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复试可以买论文吗

考研复试可以买论文吗,第1张

考研复试可以买论文吗 大三发表学术论文对考研有用么?

作为研究生导师来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我觉得你是一个比较优秀的本科生,在学习之余注重科研,在大学三年级就能发表论文,实属不易!至于论文在考研中所能发挥的作用,我想这个论文只能在一定的阶段发挥作用。

首先,如果你选择保研,即不参加全国研究生统一考试,而因为大学的整体学习成绩优异被保送到其他学校读研究生的话,你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用处很大。

因为这种招生方式更加看重学生的自身学术素养和基础。

研究生的主要学习内容就是进行学术研究。

因此,每个老师都希望自己招收的学生具有一定的学术基础,具备一定的学术研究的经历。

像你这样,不仅参与过学术研究,而且还有学术成果产出的学生,自然会受到老师的青睐。

如果你在考研的时候选择的是参加全国统一考试的常规方式,那么学术论文只会在复试的时候发挥一定的作用。

这种方式要经历“初试-复试”等两个顺次的招录环节。

在第一个初试的环节中,所有考生都只会公平地被纸面上的考试成绩所评价。

只有在通过了初试,进入到复试阶段后,学生的这些附加优势才会显现。

因为复试本身也主要是考察学生的实际学术能力。

此外,当通过了研究生考试以后,具有较好学术背景的学生在选择导师方面也会拥有优势。

试想,哪个老师不希望招收具有良好学术基础的学生呀。

因此,这种具有学术成果的学生更容易被高水平导师所认可,并帮助学生由此而进入到其课题组学习。

总之,在本科期间就参与学术研究的实际工作,并发表论文,对于无论哪种形式的考研都有着直接和间接的作用。

但是,仍需提醒的是,千万莫因此有利而“故意为之”。

也就是说,一定要真才实学地发表论文,否则反害其身。

记得几年前,我参加我们学校的研究生复试,有一个学生在自我介绍时重点阐述自己在本科阶段如何具有学术研究的经历,并发表了论文云云。

当时在座的老师们都很感兴趣,让她简述自己的研究成果。

而此学生却顿时哑口无言、慌乱异常,最后只能在尴尬中胡扯一顿了事。

后来才明了,她之所以能够发表论文,全因其老师的所谓“照顾”。

这场复试的结果很简单,第一个被淘汰的就是这个学生。

因此,文章虽好,也不可为此而胡来,必须要实事求是地获取,否则后果很严重。

谢邀。

大三发表学术论文,对于考研时初试用处不大,但是对于研究生复试和保研时选择导师有用。

01 学术论文在考研初试时没有用处考研现在大多进行统一考试,除了英语、数学、政治外,还有一门专业课,在进行初试的时候,是不看你有没有发表学术论文的,只是看你有没有参考考研的资格。

教育部印发的《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中的报考研究生的条件如下:如上所述的报名条件中,没有任何一条是关于发表学术论文的,并且在初试中,只是看成绩,如果成绩上了某个学校的提档线,你才有可能进入复试;如果分数比某个学校的提档线要低,那么就不可能进入复试。

所以,无论是否发表学术论文,考研初试只看成绩的高低,是否发表学术论文对于考研初试没有用。

02 学术论文对于考研复试有用高考是一考定终生,分数决定一切。

考研与高考不一样,考研除了初试时的分数,还是复试时的分数。

经常有考生在初试的时候考的分很高,但是在复试的时候由于对掌握的知识不能灵活应用导致复试分数很低,两者综合考虑之后还有可能被刷掉。

所以能够在本科阶段发表学术论文在复试的时候还是有一定帮助的。

但是这是有一定前提的,发表的学术论文完全是自己提前进入实验室跟某个导师一起做出来,对于科研和论文写作已经有了一定的初步训练,这样对于一个人快速从本科生的学习模式转换为研究生的学习模式很有帮助。

而不是花钱买的学术论文或者挂名的,这样发表的学术论文,如果在复试的时候复试专家问起来你是一问三不知,这样反而会起到不好的效果。

所以,能够在大三发表学术论文,尤其是SCI论文,并且自己在学术论文的发表过程中做出了自己的贡献,那么在考研复试的时候是有利于提高自己的复试成绩的。

03 学术论文在保研过程中的作用学术论文在保研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与考研时起到的作用相同,在第一阶段没有用,即在是否拥有保研资格的时候没有用,大部分学校都是按照本科时的学分绩排名来确定是否有保研资格的,一般不会参考是否有发表学术论文,所以是否发表学术论文对于是否能够拥有保研资格没有帮助。

在保研的复试阶段,能够发表学术论文对于提高自己复试成绩还是有帮助的,前提还是跟上面说的一样,论文是靠自己的努力发表的,而不是挂名或者在网上买的。

总之,能够在本科阶段提前进入实验室,发表学术论文,对于考研究生是有一定帮助的,对将来尽快适应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模式也有一定帮助。

不过,不好的地方就是本科生进行科研就相当于提前进行研究生教育,就相当于幼儿园教育小学化一样,或者刚学会走路的人就要求他去跑一样,相当于揠苗助长,并不利于大多数人的发展,只是对于少数有研究方面的天赋或者兴趣的人有用,大范围推广并不合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42706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1
下一篇 2022-11-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