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第1张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分别是什么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成为世界霸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1929年,爆发了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也因为此次危机将世界61个国家、近20亿人口卷进了战火之中。

到1945年战争结束后,经初步统计,世界各参战国约有二亿人在此次“灾难”中丧生。

战争中苏联付出了最惨重的代价,到进攻德国结束,死伤人数——6000万,位列第一。

中国军民死伤3500万,列居第二。

(军队200多万,平民死伤超过3000万,是二战中平民死伤最多的国家)德国 (军民)死伤680万位居第三。

日本死伤234万(军人)。

(中国战场45万,太平洋战场129万,大约8万人被苏联红军消灭,平民不祥)英国及其他不列颠国家 45万 (军民)。

美国 40万。

(全部为军人,本土未涉及战火)波兰 630万。

(卡廷惨案就被杀掉二万军人,成为一团迷雾。

平民占一多半,其中300万是犹太人)南斯拉夫170万`(军民)(基本亡国)法国81万。

(其中36万为平民)意大利 16万 (法西斯轴心国)罗马尼亚 37万(军民)。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成为了战败国之一,其它三个国家分别是奥匈、保加利亚,土耳其。

1919年6月28日,德国被迫签署了《凡尔赛条约》,条约对其实行了极为严厉的经济与军事制裁,并失去了13%的国土和12%的人口,并被解除武装,在不准拥有空军的前提下国防军被控制在10万人以下。

此次尖刻的制裁和掠夺引起德国民众强烈抵触和反感,民族复仇主义萌生,这种危机一直潜伏到“幕尼黑阴谋”。

1929——1933年,世界各帝国都遭受到经济危机的猛烈冲击。

为摆脱危机,彼此之间大打关税、贸易战,由此也使矛盾日益激化。

期间美、英、中法四国在“战斗”占了优势,德、日、意三国处于劣势。

为了摆脱困境,这三个国家各“试想着”用战争去重新瓜分世界,于是走上扩军备战的道路。

1931年9月18日,日本首先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侵占了中国东北,打破了一战后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格局。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国际紧张态势升级。

意大利首先开始搅局。

墨索里尼断定领土扩张是减轻国内经济危机的好办法,于是在1935年10月3日下令进攻埃塞俄比亚,由于两国实力相差,加之西方大国袖手旁观拉偏架,只七个多月便收入囊中。

这次侵略战争,也可以说是一次侵略的导火索。

紧接着,德国“上”了。

一战后,由于战火未涉及本土,德国的工业基础实力不减,各国之间的经济战也没使其受到大的损失,为了成为霸权国家,二十多年积蓄的备战力量,终于适机而用了。

1938年3月,吞并了奥地利之后,希特勒以保护捷克斯洛伐克境内的少数民族为借口,借机向捷克斯洛伐克发难,索要领土。

1938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首脑在慕尼黑签订协议。

在没有通知捷克斯洛伐克代表参加、不予照会的情况下,强行把其大半领土割让给德意志,以“和睦相处”姿态意寓将德侵略苗头引向苏联(苏联总是对波兰虎视眈眈)。

第二年捷克斯洛伐克全境失陷。

紧接着,出于对英法的猫猫腻,苏联也与德意志签定了《互不侵犯条约》 两国商讨了瓜分波兰的方法,对于东欧势力范围,苏联声明保持中立后,希特勒疯狂起来,变本加厉。

1939年9月1日,德军对波兰发动了“闪电式”突然袭击。

波兰大片国土很快沦陷。

英,法急了,随即向德国宣战。

苏联趁德军侵入波兰之际,开始向西扩展建立了“东方战线”。

美国保持中立,但提供其它国家战争所需物资,大发横财。

1940年,德国“闪电”攻势以月为计算单位先后攻占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卢森堡。

1940年5月10,德国入侵法国。

6月,意大利趁火打劫对法国宣战,在德意攻势下,法国投降。

1941年6月22日,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执行秘密制定的巴巴罗萨计划,兵分三路,突然向苏联发动全面的进攻,苏军防线一溃千里,苏德战争爆发。

