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手机拍照对比

华为手机拍照对比,第1张

华为P50评测(华为P50拍照性能大比对)

经过近十年在手机领域的耕耘,华为高端手机=海思麒麟芯片得到了众多消费者的认可。终端和芯片相互成就了。手机凭借自身芯片的独特能力、开发效率和成本控制,在日益激烈的市场中获得了更多的竞争力,而芯片则随着一代又一代高端产品的积累,路越走越宽。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遭遇不公平待遇的华为无法再量产海思麒麟芯片,甚至连获得其他手机零部件的供应都变得困难。为了继续火下去,华为手机只有一个选择,引入其他平台,于是我们看到了使用骁龙888,无法支持5G网络的华为P50。

上一款采用高通骁龙平台的华为高端手机要追溯到5年前的Nexus 6P,也是4G手机。不同的是,Nexus 6P表面上借用了华为的身体,骨子里却流淌着谷歌的血液。华为P50里里外外还是华为手机,除了芯片较上一代有了很大变化。

按照往年惯例,华为P50系列本应在今年春季发布上市,但由于种种原因最终在7月底举行。P50比P50 Pro晚两个月,在9月底悄然上市。搭载了前所未见的骁龙888 4G,已经“迟到”近半年的P50,实际上能满足我们对华为高端手机的期待吗?

芯变了,风格化影像却没有变

在我拿起华为P50之前,我很担心换平台对图像表现的影响。要知道,P系列一直以形象创新为第一要务。P50的表现让我放心了很多。虽然和P50 Pro相比有一些变化,比如没有OIS防抖,没有黑白副摄像头,长焦退化等等,体验差异一般可以说是可以接受的,甚至是积极的。

只是相机界面的变焦键改为靠近快门一侧更方便使用,让我有了一个很好的期待。其实是真的——取景器的预览图还是不流畅,但是清晰度、色彩、曝光等。都有明显的提高,我能更直观的感受到能拍出什么样的照片。当然,手机在按下快门输出预览后,还会继续用各种算法优化照片。

批判地说,P50的图像系统并非没有缺点。长焦和超广角副摄像头与主摄像头的质量差距会打消很多拍摄欲望。反过来看,同价位段的骁龙888手机往往没有这么完整的焦距。即使有,后期算法对照片改善的力度也远没有那么细致深入。

这是一个奇妙的过程。当取景器,预览窗口和照片的细节刚刚进入,你看到的图像只是未经剪切。等待几秒钟后,你会看到徕卡滤波器和人工智能加持后的样子。如果拍摄的画面只是光线不足,高光溢出,前景与背景关系复杂,或者失真,那么从普通到抢眼的过程会更加令人印象深刻。

从麒麟换成骁龙,并没有影响到照片优化的效率,让不懂摄影的人依然可以轻松拍出风格鲜明的照片,同时也能和大多数人一样的观感。对于普通用户来说,这是一个让人酝酿期待,更加渴望拍照的功能点,但对于专业用户来说,这可能意味着要花更多的时间与机器磨合。

令人惊讶的是,整个体验过程中,手机加热速度最快、温度感知最明显的场景是拍照和录音。在连续拍照或长时间录音后,P50的上半部分会比玩游戏、通话甚至跑步时有更明显的发热,这可能与处理图像数据所需的更高性能资源有关,但好在不会一直发热,很快就会降温。

看一下样张:

下面是主图

下面是超广角

下面是长焦。

扁平的机身,告别小而轻。真正的高端手机,应该是由内而外品质过硬,外观决定了几乎所有人的第一印象。所以要看这款采用P50系列标志性“万象双环”设计的手机能给人带来怎样的视觉和持握体验。

当你把华为P50拿在手里的时候,你会发现,这款手机传递出来的感觉,比“P系列基本款”的定位所营造出的期待,略重,更大。这可能是P50和P50 Pro关系变化的结果。以前基本款和Plus/Pro在体积和重量上有明显的区别,现在更像是在尺寸相近的情况下以功能和性能来划分。

以往在P系列基本款和Plus/Pro机型之间,前者往往屏幕更小,宽度更窄,因此被喜欢小尺寸手机的用户所接受。说到P50和P50 Pro,6.5英寸的屏幕和6.6英寸的屏幕实际上是一样的,前者73.8mm的宽度比后者72.8mm的要大,结束了基本款会更小的认知。

另一个影响手感的因素是曲面。与曲面屏的P50 Pro手机常见的超细中框和大面积弧形后盖不同,直板屏的P50很少有在中框和后盖用曲线隐藏机身厚度的设计。感觉就像一块温热的平板玻璃,只有接合处的四个曲面过短,有种回到P20时代的复古感。

好在P50机身的其他细节都有P系列应有的质感,比如标志性的红线电源键系列。镜头盖比P50 Pro小但不突兀。雷科技买的这个是黑。华为的logo,徕卡和摄像头参数,双环包边都是镀金的,加上大面积的纯黑色加上镜面反射,营造出高级感。

