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是由隋文帝杨坚创立的。
隋炀帝杨广进行了扩充。
唐、宋因袭完善。
至明、清逐步僵化,清朝末年废除。
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官僚选拔任用制度,使得官僚集团由世家大族垄断,形成了势力庞大的门阀士族,严重地挑战和架空皇权、瓦解中央集权,造成了天下分裂、社会动乱,及至形成五胡十六国和南北朝的混乱局面。
南北朝时期,就有一些皇帝,试图通过提拔寒门士子为官,来对抗门阀士族的威胁。
但是,由于门阀士族势力庞大,这些挑战他们权威的行为,被门阀士族们制止。
隋文帝杨坚即位开创隋朝后,以强力废除九品中正制,于开皇七年(587年)设志行修谨、清平于济两科。
隋炀帝杨广大业二年(606年)设“进士科”,以试策取士。
隋朝之所以能够废除九品中正制,实行科举制,不是只有他们才想到了,而是因为他们也是出身于门阀士族,并且相对比其他门阀士族更加强大,他们相对集中了一些权力,能够对其他门阀士族进行压制。
但是,即便如此,他们还是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实力,过低地估计了其他门阀士族反对科举制改革的决心。
虽然其他门阀士族不能公开地反对这个旨在消灭他们门阀士族的科举制,却毕竟他们还掌握着一些权力,他们可以通过低级红高级黑,来反对朝廷,造成朝廷执政混乱,最终瓦解朝廷。
但是,隋朝灭亡,这些门阀士族,也一起灭亡了。
到了唐朝,唐太宗李世民前仆后继,继续隋朝的科举制。
而唐朝的那些门阀士族,却再也不敢和隋朝的那些门阀士族一样,以低级红高级黑的方式,来反对唐朝了。
因为,隋朝那些门阀士族给他们的教训就是,朝廷灭亡,他们自己也要灭亡,不过是同归于尽而已。
科举制度的创立与哪位皇帝有关?要问科举制度的创立“与哪位皇帝有关”?从科举制度创立的全过程来看,这不是关联一个皇帝的问题,绝不是一个人所能办到的,而是几朝几代皇帝共同努力的结果。
作为古代封建社会以考试办法选拔任用官员的科举制度,它从产生到废止历经时间长达一千三百年,对古代政治产生过深远影响。因此,其创立过程涉及不少皇帝,现挑“主要的”说一说。
㈠汉武帝
西汉初建之时,人才奇缺,急需贤良之才为朝廷效力。因此,西汉朝廷非常重视人才选拔,统治者或下“求贤诏”,或诏令“举贤良”,采用由地方官考察、荐举贤良者的“察举办法”来选拔官员。
到了汉武帝刘彻统治时期,又推行“以孝治天下”,在选官方面,他非常重视人的孝行,于公元前134年下诏:“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要求当地行政主官考察那些“有孝行”“人品端正”的“孝子廉吏”,然后荐举给朝廷,这就是“举孝廉”。
贤良者、孝廉者,被荐举到朝廷后,还要接受皇帝的“对策”面试。彼时,皇帝会拿一些国家大事来询问他们,要求被问者当面回答,以察验其才能。这个过程被称为“对策”。这也是后世科举考试中“殿试”(又称“御试”“廷试”或“廷对”)的渊源。
汉武帝为了完善人才选拔机制,还将汉初实行的不定期的“察举办法”正式固定下来,使之成为一种制度----察举制度,由朝廷根据需要设立不同考核科目,并指定有关朝廷命官担任“举主”,按照统一的选才标准和规定程序考察荐举相应人才。
汉武帝时,定期察举的科目称为“常科”“岁科”或“岁举”,例如“孝廉科”就是这样。后来,朝廷又将“考试”作为察举制度的重要内容,被荐举者只有通过了考试,才有资格被朝廷量才使用。
在察举考试制度逐步完善的基础上,以后又逐渐发展成为“分科考试荐举人才的制度”,这就为后世“科举制度”的创立,打下了牢固的发展基础。
西汉王朝的察举制度是科举制度的渊源,在当时起到了发现人才的积极作用,使民间有德有才的人,也能为朝廷贡献一份力量。
需要说明的是,西汉实行的察举制度是朝廷发现人才与任用人才的一种办法,而汉武帝并没有满足于此,他要治理国家、促进发展,自然就需要更多人才,这么多的人才从哪里来呢?这就需要培养人才,而培养人才最好的做法就是朝廷自己办学。
当时的儒学大师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这一建议非常符合汉武帝的需要。
公元前124年,汉武帝下诏在长安设立“太学”(即官办最高学府),设有“五经博士”,专门讲授“儒家五经”,即《诗》《书》《礼》《易》《春秋》五部经典。在“太学”中学习的人,称为“博士弟子”。他们完成学业后,将参加每年举行的“射策”“对策”考试。
其中,“射策”考试相当于“抽签答题”,回答的内容大都源自“儒家五经”。按规定,只要这些“博士弟子”能够熟练掌握“儒家五经”中的一门,通过考试后就有机会担任朝廷官员。
而“对策”考试,前文已有叙述。不过,汉武帝以后的“对策”考试,考生要以皇上或学官提出的重大治国问题或儒学理论问题为依据,须撰写文章来回答。“对策”考试合格者,朝廷将根据其能力授以相应官职。
汉武帝不仅在都城长安设置太学,还下令在地方郡国、县、道、邑、侯国、乡村推行官办教育(即地方各级官学)。
除官学之外,汉武帝时期,“私学”也有很大发展,一些经学大儒纷纷设立私家馆舍,招收学生,授以儒家经典。由于“官学”招生有限,因此“大部分民间子弟”都是通过“私学”来学习的。