1941年10月,日本为了雄霸亚洲、太平洋地区,战火蔓延到东南亚,此次侵占严重损害了美、英两国的利益。

美冻结日本在美国的资产,驱逐不祥日籍侨民。

从限制开始到最后,禁止向日本出口钢铁、石油等战略物资,增加对中国的战略援助。

这下“惹毛”了依赖进口的日本。

1941年12月对美国珍珠港发动突然袭击,太平洋战争爆发,从此,美国卷入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高潮”。

1942年1月1日,英、美、中、苏等26国联合发表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共同阵营成立,由此,世界向德、意、日宣战,不到这三个轴心国全部无条件投降,绝不准任何一个反法西斯同盟国单独与其敌对国议和。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以德意志第三帝国、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三个法西斯轴心国及其仆从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

战争范围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

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5万多亿美元付诸东流,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世界战争,也是人类历史上破坏最大的战争。

那么这场战争究竟是如何爆发的呢?事实上从某种意义上而言:第二次世界大战可以视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延续。

第一次世界大战表面上是由萨拉热窝事件这一偶然因素引起的,实际上则是帝国主义列强之间长期积累的各种矛盾总爆发导致的。

然而一战并未解决列强之间的既有矛盾,一战只是把这些矛盾暂时掩盖起来,这正如一战中的法军元帅斐迪南·福煦对一战后缔结的《凡尔赛和约》的评价“这不是和平,不过是场20年的休战”。

事实上不只是福煦,其实当时有很多人指出《凡尔赛和约》的致命缺陷“如果要寻求和平,那么这份条约对德国未免过于严苛;如果要彻底削弱德国,则又未免太过宽容。

它既不能使德国感恩戴德,也不能彻底削弱德国,除了激起德国人的仇恨情绪它不能再起到任何作用”。

我们不妨看看《凡尔赛和约》究竟是如何激起德国人的仇恨情绪的。

1919年6月28日一战参战国齐聚法国巴黎的凡尔赛宫签署《凡尔赛和约》:德国被剥夺了所有海外殖民地;将普法战争中取得的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将北石勒苏益格归还丹麦;承认波兰独立并将西普鲁士、波森省、部分东普鲁士及部分上西里西亚割让给波兰;将东上西里西亚让与捷克斯洛伐克;将但泽交予国际联盟管理;割让尤本及萨尔梅迪给比利时;将克莱佩达地区交给立陶宛;萨尔煤矿区交由法国开采15年,其行政权由国际联盟代管15年,然后由公民投票决定其归属;永远禁止德国与奥地利合并;禁止实行义务兵役制,只允许保留7个师10万人的陆军,海军不可超过1.5万,禁止在莱茵兰地区驻军;德国以黄金向协约国支付113亿英镑的战争赔款......明码标价的巨额战争赔款足以让刚经历战火的德国经济彻底崩溃,而对德国军备、内政的限制则使德国人倍感耻辱。

对德国人的仇恨情绪其实连协约国方面不少人也看得一清二楚,除了上文提到的福煦之外英国首相劳合乔治也对《凡尔赛和约》评价为:“我们所起草的文件,将为20年后的战争埋下伏笔!当你们把这样的条件强加在德国人民的身上,这只能导致德国人要么不遵守条约,要么发动战争!”颇具讽刺意味的是:这份极力压榨德国的和约竟拱手送给了德国一份大礼——由于奥匈帝国被拆分,这就使德国反而获得了更好的地缘环境。

俾斯麦曾认为地处中欧的德国至少会面对来自西面的法国、东面的俄国和南面的奥地利三个方向的潜在威胁,即使在奥匈帝国最为衰弱之时可这个国家的存在本身就是牵制德国在中欧势力扩张的一股重要的地缘力量,然而奥匈帝国瓦解后德国就成为了中欧唯一的强权。

从奥匈帝国分化出来的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罗马尼亚等国根本不能起到牵制德国扩张的作用,更何况这些国家或多或少从德国获得了领土补偿,这就为日后的冲突埋下了伏笔。

