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邀请,我回答一下你的问题。
如果不是你主动告诉你们的老师,而老师也不不认识你的话,那么很多老师是不知道你考研的,因为每一个老师上的课都是好多学生的,平时老师也是比较忙,事情很多,不会像高中的老师那么熟悉学生的情况。
但是,很多本校老师要知道他那个学院的学生是否考研是很容易的,有些研究生导师,他们在上课的时候都会跟学生交流,对于那些有意向读研的学生他们还会特别去关注的,有可能的话他们还会叫这些学生进他们的实验室跟着学习,提前按照研究生的要求去培训,到了大四,很多这些学生基本都是保研跟着实验室的导师读研 了。
除此以上,很多学校都会统计每年参考考研的学生名单,只要是老师想知道,都可以问学院的相关工作人员找到的;而且在考研的时候,你的考研信息上面是有本科学校的名单。
在复试的时候,面试的老师也会问你本科相关情况,所以说,本校老师知道你是本校的是非常简单的问题。
如果你是考本校的研究生,建议你提前跟相关老师进行沟通,对你考研是非常有帮助的。
以上是我个人经验看法,谢谢。
答题/帅小西De--期待为您解惑!看到这个提问,小西脑海中瞬间晃过个大大的“?”啊!一是有该疑惑的朋友是本校学生,主要再担心自己的优势无法体现。
本校学生的优势谁也不好否认,也没必要否认。
面试的主观评分有一定偏向,无法做到和笔试的封闭糊名阅卷打分一样。
毕竟,考官都是本学院的博导、硕导,对本校学生更加了解、熟悉。
或者,部分学生之前有跟她们的团队做创新课题、毕业设计或论文等。
相对来说,考研都是“往高处走”,如双非院校报考985、211院校,211想去985,985的学生也会想去排名更高、平台更好、地区更发达或是导师实力更强的院校。
当然,在调剂过程中去低层次院校的名校生也是吃香的。
在这个报考链中,本校学生就是难得的好生源。
比如说,本校培养体系较好,学生动手能力、创新思维等较好。
而且,本校生源具有熟悉学校环境,进入课题研究状态快等优势。
二是有该疑惑的朋友是外校考生,重点在于怕自己初试过线后复试被歧视。
之前,常有发生外校考生的初试分数较本校生要高不少(如双非报考985),却因面试环节分数不高而导致总分低些被淘汰,只能无奈选择调剂渠道、工作或来年再考。
这点也是让很多外校考生比较担忧的,尤其是跨专业、跨学校、跨区域的“三跨”考生。
讨论到这个话题的时候,我想说大家也不能一上来就说本校学生被偏袒。
我们也要承认本校生中的不少人一样优秀(起码大学之前不差,否则也考不上名校),并不是留下几个最差的选择报考本校。
不晓得其他学校的情况如何,我们这里学院辅导员每年都有做些动员工作,如鼓励自己专业的学生推免或报考本校,其中不乏优秀的学生留下。
之前,小西也有被邀请去给本专业的学生做个讲座,介绍我们专业的优势,让本校学生有归属感、荣誉感,即考研选择本校。
复试环节存在的意义是择优录取,其中就有将学生的科研潜力考虑进去。
读研和大学录取不同,后续需要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课题研究,并撰写完成小论文、学位论文等。
这些内容是无法在初试成绩和短短的几分钟面试环节全部展示出来的,也就导致部分优秀的学生得分不高。
相反,导师熟悉的本校生因为之前的接触,优势就出来了。
之前,也有老师们常劝自己的学生,不是每个专业的学生或每个人都合适或许需要考研读研。
学院也会通过考研复试环节筛选出符合条件的优质学生,也是复试环节存在的意义。
否则,就会和高考一样,直接采用分数高低排序录取,更加省事呢。
不管是本校的,还是外校考生,比较关心的这个如何判断本校生的问题,其实没有必要。
比如说:1.每个考官会有一份辅导员提前准备的考生个人资料,如学校、专业、绩点、四六级成绩、获奖、成果等内容。
这也是部分考官会问一些“挖坑”的问题,如“你本科阶段为何挂科?”就是从个人资料中看出来的(部分学校会标注补考,或重修后分数高低都只给60分)。
2.考官之前有上课、带学生做创新课题,或者学位论文或毕业设计,对自己本专业的学生也许不一定叫得出名字,但是肯定有印象。
比如说,一门课程上下来,我基本能记住班上一大半的学生,尤其是还带有实验的课程。
3.其他。
也许,辅导员会提前告知考官(学院辅导员有统计),哪些是本校生。
或者说,个人自我介绍环节自己主动提及。
甚至说,在小西那时候考研,复试没有如今严格(现在全程录音录像),面试的问题也很随意。
当然,万一是本校生,自己不够努力,也不参加各类活动。
结果是不止考官对你没印象,辅导员也不认识你,想体现本校优势就难了。
最后,我想说不管是报考哪里,这个时间点调整好心态,认真备考最重要。
小西提前预祝各位考生2020年考研顺利上岸,加油。
也对各位为考生担心焦虑的父母说句,您辛苦啦!小西的答题肯定有些许不到之处,欢迎各位朋友批评指正,谢谢大家!▼小西期待您的关注与点赞,这将是我答题最大的收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