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石,这个名词一开始是达尔文在1859年的《物种原始》一书中所提到的。
对于活化石的定义各方观点不一,例如:一个分类群在地质时代中绵延很长的一段时间:例如象鼩、澳洲肺鱼。
与现生澳洲肺鱼一模一样的化石约有一亿年历史,这让一些人相信现生澳洲肺鱼自一亿年前到现在都存在着。
(问题是,现生的澳洲肺鱼只有一种,根本无从得知该物种是何时形成的。
)长得像化石物种:如果有一个现生分类群在形态或生理上近似一个化石物种,而且这样的相似性(也就是形态演化上的停滞)在地质年代中保持很久,就是活化石。
以腔棘鱼为例,它们目前生存在海水中,但是中生代的腔棘鱼则生存在河口与淡水中,由于腔棘鱼具有尿素滞留(urea retention)的生理特征,因此学者认为腔棘鱼的祖先出现在淡水,后期才进入海水。
也就是说,有人认为形态演化停滞不意味着在生理调控上就是一模一样的。
(但是,很多物种都和化石没两样,而且现生物种仍然很多)保留许多祖征:例如节板蛛(Liphistius)的腹部与头胸部背方仍有分节骨片,是其它蜘蛛都没有的,就被认为是一个祖征。
(但是,保留祖征的物种非常多,任何一个类群都有基群保留祖征)孓遗族群:除了以上三个特质之外,如果再加上孓遗地理分布,就算是活化石。
例如早期可能有很广的分布,然后在现在只剩下某些地方存在,肺鱼或是喙头蜥都吻合这个想法。
(但是,只要有冰河洗刷过,就会让怕冷的大族群变成小族群,所以这些都算活化石吗?)物种多样性低:如果要当活化石,就不能是现生物种还很多的,最好是少少的,剩下几种才像是一路绝灭剩下它的感觉。
(但是你如何判断多样性低是因为绝灭者多?还是刚分化出来新支系?例如人类,现在只剩1种,而且还很新。
)而现代普遍的观点是把以上的定义合在一起:一般先发现化石再发现活体,或活体与确认的化石属同一种且同时存在。
这些物种起源久远,在新生代第三纪或更早就有广泛的分布,而且从灭绝事件或地质、气候的改变下存活下来,并保留过去原始的特性,其大部分类似种已灭绝只存在于化石中。
现存植物的形状和在化石中发现的植物基本相同,保留了其远古祖先的原始形状,且其近缘类群多数已灭绝,比较孤立,进化缓慢的植物便可称为孑遗植物或活化石,并不是单从植物年龄而决定。
植物中的活化石主要包括:无油樟(Amborella trichopoda)智利南洋杉(Araucaria araucana)苏铁属(Cycas)银杏(Ginkgo biloba)木贼属(Equisetum)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加州红木(Sequoia sempervirens)巨杉(Sequoiadendron giganteum)水松(Glyptostrobus pensilis)松叶蕨(Psilotum)百岁兰(Welwitschia mirabilis)瓦勒迈杉(Wollemia nobilis)日本金松(Sciadopitys)水韭属(Isoetes)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台湾杉(Taiwania cryptomerioides)桫椤(Cyathea spinulosa)笔筒树(Cyathea lepifera)
我国植物界的活化石?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