事实上对一战后的世界格局秩序不满的不只是德国,意大利和日本尽管是一战战胜国,但却认为自己在一战中所得甚少,因此也对一战后的国际格局深感不满:意大利在列强之中一向被戏称为“贫穷帝国主义”,在整个一战之中意大利对战局的唯一贡献是“迫使奥军最初从俄国战线撤走两个师,以后在战局的整个夏季阶段又抽走八至十个师”,其战斗力水平在协约国中就是公开的笑话。

在战后的分赃会议上意大利只得到了从奥匈帝国分割出来的蒂罗尔州和的里雅斯特,除此之外意大利一无所获,在其他协约国成员眼中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毕竟意大利在一战中所发挥的作用实在太有限了,然而意大利却认为自己在一战中所获甚少并因此对一战后的国际格局心存不满。

与意大利情况类似的还有日本:一战中日本趁列强忙于欧洲战事的天赐良机加紧在中国和太平洋等地扩张,到一战结束时日本占领了中国的山东地区以及太平洋上的马绍尔群岛、加罗林群岛及马里亚纳群岛等地。

然而日本在亚太地区的扩张威胁到了新兴的美国的利益,于是美国召集英、法、意、日、比、荷、葡、中八国召开华盛顿会议,会上缔结的《九国公约》迫使日本将山东地区归还中国。

尽管山东本就属于中国,尽管在归还之后日本仍得以在山东保留诸多特权,可这还是被日本视为本国外交上的耻辱。

除了山东问题之外华盛顿会议还对日本的军备进行了一定限制——美、英、日、法、意五国主力舰总吨位比例被确定为5∶5∶3∶1.75∶1.75,尽管这一比例仍使日本在亚太地区维持着一定的海军优势,但就此给日本海军的发展设置了上限,美国以此实现了限制日本海军力量的目的,而日本对此自然是心有不满的。

1922年10月意大利国家法西斯党的军事组织“黑衫军”进军罗马夺取了政权,该党领袖墨索里尼被意大利国王任命为内阁总理,实际总揽全国内政、外交、军事各项大权。

1928年墨索里尼强行终止议会制度,取缔其他一切政党和群众团体,由此建立起法西斯独裁统治。

1929年10月29日纽约股市暴跌,以此为标志一场席卷全美并迅速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重大经济危机爆发了。

经济上的大萧条状态同样在各国激发了诸多社会问题,这在日本和德国表现得尤为明显。

严格意义上日本在此之前就已存在深刻的国内矛盾了——日本国土面积狭小,自然资源匮乏,国内市场有限,事实上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的发展相比欧美国家一直慢半拍,而在发展过程中的贫富分化由使日本国内矛盾日益尖锐:1918年日本爆发了蔓延全国的抢米风潮。

1923年日本发生关东大地震,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当经济危机袭来时日本脆弱的经济基础几乎无力抵抗,在这种局面下日本国内开始出现越来越强的通过对外侵略扩张转嫁国内矛盾的声音。

1931年8月26日主张裁减军费的日本首相滨口雄幸被日本国内的法西斯极端组织爱国社刺杀身亡,这是日本军部法西斯势力颠覆政党内阁的第一次行动。

在除掉国内的反对者之后军部法西斯势力开始迫不及待地实施入侵中国的计划:1931年9月18日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发生了一起爆炸事件,这其实是日本关东军蓄谋已久的一出自导自演的剧目,其目的在于制造入侵中国的借口。

南满铁路是1897—1903年沙俄在中国东北境内所筑中东铁路的长春至大连部分,1905年日俄战争结束后这段铁路被日本占领,1906年11月26日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的成立使日本的势力范围得以沿铁路沿线扩张。

关东军在炸毁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后嫁祸为中国东北军所为,随即对东北军驻地沈阳北大营进行炮轰,次日沈阳被日军攻陷。

到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随后日本关东军将中国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接到东北,扶植建立了以溥仪为核心的伪满洲国傀儡政权。