汉代的“官学”和“私学”为社会培养了更多的人才,有利于朝廷通过规范化的大规模考试择优选拔人才。由此可见,在促进后世科举考试及配套建设方面,汉武帝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㈡隋文帝
隋朝建立后,隋文帝杨坚在借鉴前朝察举经验的基础上,为了加强集权统治,扩大地主阶级的统治基础,他首先废除了魏晋以来选官“注重门第和品级”的“九品中正制”,改以察举办法选拔任用官员,允许各阶层有才华之人通过“参加考试”步入仕途,为朝廷效力。
同时,为了更好地统一行使权力,有效地控制地方势力,隋文帝还下令九品以上官员,一律由朝廷考核任免。代表朝廷行使官员任免权的是吏部,禁止地方官员就地录用僚属人员。
为此,公元587年,为了进一步选拔良才为官,隋文帝下诏正式设立分科考试荐举人才的制度----设立由察举转化而来的秀才科、明经科等考试,以期选拔出朝廷需要的人才,并最终按照考试成绩“举人为官”。这就是隋文帝初步推行的“科举制”。
在科举制初创时期,隋文帝规定各州每年要向朝廷荐举三个“文章华美”之人,参加“秀才科”与“明经科”考试,合格者由朝廷授以官职。后来,又诏令京官五品以上,以及地方总管、刺史,按照“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两科“举人”,拓宽了当时选拔人才的范围。
隋文帝初创的科举制,使选拔人才不再论及门第高低,让读过书的平民也有机会通过参加“科举考试”进入仕途,为朝廷贡献才智。
㈢隋炀帝
到了隋炀帝杨广在位时期,大业伊始(公元605年),正式开科取士,第二年又添建进士科。作为新设立的科目----进士科的出现逐步完善了隋初的科举制。后来,进士科在秀才科、明经科的基础上,又发展成为科举制的标志性科目。
当时的秀才科主要测试文才与方略,明经科主要测试经学与时务策,而进士科在三科之中又是难度最大的,不但要考查前述内容,还要考查诗词歌赋。因此,能考取进士的人也是不多的,但一经考取,就意味着自身的学问已达到了非同寻常的高度。
隋炀帝大业三年(即公元607年),又诏定十科举人,使科举考试科目达到了十科:①孝悌有闻;②德行敦厚;③结义可称;④ *** 履清洁;⑤强毅正直;⑥执宪不饶;⑦学业优敏;⑧文才秀美;⑨才堪将略;⑩膂力骄壮。
隋炀帝诏令“文武有职事者”,必须按照以上十科要求荐举人才参加科举考试,以备朝廷录用,这便解决了朝廷对人才的需求。虽然此时科举考试主要以秀才科、明经科与进士科为主,并且考试标准还不算很完善,但隋朝已初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科举分科考试制度。
㈣唐太宗
到了唐太宗李世民统治时期,他很重视人才的培养与选拔,“官学”与“私学”都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他即位后,扩大了官学规模,增建馆舍,扩招学员,为社会培养了大批有较高文化素养的读书人,使他们成为参加科举考试的主体。
唐代参加科举考试的人,被称为“生徒”和“乡贡”。其中,“生徒”是在各级官学(京城及州县学馆)中学习,完成学业后,被送往尚书省参加科举考试的人,而“乡贡”则指不在各级官学中学习的“私学”者,他们先要经州县考试合格后,再由州县荐举送到尚书省应试。
唐代科举制采用“常举”与“制举”两种形式选拔人才。“常举”是指每年都要分科举行的考试,而“制举”则是皇帝根据需要,临时下诏举行的考试。
作为唐代主要的科举考试形式,“常举”的科目有秀才科、明经科、进士科、明法科、明字科、明算科、一史科、三史科、开元礼、道举科、童子科等。其中,进士科与明经科是唐代科举中最重要的两科考试。唐太宗贞观八年(公元634年),进士科又加试史书一部。
㈤武则天
到了武则天统治时期,为了培植自己的势力,大大增加了科举考试录取者的数量,而且当时的进士科尤其受世人重视,有不少宰相是进士出身。武则天载初元年二月,她开始实行殿试,亲自“策问贡人于洛成殿”。
不仅如此,武则天在长安二年(公元702年)又开启了“武举”考试。当时,应试武举的考生来自“乡贡”,由兵部负责主考,考试的科目分为马射、步射、平射、马q、负重摔跤等,考中的人将被授以官职。
㈥唐玄宗
唐玄宗时期,科举考试中的明经科、进士科各有侧重,诗赋成为进士科的重要考试内容。唐玄宗天宝年间(公元742年-756年),规定:“明经先试贴经,次试经义,最后试策;进士先试贴经,次试诗赋,最后试策。”
这可以看出,明经科偏重“经义”;进士科偏重“诗赋”。唐玄宗在位期间,在长安、洛阳宫殿曾八次面试参加科举者,亲自录取了许多有诗赋才学的读书人,因此也促进了唐诗的发展与繁荣。
通过上面的介绍可以看出,科举制度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渊源于西汉时期的察举制度。科举制度的创立,也绝非一人之力所能完成,它在隋文帝、隋炀帝统治时期初步发展起来,并在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等人的努力下得到进一步的充实和完善,最终确立为延续千余年的封建社会选官制度,它极大地改善了封建王朝的用人方式,促进了当时学子发奋读书的学习风气。
