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人而已,但是大部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身边很多5,6月就全力备考的,但反而10.11这些考前最黄金的时间段松懈下来,最后失败,建议考研战线拉太长效果不好,前期打基础,9月全力备考也不迟。
。
考研那些事2019考研英语零基础怎么复习?我很喜欢听别人完美逆袭的故事,带着兴奋和敬仰,尤其觉得特别励志。
下面跟大家分享一篇2017考研英语0基础逆袭高分经验分享,希望你看完后满满收获和鸡血。
(论坛里看到的,感觉棒棒哒!)我觉得考研英语的题型不用我再跟你啰嗦了吧,我们就直接谈谈0基础到底要怎么复习吧!说是0基础,我记得你肯定是谦虚了,可能就是你的基础比较弱,还没有个系统的复习,所以我今天就来教教你。
词汇是基础。
阅读中如果一句话中有一两个单词不认识,很可能导致这句话的意思搞错,甚至把整篇文章的主导思想搞错;如果问题选项中有单词不认识就更麻烦了。
说一下我自己的体会,一开始做阅读练习的时候,错一大片,有时候甚至错一半,当时真是怕英语不过线,然后我痛定思痛,认真总结了阅读错的原因,我发现,是因为词汇关没过,文中一些单词不认识导致对文章关键句甚至作者的主体思想理解错误。
所以下决心一定要攻克单词关,从不少前辈那取了一些经验,受益匪浅,有一个学生说的很好,不要指望在一个地方将单词记住,关键是要在不同的地方去记忆或者练习同一个单词,我很以为然,于是去寻找快速记忆的捷径,最终找到了一种在语境中记单词的方法,这样记住的单词就会活学活用,(用的单词书是非常词汇),一段时间以后,在做阅读的时候明显有了感觉,结合上下文和脑海中残留的模糊的印象,基本能猜出单词的意思,这样阅读难度就降低了许多,而且这样过后,这个单词我也基本上掌握了,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最后做往年真题的时候,近几年的真题阅读都是错1个或全对,考研时阅读就错了1个,错的那个争议也比较大,不可强求吧。
更重要的是英语掌握了得当的方法,节省了很多时间,可以投入更多的精力在数学和专业课上。
因此,要想阅读得高分,必须首先攻克单词。
阅读技巧核心思想就是“分块阅读”。
一篇阅读有5个问题,每个问题是按顺序分布的。
比如说一篇阅读有5段,第一问在第一段中找答案,第二问在第二段中找,以此类推,这就是所谓的“分块阅读法”,分块阅读的基础就是——题目是按顺序分块设置的。
至于如何在“块”中发现答案,要找的就是“同义替换”,下文中会有详细介绍。
(当然诸如“这篇文章的题目应选什么?”的问题除外,需要结合整篇文章作答,不过这类问题很少)因此阅读的技巧和关键就在于“通过问题分解文章,缩小每次的阅读内容,各个击破”。
切记不要一口气读完文章后将5个问题一齐作答,一来记不住文章的要点和细节,二来会中出题人的陷阱(干扰项其实就是在细节上做手脚)。
阅读的方法如下:(1)扫一遍5个问题,对题干信息有个印象,看一眼就行了,不需要记住。
然后按顺序精读,对含有题干信息的语句仔细阅读。
另外,(4)注意出题人设置干扰项时的惯用伎俩。
干扰项无非以下几种:①原文中说“人物A做了事件B”,干扰项为可能为“人物C做了事件B”,而人物C其实在原文中另一处出现的。
如果仅凭印象选择,很容易出错。
②如“人物A在文中第3段提出了某观点”,干扰项可能为第1段里的某个观点,前后顺序颠倒。
原理上与偷梁换柱差不多。
③原文中说“事件A的必要条件是B、C、D”,干扰项可能为“如果B发生,则A一定发生”。
④原文中说“A今天做了某件事”,干扰项可能为“A经常做这件事”⑤干扰项是YY出来的,在原文中找不到依据,比过度引申更离谱⑥原文中说“A很好”,干扰项可能为“A不好”,当然不会这么直接结合原文,以原文为依据,排除干扰选项。
切记凭感觉答题。
总结起来,阅读的技巧就是: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将文章分块→读懂每块的长难句→以原文为依据→找准“同义替换”、排除“干扰项”。
难句如果单词没问题,那唯一的难点就只剩长难句,实际上考研阅读的每个段落就三四个长难句。
攻克长难句,笨方法就是找主谓宾这些,弄清楚“谁做了什么,怎么做的”。
(听说长难句闪过很不错,先告诉我们怎么分析,再告诉我们句子由谁构成,多做几句自己都会分析)而实际上,英语的句式和中文有少许差异,这就是阅读时的难点。
但是要知道,长难句的句式也就那几种。
只要把考研英语往年阅读真题里的每个句式都搞懂,长难句的问题基本上可以迎刃而解。
如果单词和长难句都能搞定,就能保证文章能看懂,再按上面所说的“分块阅读法”做,阅读自然不在话下。
切记,读长难句时一定要心平气和,不要贪快,特别是你基础不太好,一眼扫过一个长句是不可能看懂的。
一开始练习阅读的时候不要贪快,先慢慢按方法来,有了一定的正确率之后,再逐步加快速度。