当经济危机波及德国后一时间涌现出560万失业者,这占到德国全体工会成员的五分之二以上,此外还有五分之一的人只有非全日性工作。

如此大规模的失业大大降低了德国人的生活水平,也加剧了德国人对现实生活处境的不满,这种不满情绪和一战以来德国人对凡尔赛体系的民族仇恨情绪合流催生出大量极端的种族主义、沙文主义组织,而希特勒领导的纳粹党逐渐从中脱颖而出。

早在1923年希特勒就曾在慕尼黑的一家啤酒罐举行暴动,暴动失败后希特勒遭遇了9个月的牢狱之灾。

出狱后的希特勒改变策略——不再搞街头暴动那套,转而通过许诺解决失业问题、推翻凡尔赛体系争取支持,终于在1932年7月的大选中希特勒领衔的纳粹党赢得了13799000张选票和230个席位。

1933年1月希特勒成为德国内阁总理,1934年8月2日兴登堡总统死后希特勒将总统、总理和军事领袖的职位合一而自称元首。

1935年10月墨索里尼派兵入侵埃塞俄比亚,1936年5月墨索里尼宣布将埃塞俄比亚并入意大利。

同年7月纳粹德国和意大利法西斯政权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

10月德国与意大利结成柏林-罗马轴心。

当德国和意大利开始对外扩张时日本国内爆发了二二六兵变,尽管兵变本身失败了,但它进一步强化了军部法西斯势力在日本国内的地位。

这一时期日本在占领中国东北后又积极推进所谓“华北自治”,试图把华北变成第二个东北。

1936年11月25日德国同日本签署反共产国际协定,意大利则在次年加入该协定,由此形成轴心国军事同盟集团。

尽管一战后的德国百业凋零,战后又受到凡尔赛体系的束缚,但德国复兴的基础仍然存在——那就是人的智慧:德国是义务教育的起源地,当英国的儿童还在上演雾都孤儿的悲剧时德国已实现了6~12岁儿童全面普及义务教育。

由于凡尔赛体系下禁止德国拥有空军,于是德国就大量成立航空俱乐部,用民用飞机培养飞行员。

凡尔赛体系下德国不得拥有战舰和潜艇,于是德国就互派工程师到国外参与研制,然后将国外最新的战舰和潜艇研发技术带回来。

凡尔赛体系下德国只被允许保留10万人的陆军,于是德国就把作战经验丰富的精英部队尽可能保留下来,至于裁减掉的部队则进行登记,以备随时重新征召。

凡尔赛体系禁止德国拥有坦克,于是德国就借研制拖拉机等民用技术暗中研制坦克。

1936年德国恢复了普遍义务兵役制度,同年德军开进了莱茵非军事区。

事实上这是德国对英、法等一战战胜国的试探,如果英、法态度强硬,那么刚有所恢复的德军其实是根本无力抗衡的,然而英、法并未采取任何实质性的行动。

英、法等国对德国的绥靖政策同样也助长了日本和意大利的扩张野心:1937年7月7日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的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在遭中国守军拒绝后向中国守军开q射击并炮轰宛平城,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七七卢沟桥事变。

1938年3月15日纳粹德国吞并了奥地利,紧接着又对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提出领土要求,英、法试图以牺牲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诱使德国向东进攻苏联,于是德国在英、法的默认纵容之下得以占领捷克斯洛伐克。

1939年4月意大利展开了旨在侵占阿尔巴尼亚的军事行动。

1939年9月1日纳粹德国以闪电战的形式突袭波兰,英、法以履行对波兰的军事义务为由对德宣战。

1940年4月德军在波兰战役结束后对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等西欧国家发起闪击战,到1941年德国已占领欧洲14个国家并把罗马尼亚、匈牙利、保加利亚、匈牙利等国变为自己的仆从国。

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极其仆从国集结了190个师550万人、4900架飞机、3700辆坦克、47000门大炮、190艘军舰从北方、中央、南方三个方向以闪击战的方式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

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偷袭了美国太平洋舰队的基地珍珠港,由此引发了太平洋战争,至此二战规模达到最大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39893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31
下一篇 2022-10-3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