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大本身就没有什么历史,只是因为深圳钱多而已。
而且深打主要是服务本地,本地户口分数比较低就能进去,所以整体生源不好,所以在广东口碑也一般,而且理工科都是需要历史,所以在深大读读文科还可以,至于生物技术那就算了,本来生物技术就要求很高,广东除了中大生科院其他就算了,我现在也在深圳,也是生物技术毕业的,还做本行,这个最清楚。
为什么深圳和苏州的研究生院多?高校的扩招、自身发展的需求等,催生了一些新兴的大学聚集区。
“高校争夺战,南边有深圳,北边有青岛”一语道破了中国高教发展势头最强劲的两个城市,也反映出了中国高教内涵式扩张的态势。
这些新兴的大学聚集区的共性:经济发达且发展潜力无限、交通便利、环境优美。
吸引很多高校,尤其是985高校纷纷前来筑巢。
其中就有深圳和苏州。
在深圳分部的本科及研究生单位:中山大学深圳校区:中山大学深圳校区是其第五个校区,成立于2015年,首届学生于2016年招生,由于深圳校区2017年完工,所以前两届学生在广州校区学习。
暨南大学深圳校区:暨南大学的旅游学院在此办学,于1996年建成并正式开学,先更名为暨南大学深圳旅游学院,招生工作有暨南大学统一负责。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前身是始建于2002年的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和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一起进驻深圳大学城。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由哈工大与深圳市政府共同举办,是哈工大的一个重要校区之一。
2014年被教育部批准开展本科教育,2016年依托哈工大校本部招收第一批本科生。
2018年将以独立招生代码招收本科生中国人民大学深圳校区:2016年12月27日,中国人民大学与深圳市人民政府签署合作办学协议,开展研究生和本科生全日制学历教育。
计划2019年投入使用。
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校区:将于2019年完成校园一期基础设施建设,具备办学条件,启动全方位招收本科生。
将形成从本科到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办学规模跟北京中医药大学本部相当。
武汉大学深圳校区:于2016年9月份,武汉大学与深圳市政府签署备忘录,合建武汉大学深圳校区。
是武汉大学的组成部分,具备本科-硕士-博士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
目前正在筹建中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直属清华大学,为清华大学唯一的异地办学机构。
现有生命与健康、能源与环境、信息科学与技术、物流与交通、先进制造、海洋科学与技术、社会科学与管理七个学部。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直属北京大学。
现有信息工程学院、化学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学院、环境与能源学院、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新材料学院、汇丰商学院、国际法学院以及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等八个学院。
在深圳也分布着一些研究单位: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深圳云计算中心)此外,在深圳还分布着一些中外合作办学单位:比如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中俄两国第一所合作办学——北理-莫斯科大学、南大学罗切斯特设计学院、吉大-昆士兰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国际设计学院、华南理工 - 罗格斯大学创新学院、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深圳学院等。
深圳速度果然不同凡响,目前所聚集的高校、科研等单位真的是多到数不清了。
深圳的经济实力不用说,在经济、交通、地域优势的吸引下,越来越多的高校选择“进军”深圳,高校资源及学术氛围已经“渐入佳境”。
而且深圳的高科技企业也有“遍地开花”之态势,被誉为“中国的硅谷”。
校企之间的合作交流自然不在话下。
在这样的城市读书,学生有着广阔的实践机会和平台。
在苏州分布的本科及研究生单位:高校异地办学的另一个成功模式出现在江苏苏州。
高校主要集中于苏州独墅湖高教园。
中科大、西交大、东南大学、人民大学设立了研究院、南大、复旦-新加坡国立大学设立了研究生院,西交利物浦大学、港大思培学院获得批准办学,苏州大学新校区规模不断扩大。
西安交通大学苏州研究院:主招研究生。
以产学研为导向,每个实验室同时挂牌一个公司,每一位研究生都配备一位企业导师,做课题的同时就是在做企业的课题,学院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应用型人才,尤其是苏州亟需人才的培养。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研究院:主招研究生。
以发展学校工科学科,以软件学院、纳米学院的建设为主导,同时按照苏州对纳米技术的重点需求,加速发展建设纳米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成立于2012年。
人大在苏州的办学主要依赖校本部法学、金融等王牌学科,在苏州做延伸办学,其中法学院也是在高教园区内第一个招收本科生(与校本部分数线一致)的学校。
西交利物浦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与英国利物浦大学中外合作办学,成立于2006年,招生本科生与研究生。
深圳和苏州都属于沿海发达地区的明星城市。
区位优势对于人才的吸引力不容小觑。
而且院校集中的越多,学术氛围就会越好,就会吸引更多的高校到此驻扎。
一切都是良性循环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