总之,阅读的方法很重要,并不是说你做完所有的真题,最后就能拿高分。
盲目地做题,可能的结果就是做的题很多,但每次都错很多,没有提高。
我一开始也是做了一些阅读练习,但是做了没提高,有时候错得少,有时候错很多,完全是靠运气在做阅读,而不是实力。
最后我反思了自己的问题,前面已经说过了,先攻克单词,再用“分块阅读法”,最后能稳定到错一个或全对的程度,这才是应该到达的目的。
方法最重要,不要盲目做题。
英语基础不好,不要怕,可能就是你没掌握得当的方法,只要你肯摸索、肯总结、肯吃苦,就一定能成功!并且市场上现在也有专门针对英语基础不好的复习资料,像很有名的《考研真相》,建议你多找资料,选择适合自己的辅导书,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基础不好,想要获得高分,是必然要付出艰辛的努力,成功是没有捷径可以走的,虽然,我从零基础到高分,结果是令人欣慰的,但中间的过程也是各种辛酸,希望你努力,越努力,越幸运。
加油!
考研鸡血 海文考研实力辅导机构
谁有考研打鸡血的那种视频,楼主需要定定心,跪求考研冲刺阶段,如何给自己“打鸡血”?感谢邀请。
今天距离2020年考研初试还有55天的时间,毫无疑问已经进入了考研冲刺阶段,因为考研备考时间跨度大,很多准备得比较早的学生已经明显感觉动力不足,在这样一个阶段该如何提高效率呢,笔者作为过来人分享一些建议。
1,重视真题,做好时间规划。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眼看着时间越来越少,大家要做好时间规划,到了哪个时间阶段要完成哪些复习任务必须做到心中有数。
同时,重视真题训练,考前务必要把近年来的真题全部做完,保证能完全掌握这些题型和方法。
2,多总结,串联知识结构做题不是最终目的,要通过训练找到做题方法,并做好积累,多总结,把相关的知识结构串联起来。
在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可以迅速找到解题的思路和方法,这才是做题要达到的目的。
通过串联知识结构,排查知识盲点,建立考前自信。
3,调整好心态考研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前面复习的工作做好了,越到后面信心就越足。
所以,这个时候要做的不是担心考不上,而是要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来努力,每解决一个知识点,你就离目标更进一步。
考研不是为了自己之外的任何人,所以,尽最大努力去做吧,不留遗憾就是给青春最好的交代,加油考研党!!
考研很酷,也很苦。
拼的不是鸡血,也不是复习时间跨度的长短,而是复习效率!因此高效地学习方法至关重要。
其实任何事的起点和核心都是独立思考,对于考研你还远远做的不够,请先独立思考,总结以往的教训,再通过别人的建议来进一步实践并找到适合自己的路。
下面简单给大家提些参考性的建议!1、反思问题的根源眼下,距离考试越来越近,考生抱怨压力大,复习时间不够用,焦虑不安、失眠等问题在所难免,但是为了不影响复习进度和考研计划,建议遇到此类问题的考生都能够及时反思一下这些问题的根源所在。
看看究竟是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是自己压力过大导致复习状态不佳,思想过于紧张还是复习方向出现了问题,过于看重书本忽略了模拟考、陷入题海战术,或者是自己的复习方法不得当导致复习效率低下、复习效果不理想等。
然后针对找到的这些问题,考生就应该立马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解决。
2、明确复习的目标到了眼下这阶段,考生的复习进度、复习脚步应该加快了不少,这个时候,考生还需进一步调整自己的复习计划和策略,明确自己的备考目标。
如政治科目,在过了一遍书本之后,考生们应该放眼大局多关注今年的一些热点时政事件,如科技方面、政治方面等,或者英语方面,单词要继续背诵,模考题也要走起来,与此同时,作文模板、作文素材的积累也要抓紧了。
3、寻找复习的捷径对于不少考生来讲,一轮、二轮基础知识的扎实复习还好说,一到了眼下这个“大杂烩”阶段,不免慌了阵脚,不知道如何开展复习,如果考生在备考中遇到了这个问题,不免思考一下,寻找下复习的捷径。
考研并没有想象中的辛苦,高效地学习并没有那么难,时间只是衡量努力程度、决定是否能考上的因素之一,效率和方法通常更加重要。
就像汪国真诗里写的那样: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最后愿你在想去的学校,遇到一群有趣的人,过上想要的生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