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按照直线法计提的折旧,准予扣除;企业应当自固定资产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计提折旧;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应当自停止使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计提折旧;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
固定资产的折旧范围:(1)房屋、建筑物以外未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
(2)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
(3)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
(4)已足额提取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5)与经营活动无关的固定资产。
(6)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
(7)其他不得计提折旧扣除的固定资产。
会计折旧方法有哪些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有哪些?关注小编不迷路,小编带你上高速~可以看一下我的主页~~~关注一下派可数据公众号了解~~如果想学财务知识可以关注派可财务分析公众号。
所谓固定资产折旧方法(Fixed-assets Depreciation Method),将应提折旧总额在固定资产各使用期间进行分配时所采用的具体计算方法。
折旧是指固定资产由于使用而逐渐磨损所减少的那部分价值。
固定资产的损耗有两种: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
有形损耗,也称作物质磨损,是由于使用而发生的机械磨损,以及由于自然力的作用所引起的自然损耗。
无形损耗,也称精神磨损,是指科学进步以及劳动生产率提高等原因而引起的固定资产价值的损失。
一般情况下,当计算固定资产折旧时,要同时考虑这两种损耗。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加快,固定资产的更新周期大大缩短。
现代企业在资产经营中为了追求最大利润,迫切需要采用最新的科技成果,不断研究和推出新产品,以适应国内外市场的激烈竞争形势。
于是,对固定资产更新改造的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速折旧从而加速资金的回收就变得更加重要。
因此,折旧方法的选定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1、直线法直线法又称平均年限法,是最简单并且常用的一种方法。
此法是以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除以预计使用年限,求得每年的折旧费用。
在各使用年限中,固定资产转移到产品成本中的价值均是相等的,折旧的累计额呈直线上升的趋势。
这种方法具有易懂和易 *** 作的优点,却忽略了“何时受益,何时付费”的配比原则,特别是在一台设备使用初期和末期要与它的使用高峰期承担相同的折旧费用,显然是不合理的。
这种方法就存在很多不足:首先,固定资产在使用前期 *** 作效能高,使用资产所获得收入比较高。
根据收入与费用配比的原则,前期应提的折旧额应该相应的比较多。
其次,固定资产使用的总费用包括折旧费和修理费两部分。
通常在固定资产使用后期的修理费会逐渐增加。
而平均年限法的折旧费用在各期是不变的。
这造成了总费用逐渐增加,不符合配比的原则。
再次,平均年限法未考虑固定资产的利用程度和强度,忽视了固定资产使用磨损程度的差异及工作效能的差异。
最后,平均年限法没有考虑到无形损耗对固定资产的影响。
优点:平均年限法最大的优点是简单明了,易于掌握,简化了会计核算。
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适用范围:在实际工作中,又有哪些固定资产使用平均年限法比较合适呢?根据影响折旧方法的合理性因素。
当一项固定资产在各期使用情况大致相同,其负荷程度也相同时。
修理和维护费用在资产的使用期内没有显著的变化。
资产的收入在整个年限内差不多时。
满足或部分满足这些条件时,选择平均年限法比较的合理。
在实际工作中,平均年限法适用于房屋,建筑物等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
2、工作量法工作量法,又称变动费用法。
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它的理论依据在于资产价值的降低是资产使用状况的函数。
根据企业的经营活动情况或设备的使用状况来计提折旧。
假定固定资产成本代表了购买一定数量的服务单位(可以是行驶里程数,工作小时数或产量数),然后按服务单位分配成本。
这种方法弥补了平均年限法只重使用时间,不考虑使用强度的特点。
工作量法的缺点:首先,同平均年限法一样,未能考虑到修理费用递增以及 *** 作效能或收入递减等因素。
再次,资产所能提供的服务数量也难于准确的估计。
最后,工作量法忽视了无形损耗对资产的影响。
工作量法的优点:当然,由于工作量法自身的特点,在有些情况下使用工作量法反而比较合理。
当有形损耗比无形损耗更重要量。
或在各个期间资产使用不均衡的。
不经常使用,因此其使用程度与产品的生产工作量有关。
在这些条件下,可以选择工作量法。
适用范围:实际工作中,在运输企业和其他的专业车队和客货汽车。
某些价值大而又不经常使用或季节性使用的大型机器设备中,可以用工作量法来计提折旧。
3、加速折旧法加速折旧法也称为快速折旧法或递减折旧法。
其特点是:在固定资产有效使用年限的前期多提折旧,后期则少提折旧。
从而相对加快折旧的速度,以使固定资产成本在有效使用年限中加快得到补偿。
类型:在具体实务中,加速折旧方法又包括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两种。
