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城是现在的哪里

麦城是现在的哪里,第1张

麦城是现在的哪里 关羽败走麦城,麦城在今天的哪里呢?三国时期的麦城是现在什么地方关羽败走麦城的“麦城”是现在的哪里呢?麦城在哪里?

麦城 在湖北省,当阳市两河乡境内,距市平阳镇20余公里。

长坂坡 位于当阳市西南郊。

三国古战场遗址之一。

华容道 湖北荆州市拜风台:又名武侯宫,坐赤壁山东南处的南屏山顶,是纪念赤壁之战时诸葛武侯在此"设坛台、借东风、相助周郎"而建。

败走麦城的典故出自哪里?是怎么样的?谁能详细介绍一下关羽败走麦城的经过?为何没人救援,现麦城在今的什么地方?

故事得从关羽被徐晃击败,开始向南边的江陵方向撤军说起。

关羽在被徐晃击败前,已经得知孙权将要偷袭荆州的消息,一方面无心恋战,另一方面曹军援兵不断参战,关羽无法抵挡,在被徐晃击败后,关羽开始撤去襄阳与樊城之围,向南边的江陵撤军。

关羽在撤军之初,手下至少有数万军队,就是参加襄樊之战的所有军队,人数至少有4到5万人跟着关羽一起撤退,关羽在撤退过程中,不断派出使者到江陵城打探消息,这些使者都受到吕蒙的款待,回来后如实将情况告知关羽。

关羽并不甘心江陵的失败,在向南撤军的路上,仍然希望能夺回江陵城,但是关羽手下的士兵因为听说了使者的话,顾及留在江陵城及公安城的亲属安危,大多数都逃离了关羽,而投靠了吕蒙,因此关羽手下的士兵越来越少,等关羽到达麦城时,手下已经没有多少士兵了,估计也就数百人,而且还被东吴军队三面包围。

麦城就是今天湖北省当阳市的两河镇境内,离当时的江陵城(今湖北省荆州市)有80公里,离关羽被俘的地方临沮(今天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有50公里。

当时的关羽在麦城已经被东吴军队团团围住,而且东吴派出陆逊占领了夷陵(今湖北省宜昌市)和秭归(今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东吴军队兵临与蜀汉交界的巫山,已经切断了关羽退回益州的路线。

这个时候在麦城的关羽已经陷入绝境,但关羽绝对不会投降东吴,因此假意向东吴投降,并且在麦城城墙上立幡旗为象人于城上,继续向北逃走,这时关羽的手下只剩下十几个人了。

关羽能向哪里逃呢?只能是向上庸、房陵方向沿山区向西北方向逃窜,进入刘封和孟达的地盘。

因为向西回益州的路已经被东吴断了,向北是曹魏,向南是东吴占领的江陵,向东更是东吴占据的江夏郡,唯一的出路就是向西北逃窜。

临沮在麦城的西北方向,而上庸又在临沮的西北方向。

但在当时,道路条件有限,仅有的几条路关羽知道,东吴方面也知道,因此早就在关羽必经之处设下埋伏,就等着关羽来投,最终在临沮关羽等人被东吴将领潘璋的部下马忠擒获,被杀。

为什么没人来救关羽呢?这就要看当时的形势。

关羽在襄樊之战初期,一直是胜利,直到东吴方面偷袭荆州开始,关羽在战场的形势才开始急转直下,而这个时候已经是219年10月了,蜀汉在荆州地区只有两股力量理论上能救关羽:一是荆州三郡,也就是关羽的老巢,可是吕蒙偷袭荆州后,荆州三郡是望风而降,全部归属东吴了,没人可以救关羽。

二是刘封和孟达统领的上庸三郡。

刘封和孟达之所以不救关羽是出于自身考虑的,刘封孟达刚刚占据了上庸三郡,但上庸三郡并不完全臣服,并且上庸三郡常年是掌握在当地豪强手中,这些人本来就对刘封和孟达不满,多有矛盾,如果两人去救援关羽,或者一人带兵去救,就会分散本来就比较薄弱的军力,两个人守着三郡,本就有些吃力,如果因为救关羽失去城池的话,那责任就大了。

另外,关羽看不起两人也是导致两不救关羽的原因,关羽这个人非常孤傲,和同僚经常搞不好关系,士仁和糜芳是关羽的部下,与关羽都有矛盾,何况是刘封与孟达,刘封是刘备的养子,因为刘封为人也比较持强凌弱,与孟达合守三郡时就欺负孟达,只因为他是刘备的养子,仗着这个身份欺凌其它人,与关羽也有矛盾,所以刘封不救,而孟达也不敢救。

至于夷陵到秭归一带的蜀汉势力,都被东吴击败,或逃或降,已经全部被东吴拿下。

而益州这个时候根本就来不及救援关羽,关羽兵败的消息就算从10月份传回成都,刘备也在到10月底才收到消息,而离关羽最近的是蜀汉的永安,没有刘备的命令,永安即使知道了关羽被围,也不敢出兵救援,刘备得到消息,也要核实确认,再经过准备,才能决定救援关羽,可这个时候,关羽早就被杀了。

就算关羽不被杀,蜀汉援军要救关羽,也得击败秭归的东吴军队一直向东打才能救上关羽,况且当时又没有通信设备,蜀汉怎么知道关羽逃到哪里去了,进出益州的道路都被东吴封锁了。

就这样,一代名将关羽被东吴俘虏杀害。

麦城在今湖北省当阳市境内,现城墙已毁。

曾经因为关羽“败走麦城”而出名。

公元219年末,魏吴军队联合对关羽作战,导致关羽丢荆州,失南郡,并在被四处围攻下,士卒溃散。

后关羽只带了少量兵力退守麦城。

在随后率十几人突围时,被吴国将领马忠所擒,不久即遇害。

对于为什么没有人救援关羽的原因,各种说法流传多年。

我认为,关羽的性格和当时的历史环境,决定了关羽必有此一败,并有麦城之困!其一、个人性格导致了他的人生困境。

《三国志》说其“善待士卒而骄于士大夫。

包括与他距离最近的上庸将领刘封也曾被他责骂。

这个时候还有谁愿意拼命救他呢?甚至败走麦城之前公安将领也因为与关羽有个人过节而投降敌军!其二、周边缺可救之兵,刘备部无周全应急之策。

在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不到三月就败走麦城,其在失南郡才向刘备求救,按古时交通条件,恐怕难以迅速应对,且唯一距离较近的刘封兵力不过一万,且所辖之地人心不稳(一年后就被属地叛军赶出),如此时前去救援被重重围困的关羽无疑虎口夺食!其三、历史环境决定吴魏不允许关羽有逃走的机会。

此时刘备夺汉中,关羽前期攻樊城,局势优势已偏向刘备,魏吴联手已是为自己的共同利益而战,否且,三国平衡很容易被打破!观关羽一生,还是勇多于谋,在一个复杂的地理条件下,在即将身陷险境前不久还对孙权派来求亲的使者说出“犬子不虎女”,四处树敌。

可谈无韩信之智,也无张良之计。

不过,如有韩信之智,刘备又岂能只有三分之一的天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39411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31
下一篇 2022-10-3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