科举制由谁创立的,隋文帝还是隋炀帝。创立于何时?科举制从隋朝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隋炀帝的三件功勋:征伐高丽减除国家隐患,开通大运河联通南北振兴经济,创立科举振兴文化消除世家门阀统治。三件事情每一件都是功在千秋的不世伟业,干成一件就是明君,干成两件就是千古一帝,一个人干三件,那就成了找死的昏君。科举制度隋朝创立,唐朝奠基,宋朝步入正轨,明清开始成熟。这也就像一个人出生,成长,成熟,再步入衰老。科举制度对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强盛和稳定发挥了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也为封建王朝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生机和活力。
科举制度究竟是隋朝确立的还是唐朝确立的?导语:根据史书记载,从隋炀帝大业三年(607)的进士科算起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正式废除,绵延存在了近一千三百年。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它渊源于汉朝,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经隋、唐、宋、元、明、清。
1.隋朝首创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担任高官。随着士族门阀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兴起,魏晋以来的注重门第的九品中正制无法继续下去。隋文帝时废除九品中正制,采用分科考试选拔官员,奠定了科举制的雏形。隋炀帝时,正式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形成。
2.唐朝继承和完善科举制度唐太宗贞观时大大扩充了“国学”的规模,增加了考试科目,当时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但是当时录取极严,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之说。
武则天时,大量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还首创武举和殿试。武举由兵部主考,考试科目有马射、步射、马q、负重摔跤等,唐代最著名的武状元便是郭子仪了。武则天载初元年二月,女皇亲自“策问贡人于洛成殿”,这是科举考试中殿试的开始,但在唐代并没有形成定制。
唐玄宗开元年间,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以后成为定制。
3.宋代改进宋朝的科举制比唐朝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考试分为解试(州试)、省试、殿试三级,殿试成为定制,考试方法采用糊名法,还实行誊录制度,以防作弊行为。宋朝日益完善考试程序和方法,大幅提高录取比例,也出现了一些鼓励科考的打油诗,比如“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4.明清八股明朝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但采用八股取士,科举制度凸显弊端。1905年清末新政废除科举,科举制退出历史舞台。
乡试是地方考试。唐宋时称“乡贡”、“解试”。明清两代在各省城举行。每届三年,考期在子、午、卯、酉年的秋八月,称“秋闱”(秋试),为正科。遇新君登极寿诞庆典,加科为恩科。考三场,每场三日。由钦命的主考官主持,凡属本省生员、贡生、监生等经科试合格,方准应试,考中者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举人可于次年春进京应会试,即便会试没考中,也具备了做官的资格。
会试与殿试是中央考试。乡试翌年,即丑、辰、末、戍年春季,举人汇集京城,参加由礼部举行的会试,又称“礼闱”、“春闱”,考三场,每场三日。取中者为“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会试后贡士再由皇帝亲自御殿复试、决定取舍、等第,即殿试。试期一天,依成绩分甲赐及第、出身、同出身。殿试第一甲第一名,初称“榜首”,亦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乡试、会试、殿试连续考中第一即“连中三元”。
在中国历史上科举制度是哪个朝代发明的?科举制度起于隋初皇帝杨坚下令研究施行,盛于唐宋,延续至清朝末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