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起镇

吴起镇,第1张

吴起镇 吴起镇在哪?

kantu吴起镇,地处吴起县中部,为全县政治、经济、交通、文化中心。

吴起世代相传为魏国大将吴起(约前400年)在此屯兵驻守而得名。

1935年,毛泽东率领的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吴起镇成为长征落脚点而名播中外吴起县位于陕西省延安市的西北部,西北邻定边县,东南接志丹县,东北边靖边县,西南毗邻甘肃华池县。

地处东经107°38′57″至108°32′49″,北纬36°33′33″至37°24′27″之间。

南北长93.4公里,东西宽79.89公里,总面积3791.5平方公里。

吴起县地貌属黄土高原梁状丘陵沟壑区,海拔在1233—1809米之间。

境内有无定河与北洛河两大流域,地形主体结构可概括为“八川二涧两大山区”。

从98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政策,林草覆盖率达到49.6%。

到吴起镇歌词吴起镇的得名,与战国初期的名将吴起有关联吗?为什么?

陕西吴起县吴起镇的得名与战国时期的军事家吴起密切相关,这是毋庸置疑的!有很多人有疑问,吴起县吴起镇在延安市的西北,和战国的魏国关系不大啊,其实这是误会了战国七雄之一魏国的军事势力。

吴起和西河郡。

战国初期,魏国首先改革,任用李悝变法,吴起为将领,将秦国虐的接连失败、失地。

公元前412年,魏国公子击攻占了秦国的河西之地繁庞,今天陕西韩城附近;公元前409年,吴起被任命为主将,攻占秦国河西之地的临晋,今天陕西临猗县临晋镇,和元里,今天的陕西澄城县;408年,吴起再攻占郑县,今天陕西华县。

如此以来,魏国将秦国的河西之地全部占领。

魏国全部占领秦国河西之地之后,设立西河郡,任命吴起担任郡守,抵御秦国和韩国的进攻。

魏国西河郡在地理上的位置比较明显,它具体的位置是陕西和山西之间黄河以西,北洛河南段之间的地区。

古代这段黄河西岸称“西河”,故得名西河郡。

具体如下图:(箭头所指地区为西河郡,该地绝大部分地区都是魏国名将吴起攻打下来的)如此以来,当时的吴起镇区域在西河郡的管辖区域,隶属于魏国。

吴起镇因何得名?能以历史名人做地名在历史上比较少见的,必须具备如下的条件,此人管辖某一地区时间较长,而且深受百姓爱戴。

魏国西河郡基本是吴起率军打下来的,隶属于魏国国土大概78年之久,公元前408年完全攻占西河地区,到公元前330年,秦国再度占领西河地区,魏国的统治至此结束。

(吴起雕像)吴起率军攻下西河地区,然后担任了西河郡的第一任郡守,是当地军政一把手。

虽然吴起的名声不大好,如老母亲去世不去奔丧、为了权力杀了自己结发妻子等,但是吴起亲兵爱民,将魏国西河郡治理的妥妥当当,秦国和韩国都不敢攻打吴起管理的西河郡。

吴起为西河郡地区带来了将近二十多年的和平发展时期,吴起后来投奔楚国。

但当地的百姓感恩吴起治理西河,于是将吴起曾经屯兵拒守的地方称“吴起镇”,这也是当地百姓希望有吴起这样的人物保护当地的和平,如此人民可以安居乐业。

吴起镇得名,应该有对吴起的崇拜,同时百姓也希望这样的英雄人物可以保护自己的安全,进而可以安居乐业。

(未改名之前称吴旗县、吴旗镇)吴起镇、吴旗镇、吴旗县、吴起县。

本来吴起镇这个名字沿用了很长时间,但到了1206年时,元朝军制设置了万户、千户、百户、总旗、小旗,一个百户管辖120人,百户下设置两个总旗,一个总旗50人,一个总旗又分10小旗。

蒙古人以战争建立庞大的帝国,对于一直沿用吴起这个人名为地方名看不顺眼,认为他也没什么了不起,于是将地方名吴起改名为“吴旗”,而且一直沿用到现代。

(红一方面军和陕北红军在吴起镇会师图)1942年7月,建立吴起县,后很快改成吴旗县,治所在吴旗镇;2005年10月19日,将吴旗县正式改名为吴起县;2007年6月,吴旗镇正式更名为吴起镇。

更改回元朝历史之前的名称也是尊重历史了。

大家好,我是EVA,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吴起镇是旧镇名,现改名为吴起街道。

地处吴起县中部,为全县政治、经济、交通、文化中心。

吴起镇得名于战国时期魏国名将吴起,相传吴起曾在此驻兵戍边。

吴起大约于公元前440年出生在卫国一个富有的家庭。

他从小就喜欢舞刀击剑,公元前423年到鲁国拜曾中为师,开始学儒。

后来改学兵法。

他学业出众,精通武功,因而于公元前417年当上了鲁国的大夫。

后来到了魏国,魏文侯向国相李悝询问了吴起的情况。

李悝说:“吴起是我在鲁国的同窗学友,为了当将,出门十四五年连家都不归,弄得倾家荡产。

在离家时,他对母亲发誓:‘不当卿相,永不回家。

’”文侯听后,认为吴起有志,能为国尽忠,于是任命他为魏国大将,并带兵伐秦。

吴起在行军之中,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与士兵同甘共苦。

他一鼓作气连占厂秦的五个城池,夺得西河大部分地盘,一直攻到洛河源头今吴起县。

当时的吴起县,群山起伏,沟壑纵横,森林茂密,人烟稀少,吴起认为这是修寨扎营的好地方。

于是,他带领众将士,在周围山顶.亡修起高大的烽火台,在马圈附近修有宽阔的练马台,在乱石头川修起储粮堡。

文侯认为吴起善于用兵,于公元前406年封为西河守(地方行政长官),西拒秦,南防韩。

吴起在治理西河的27年中,造福于民,以不失民众为宗旨。

他提倡当官必须以身作则不能以权谋私。

文侯死后,武侯即位。

韩国相公娶武侯女为妻。

武侯女劝韩相公罢了吴起的官。

吴起心情沉痛,面对洛河,泪流不止。

公元前308年,吴起被迫离开西河而投奔楚国。

吴起走后,魏国在西河的力量日益薄弱。

魏慧王十二年,曾在环县营盘山经定边至吴起长庙城墙村,修了一条魏西长城,但也没能挡住秦军的铁骑。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廉明清正、善于用兵的战国大将,把吴起在北洛河沿岸镇守过的地方叫作“吴起镇”,练马台叫“走马台”,储粮堡叫“吴仓堡”。

如今的吴起县就是从当年的吴起镇得名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39776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31
下一篇 2022-10-3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