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都有谁

唐宋八大家都有谁,第1张

唐宋八大家都有谁

唐宋八大家都有谁,其实想要了解这个问题不难,一起来看看下面的内容就可以知道啦。

唐宋八大家指什么?

唐 宋 两代八个散文作家的合称。即 唐 韩愈 、 柳宗元 , 宋 欧阳修 、 苏洵 、 苏轼 、 苏辙 、 曾巩 、 王安石 。他们提倡散文,反对骈体,是古文运动中的重要代表。1、韩愈(768~824),字退之,汉族,唐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等。2、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是我国唐朝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与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 并称 “唐宋八大家” 。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3、欧阳修(1007-1073),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安永丰(今属江西)人,自称庐陵(今永丰县沙溪人)。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卓越的文学家、史学家。4、苏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号老泉,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5、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词有《东坡乐府》。6、苏辙(1039-1112),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佑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佑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7、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丰六年四月十一日),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汉族,建昌南丰(今属江西)人,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嘉?二年(1057)进士。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曾巩、曾肇、曾布、曾纡、曾?、曾协、曾敦)之一。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8、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东乡县上池村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丞相、新党领袖。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其亦擅长诗词,流传最著名的莫过于〈泊船瓜洲〉里:“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唐宋八大家谁的文学成就最高?谁才能排在第一的位置?

其实这个不好说,正如俗话说的文无第一,若硬要pk一下,相对来说,综合成就最顶尖的主要在韩愈、柳宗元和苏轼三人之中,相对文学上更加全面的应该是苏轼,名气似乎也较韩柳略大,其实,苏轼本身已经都有宋代文学名片的地位,并非过分的吹捧,主要苏轼代表了宋代文学的方方面面,也是因为他很全面。理由主要在一下几个方面。

文学成就主要是文学领域,宋代文学更为综合,尤其词的发展,苏轼几乎是第一贡献者,再没有周邦彦和南宋大词家辛弃疾、姜夔、吴文英等人单比宋词成就的前提下,几乎没有人能超苏轼,唐代词要到温庭钧、韦庄才有花间词的形式,这就局限韩柳文体全面稍弱,当然这不怪他们,这是时代局限。

其次,八大家中,苏轼三父子都较苏轼略逊,这应该没有异议。曾巩成就只在散文,诗歌相对寡淡,也没有悬念。另外成就很全的欧阳修和王安石是唯一能和苏轼比拼的,再来分析一下。

论散文和诗,欧阳修和苏轼都是一等一,赋文、散文、议论文都是名篇辈出,诗歌成就也都很大,但欧阳修诗歌名篇可能比苏轼略有逊色,恰恰也是词,欧阳修的宋词量少,也还没有脱离花间风格,如范仲淹那种变体也没有,只是欧阳修一时娱乐才写写词。

再说王安石,可能综合成就更能比苏轼,王安石是诗词文都是一流大家了,但王安石的诗优秀的都偏短章近体,相对的歌行、古诗体就略弱,这几乎是唯一瑕疵。

那么总结,苏轼综合是宋代的第一人,唐代韩柳除了词体,就诗文领域,韩柳所知,都是古文运动推行者,那么显然骈体赋文,在韩柳就不算长处。反而李商隐、杜牧才是更为典型,事实上笔者认为杜牧可能更当得起唐代第一,诗文都是第一流,足以与韩柳并列。整个唐代近三百年文人那么多,也就韩柳和杜牧三人是真正诗歌散文创作都属于第一流大家的,杜牧的近体律诗绝句,古诗歌行都有佳作,散文赋文都有名篇,甚至词八六子是唐词中唯一的长调,并非什么江南好那种粗糙短句。当然八六子真伪可能有争议,即便如此杜牧也当得起唐代第一流大家称呼了。

韩柳与苏轼之间唯一不确定的是传记文,韩柳都有类似传奇寓言文体的传记文,如毛颖传、种树郭橐驼传等,苏轼为别人写过十来篇传记,但可能还没有特别出名的,包括他写了韩愈的《韩文公庙碑》,也许这是苏轼相对较弱的领域。但有些关于史传人物夹杂议论的如《留侯论》等,就相当有名了,综合来说,苏轼的全面与杰出是没有太多争议的。

唐宋有哪八大家?

唐宋八大家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苏轼,苏洵,苏辙父子三人称为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曾经拜过欧阳修为师)。(分为唐二家,宋六家)。明初朱右最初将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八个作家的散文作品编选在一起刊行的《八先生文集》,后唐顺之在《文编》一书中也选录了这八个唐宋作家的作品。明朝中叶古文家茅坤在前基础上加以整理和编选,取名《八大家文钞》,共160卷。“唐宋八大家”从此得名。

以上就是关于唐宋八大家都有谁的详细介绍,更多与此有关的内容,请继续关注课考拉,希望本文对你有所帮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50997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3
下一篇 2022-11-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