年数总和法指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净残值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
双倍余额法是每期期初固定资产账面余额和双倍的直线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
加速折旧方法在理论上有其合理性:首先,固定资产的净收入在使用期是递减的。
固定资产在前期效能高,创造的收入也大。
同时,固定资产的大部分投资者在投资初期会加大对固定资产的利用程度。
其次,固定资产的维修费用逐年增加。
再次,未来净收入难于准确估计,早期收入比晚期收入风险小。
最后,加速折旧法考虑了无形损耗对固定资产的影响。
因此采用加速折旧方法的优点有:①最初几年工作效能高,收入大,相应的折旧费用大,符合成本与收入的配比原则。
同时,早期多提折旧也符合谨慎性原则。
②通过提高折旧水平可及早收回投资,即可减少无形损耗,通货膨胀带来的投资风险。
③可以用递减的折旧费抵补递增的维修费,使企业利润在正常生产年份保持稳定。
④可以加快固定资产设备的更新,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刺激生产和经济增长,从而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⑤折旧具有“税收挡板”的作用,由于递延了税款,企业可以获得一笔无息贷款。
这是政府鼓励投资,刺激生产,推动经济增长的一种政策性举措。
适用范围:加速折旧法具有其科学性和合理性,根据其特点适用于技术进步快,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的企业。
如电子生产企业,船舶工业企业,飞机制造企业,汽车制造企业,化工医药等。
注:图为派可数据,一天实现财务数据可视化分析应用展示图。
关注派可数据,关注财务可视化分析如有任何问题,可直接私信小编~~
一、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有四种:1、年限平均法(也叫直线法)2、工作量法3、双倍余额递减法4、年数总和法二、年限平均法和工作量法的折旧计算在考试中较少考到,但是这两种方法的优缺点我觉得非常重要,对于正在考会计职称和注册会计师的同学来说,需要掌握。
1、年限平均法的局限性(1)固定资产在其使用前期工作效率相对较高,所带来的经济利益也就多;在其使用后期,工作效率一般呈下降趋势,所带来的经济利益也就逐渐减少。
年限平均法没有考虑这些因素,明显是不合理的。
(2)固定资产在不同的使用年限发生的维修费用也不一样。
固定资产的维修费用将随着其使用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增加,但平均年限法也没有考虑这一因素。
(3)如果固定资产各期负荷程度不同,采用平均年限法计算折旧时,则不能反映固定资产的实际使用情况,计提的折旧额与固定资产的损耗程度也不相符。
2、工作量法的局限性工作量法把有形损耗看作是引起固定资产折旧的唯一因素,但无形损耗也是客观存在的,固定资产即使不使用也会发生折旧,使用工作量法难以在账面上对这种情况作出反映。
三、考试中最常见的两种折旧计算方法在会计各类考试中,最常见的考题就是关于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的计算。
所以,我们仅就这两种折旧计提方法进行举例。
1、双倍余额递减法(1)定义:双倍余额递减法 是指在不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原价减去累计折旧后的金额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
从定义看,有点抽象,但是通过这几个公式,就会直观多了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寿命(年)*100%(2)举例:甲公司某项设备原价为100万元,预计使用寿命为5年,预计净残值率为5%;甲公司没有对该设备计提减值准备。
年折旧率=2/5*100%=40%(注:这个地方,如果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那么年折旧率为2/10=20%,以此类推)第一年折旧额:100*40%=40(万元)第二年折旧额:(100-40)*40%=24(万元)第三年折旧额:(100-40-24)*40%=14.40(万元)从第四年开始,改按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第四年、第五年应计提的折旧额分别为:(100-40-24-14.4-100*5%)/2=8.3(万元)注:在计算第四年和第五年的折旧额不要忘记减掉净残值。
2、年数总和法(1)定义:年数总和法,也叫年限总计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的余额乘以一个以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寿命为分子、以预计使用寿命逐年数字之和为分母的逐年递减的份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寿命/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和*100%(2)举例:接上例题第一年年折旧率:5/(1+2+3+4+5)=5/15第一年应计提折旧:100*(1-5%)*5/15=31.67(万元)第二年应计提折旧:100*(1-5%)*4/15=25.33(万元)第三年应计提折旧:100*(1-5%)*3/15=19(万元)第四年应计提折旧:100*(1-5%)*2/15=12.67(万元)第五年应计提折旧:100*(1-5%)*1/15=6.33(万元)注:年数总和法在计算每一年的折旧时,注意是用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的差再乘以年折旧率。
这也是考试时经常出错的地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