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因地球、日和月三者位置关系,月有"阴晴圆缺",更替周期29.53天,即一个朔望月。
古人对各月相的雅称:朔/新月~娥眉月~上弦月~盈凸~ 满月~ 亏凸~下弦月~残月。
朔月丨每月三十或初一,月球在地球和太阳之间,我们只能看到月球背面(无光,其实看不见月亮),这时称“朔月”。
朔月一般看不到的。
新月丨新月和朔月基本同概念。
“朔月一般看不到”,但,当朔月开始露出月光时,称“新月”。
娥眉月丨大概初三、四,月的明亮部分渐多,成镰刀状,即所谓“月如钩”、“月如眉”,称“娥眉月”。
峨眉月和太阳同升落(当然白天看不见),日落西山后的一段时间内,可见西方娥眉月。
上弦月丨大概初七、八,月渐向半圆,月亏为东半部。
请看小编名字,此时称“上弦月”。
中午上弦月出;傍晚上弦月现天空正南;夜半月落西方。
故,欣赏上弦月,请趁上半夜哦。
盈凸丨每月十一、十二,月超半圆,月缺部在东,称“凸月”。
按上弦月后推,午后凸月出,随时间西行,天亮前月落西山。
满月丨这个最熟悉,每月十五、十六,月圆人团圆,千里小婵娟儿。
满月又称“望月”。
亏凸丨然后和上半程相反,所谓“……盈亏盈亏……”的轨迹。
月圆后到每月二十二左右,月亮开始从西半部亏缺,这时月为大半圆形,称“亏凸”。
下弦月丨每月二十二、二十三,月亮东半边从半圆形开始亏成弯月状,称“下弦月”。
和上弦月完全相反,子夜时东升,天亮时悬于正南,正午月落西山。
故,若赏下弦月,辛苦点,下半夜。
残月丨和娥眉月类似但方向相反,每月二十四前后到月末的月亮,称为“残月”。
猜测,古人认为“始”为“元”,那么“末”或为“残”,故,虽然和娥媚月一样美,却落得“残月”之名。
……朔/新月~娥眉月~上弦月~盈凸~~满月~亏凸~下弦月~残月~新月/朔……月相就如此周期性变化,周期约一个月。
谢谢文友提出问题!导读:回答题主这个问题,有一个名词我们首先得加以解释,那就是“意象”。
它是古诗词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从艺术的角度来说,古典诗词就是由意象有规律有目的的组合而成的。
所谓意象,即表意之象,表情之象,它是融合形象与情感意蕴的综合体,任何一个自然界中的意象都是在一刹那间,诗人脑海中呈现一种理智和情绪的复合物。
南北朝时期著名文学评论家,批评家刘勰曾说:“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远近,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
”由此可见,意象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地位。
对中国古代文人来说,意象便是其艺术的灵魂。
【月】之意象:古人云“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也说“今夜明珠色,当随满月开”……如今我们大家都明白——当月球、地球、太阳三者位置的变化形成了月圆月缺,也就是月相。
这也只是后人的一种科学认知。
而古人只是通过所见所闻,对其进行感官的描述,文人则用优美的语言,加入个人情感,渲染出一种对生活的感悟。
针对题主的问题,今天我们就看看古代诗词歌赋中常见的“月亮”。
通过其形状的变化所产生的意象,简单了解一下:残月、上玄月、朔月、凸月、望月……的具体含义。
【残月】最有名的当属柳永的“杨柳岸,晓风残月”,特指农历月末的娥眉月,清晨出现,此时月亮出现在太阳以西不远,所以其月面只有很小一部分,所以“残月如钩”也就是这个原因。
【上玄月】李白的《峨眉山月歌》中“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一般在农历的初七初八,出现在月初上半夜,西方的天空,且月亮的西侧半边透亮。
【朔月】农历初一的月亮。
此时月亮在地球和太阳之间,暗面与地球相对,看不见月光。
“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宋代著名词人朱敦儒的《好事近•摇首出红尘》就是这个意境。
【凸月】分为“盈凸月”和“亏凸月”。
通常月亮表面绝大部分是明亮的,称为凸月。
满月以前的凸月称盈凸月,月满以后的凸月为亏凸月。
一般日没以前东升,次日日出前西没。
最著名的诗词莫过于东坡先生的“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望月】这个不难理解,又称“满月”农历十五、十六的月亮,通常“十五的月亮十六圆”,诗词中经常出现,代表团圆美满。
“今夜明珠色,当随满月开”,就是这样的写照!综上所述,明月寄寓人们的终究是一份美好!最后用一首与明月有关的诗词来结束此次问答!【七言古诗•风·月·禅】湖光山色瘦青屏,烟岫飘浮入洞庭。
禅定无名临碧水,可曾拜月摘繁星。
【藏头诗•风华雪月】风轻云逸柳莺啼,花草蝶蛱景色迷。
雪舞梅园银夜冷,月明空澈小楼西。
【临江仙•丁酉观月全食+红月亮+蓝月亮,152年奇观有感】寂冷冰霜寻奇观,凭窗引颈寒空。
玉盘何故隐颜容。
皎皎云影里,血月映蓝珑。
百年难遇天地间,靛红梦幻天宫。
倏然明月照苍穹。
浮生多玄事,惊诧化清风。
再次感谢悟空问答平台!【温馨提示】原创不易,敬请关注,转发留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