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姜鹏浩

考研姜鹏浩,第1张

考研姜鹏浩 蒋华和姜鹏浩哪个厉害海文考研辅导199管理类联考综合的老师有哪些?蒋华和姜鹏浩哪个厉害为什么每年我那么多高考和考研的同学弯路

走弯路”不一定错,因为有些弯路肯定要走,但是有些弯路真的是可以避免。

我认为造成这些现象每年依然发生的原因可以从自身因素和客观因素来看。

(一)自身因素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路,虽然你好言相劝但是可能还适得其反。

我发现很多时候作为过来人给一些人经验或者自己建议的时候,他们却并不一定认为你的想法是正确的。

如果你说的太多他反而可能适得其反,让别人不再愿意听你讲这些你认为的“经验之谈”,因为他们认为你说的这些都会阻碍自己的路。

我曾经就被父母给即将上大学的表弟出一些建议,能够让他少走一些弯路,我苦口婆心的讲了半天并且告诉他大学要注意的问题。

后来我发现他并没有把我的这些建议听进去,明明可以早点准备保研的结果现在只能苦苦考研,不知道是否能够上岸。

2.幸存者偏差,对未来过于乐观或者过高估计自己的实力。

“幸存者偏差”指的是只能看到经过某种筛选而产生的结果,而没有意识到筛选的过程,因此忽略了被筛选掉的关键信息。

很多考生在网络上看到“三个月的我考上北大”“六个月从三本逆袭985”等等内容,因此认为别人能够做到那么自己也能做到,他们只看到这个结果却没有关注别人具体的背景和成功的关键原因,对未来盲目的乐观或者过高的估计了自己的实力。

比如前面说到的“三个月考上北大”可能别人的教育背景就是你无法企及的,别人本来就是985高校平时成绩非常不错的学生,然后在三个月内每天保持12个小时的高效复习;“六个月从三本逆袭985”就算成功了那可能也是千分之一甚至万分之一,你敢肯定你就是这个“幸运儿”?3.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想清楚未来前进的方向,走弯路也是一种试错。

很多时候我们并不知道自己的路在何方,也并不是所有人都有领路人,那么我们需要自己不断的摸索和试错这样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那么“走弯路”必定是我们要经历的过程。

“敢问路在何方”这句金句唱出的就是敢于试错、敢于走弯路的那种决心和毅力。

每年考研学生中有很多是辞职专门来考研的,因为这些学生进入社会之后他们才认识到研究生学历对于以后的晋升都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选择了辞职考研,算是对未来的一种投资。

但是这些想法只有你亲身进入社会之后经历才会产生,没有人告诉你说未来的你需要研究生学历。

(二)客观因素1.信息不对称造成对事件难度的估计错误。

在这个数据爆炸的时代,我们要找到数据的简单却又困难的,简单在于我们能够迅速找到大量的数据,困难在于我们很难甄别数据的正确性和时效性,同时有些数据在网上也是找不到的,这样就容易造成一些考生对于事件本身难度的错误判断。

2.任何事情都是可能会有意外情况发生的。

不管什么事,我们都会有自己一个预期,但是事情都有课程产生意外情况,而这些因素不是我们能够控制的。

以考研为例,由于最近计算机的热门导致计算机考研难度暴增,很多推免生也跨专业保研去计算机,这就导致很多院校的计算机专业都没有多少名额给考研学生,比如南开大学10月份发布2020年招生计划中只有1个名额给考研学生;比如很多学校突然改专业课,部分学校计算机专业课改成408等等。

这些意外的消息等官方公布对考研学生来说非常迟了,想换专业或者换学校也都非常犹豫。

结束语:总而言之,走弯路的现象会一直存在并且延续下去,因为每个人毕竟都有自己的选择,你无权去干涉别人的想法,而且别人说不定通过这条弯路走上了属于自己的路呢?走出了自己的一条康庄大道也未可知!如果有什么问题欢迎关注和私信我!

每年数十万人考研,但每个人一生也就像楼主所说的一战二战或三战,三战也就3次而已。

每个人在考研或其他方面的人生大事(如生、老、病、死)经历的,并不是特别多,所以走弯路是很正常的事。

著名考研相声大师“张雪峰老师”有一句话:父母经常给你说“如果不努力读书、你肯定会后悔,父母给你说很多话在N年后你会发现、都是真的”,这就是父母以自身阅历来告戒子女。

所谓弯路,也是走过后,才知道它是曲线,我们在走的时候,感觉它是直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41813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31
下一篇 2022-10-3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