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得从唐朝说起。
唐朝在边疆地区设立都督府,而都督府的长官为节度使以应对外患,唐玄宗时期,节度使的的数量大规模增加。
节度使的设置增强了对外作战能力,保障了开元盛世的繁荣。
但同时,节度使的权力也逐渐增强,由最开始的军权演变为掌握地方军、政、财权等权力。
而后爆发了安史之乱,唐朝开始走向衰落。
唐朝中后期,这些节度使势力更加强大,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到黄巢起义的时候,藩镇直接割据为王,形成了后来的五代十国,导致唐朝分崩离析。
宋朝统一了十国,为了防止出现唐朝的局面,采用了守内虚外的政策。
首先,宋太祖赵匡胤通过“杯酒释兵权”等措施剥夺了将领的兵权。
在中央设立禁军。
地方上,军队的调兵权被分割。
在行政上,宋朝吸取唐朝重用武官的教训,采取文官治国的措施,设立了知州为最高的地方行政长官,但是中央并不放心,于是又设立通判来制衡知州。
在财政上,另外设立转运使专门管理地方的财政,实际上就是把地方的经济控制。
不过,还没有完。
宋朝借鉴汉朝设立十三州刺史和唐朝设立道的方式,把全国化为二十多个路,每个路派遣一名监司来巡查地方长官。
监司在是皇帝的代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钦差大臣。
不过时间长了,监司逐渐成为了最高的行政长官,而路也成为了最高的地方政区。
但是州的权力也被分作几分,官员也更多。
综上所述,宋朝将机构不断分化,实际上是加强中央集权,将地方的权力剥削到极点,这样中央就好控制地方。
当然这样的也导致了地方太弱,无法抵御外患。
因此宋朝在和辽,夏的战争基本以失败告终。
另外,由于机构太多,导致行政效率下降,官员之间踢皮球事件严重。
也导致宋朝财政收入入不敷出,虽然宋朝的财政收入很高,但是还是最终被官员吃空。
导致积贫积弱。
北宋的地方行政区划和官制一样,同样有点复杂。
复杂的地方主要在于“路”一级的地方区划,有别于其他朝代。
为了理清北宋地方区划的完整情况,我们还是由简到繁,从头梳理一遍。
北宋最基础的地方行政单位是“县”,和我们现在所说的县(市)区差不多,只不过我们现在还有乡镇一级,当时县下面就没有行政区划了。
北宋的县根据人口多寡和面积等因素,还分为“赤、畿、望、紧、上、中、中下、下”八个等次。
其实,这个等次划分方法还发生过变化。
县的再上一级就有点复杂了,有四种区划名称,分别为:“府、州、军、监”。
这一级有点类似于我们现在的地级市,以“州”为基本单位,每个州下辖几个县。
“府”有点特大城市、重要城市的味道,比如应天府是太祖赵匡胤发家的地方、大名府是北方重镇。
作为都城的开封府地位更高,有点类似于直辖市。
“军”是军事特区,“监”是采矿﹑铸币﹑牧马等专属特殊用途的地区。
但并不是带了“军”“监”字就是州一级机构,有的级别第一点,只相当于“县”一级。
州的再上一级区划是“路”,严格来说,路不是一级行政机构。
因为县有“知县”或“县令”为首长,州有“知州”为首长,但“路”却没有“知路”为首长。
每个“路”里面都设有四个平行的机构,第一个是转运司,负责财赋征收发运,首长是转运使。
这是路一级最重要的官职,经常被认为路的最高长官。
第二个是安抚司,主要管军事,长官为安抚使。
第三个是提点刑狱司,主要管司法,长官称为“提点某路刑狱”,简称“提刑”。
第四个是提举常平司,主管农业茶盐等事情,长官称为“提举常平某某事”,常平司经常变动,设了又废,废了又设。
所以说,北宋在路一级其实有四个长官,各管一摊事情,同时在职能范围内考核官吏。
北宋的路级区划是经常变化的,太祖时是10路(刚开始称“道”),太宗时变成15路,真宗时又分割成18路,神宗时进而变成23路,到徽宗时达到了24路,宣和年间还一度达到26路。
综上可见,各“路”的辖区调整和独特的管理机构设置是北宋地方行政区划复杂的主要原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