力求完美。
无论服饰、身材的要求都高于普通人。
他们购买高档服饰、使用贵重化妆品、参加健身训练的比例明显高于异性恋者。
2、性生活美国调查显示,男同性恋者肛交数量低于四成。
如该结果与异性恋者们的揣度、猜测大相径庭。
从侧面反映初大部分人对同性恋缺乏了解。
七、学术界自1973年,美国率先将同性恋移出疾病序列之后,目前世界各国生物学、医学、心理学专家们大部分认同同性恋并非精神疾病。
主流观点认为,尚未发现能够改变性取向的治疗措施。
世界卫生组织曾发声,改变性取向的方法,目前尚无科学证明支持其效果。
个案中,性取向受到一定程度限制的现象,并不足以表明其性取向得到生物学意义上的改变。
八、同性婚姻1989年10月1日,丹麦成为第一个允许同性伴侣登记结婚的国家。
目前,全球已有30多个国家、地区、海外领地立法承认同性婚姻合法化,包含中国台湾。
结论:同性恋,在我国已不再是令人噤若寒蝉的话题了。
2014年,我国同性恋人数已经达到7000万。
基于我国历史、人文环境的沿革及现状,同性恋在中国,目前还无法与西方一些国家一样得到普通大众的真正理解与尊重。
他们依旧无法坦然、公开承认自己是同性恋者,更缺少携带自己的恋人出现在亲人、熟人面前的勇气与机会。
他们还需要承受社会的不理解、偏见和狭义的批判或指责。
其实,同性恋者和异性恋者并没有区别,正常的感情需求应该得到尊重。
世界是多元化的,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本文对同性恋者给予更多的理解与包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