说了这么多背面,我们再来看看正面和屏幕。这款平板6.5英寸有机发光二极管屏幕来自BOE,采用被称为“小黄鸭”的三角形排列,最高刷新率为90Hz。屏幕中间是一个前置的小单孔,四个圆角与机身外轮廓一致。虽然有屏幕支架,但整体宽度接近四边,其实看起来还挺和谐的。

这块屏幕在显示效果上的进步比它的形式更让人欣慰。在大多数场景下,它都有正常的色彩显示、视角、均匀性和亮度,从“辣眼睛”三个字就很清楚了。华为对文字的亚像素渲染优化也起到了作用。在1080P分辨率下,文字边缘基本清晰通透,阅读体验明显提升。

变得流畅好看,但鸿蒙的路不止于此

不再是麒麟芯的华为P50将鸿蒙系统系统带到了高通骁龙平台,版本号为鸿蒙系统2.0.1,与两个月前上市的P50 Pro基本相同。

鸿蒙系统2.0延续了EMUI 11的方向。你用的时候会觉得手机视觉反应灵敏,长期使用稳定,美观度提升了很多。鸿蒙系统2.0的新特性,如通用卡、超级终端等,在其他评测文章中已经讨论过,P50并没有因为平台迁移而改变,这里不再赘述。

我们可以看看很多手机系统都在打磨的功能,比如花样越来越多的小窗口,不仅支持几乎所有的应用,还提供了多种退出或者切换分屏的方式。鸿蒙系统2.0也是为数不多的允许多个小窗口应用同时打开的系统,可以在独立的多任务界面中快速切换。

主题有从AOD到锁屏界面再到桌面的递进式动画效果,类似于MIUI的超级壁纸或者Flyme的Alive壁纸,只是这些壁纸的动画有些线性,进入桌面后没有动态效果。与其他手机系统相比,它的气息更少,更像是在播放预先录制的视频壁纸,而不是与用户互动。

有些功能有点简单:黑暗模式不提供更适合实际使用的“日落或日出”切换选项,只有一个黑暗档位且支持独立切换的应用很少;承担负屏的“今日智慧助手”看起来像是万能卡,却无法添加到桌面;桌面幻灯片只能打开搜索,没有选项可以扩展通知栏。

如果不喜欢内置应用的在线功能,大部分都可以选择在基本服务下运行,基本服务大约等于本地模式,但还是要手动关闭通知推送。鸿蒙系统2.0的通知管理相当细致,可以根据不同的通知渠道选择开关。从通知栏进入,会高亮显示相应的通知通道,但是默认项有点粗糙,甚至会关闭其他手机的震动。

优秀的通知铃声和震动设计,当然可能一起带来不错的通知体验。不过P50只配备了Z轴直线电机,振动不是特别细腻,调节风格也和P50 Pro不一样。如果厂商不能像苹果一样在不同价位的手机上提供类似的震动体验,还是要考虑如何为用户做决定。

也有一些遗憾可能是外界因素造成的。P50系统缺少了麒麟芯手机一直以来广受好评的功能,比如空手势、感应支付、多摄像头拍摄、B门摄像头等。,而且官网宣传的应用跨设备连接还没有上线。另外,P50和P50 Pro都缺少状态栏图标变数量显示的功能,比较混乱。

总的来说,华为P50运行的鸿蒙系统2.0系统在一个相对陌生的平台上表现良好。基本上所有的鸿蒙系统和安卓应用都能正常运行,系统界面的美观度也增加了不少。它保持平稳,很少出错。但是,就像华为过去的手机系统一样,想要有更高的自由度和定制性,还是很难做到方方面面。

比起极限性能,更追求稳定释放

无论是厂商、消费者还是各种媒体,跑分现在都很少作为一个重要话题来讨论。这是因为现在的手机普遍性能很高,实际体验才是真正重要的部分。鉴于性能永远是保证体验的第一道门槛,我们对华为P50进行了一系列的跑分测试,看看它在同期手机中处于什么水平。

从跑分可以看出,华为在P50上采用了体验大于极致性能发布的调度策略:安兔兔v9.1.7的评测分数在60万左右,重复跑分会降到50万,与骁龙888手机主流的70 ~ 80万有明显差距。控制非常严格,应用中显示的手机温度从不超过38℃。

在很多3D Mark的测试中,也表现出类似的趋势。当极限放开时,它保持骁龙888应有的水平,当它切换到压力测试时,它将降低频率,等等。在Androbench存储测试中,顺序读取1786MB/s,随机写入668MB/s,和其他使用UFS 3.0/3.1的骁龙888手机差不多。

显然,华为在P50上的优化与其他平台厂商不同。它优先保证整机的热度而不是追求极限,通过控制堪比上一代旗舰SoC的性能,获得更加适中稳定的游戏和长时间的使用体验。这可能也是很多手机接下来要走的路。毕竟综合的体验比缺乏质的提升更重要。

P50性能发布的注意事项可能与功耗有关。它需要一块4100mAh的电池,目前还不算太大,才能赋予它满足一天使用需求的续航性能。插上双卡,分别玩一小时王者荣耀与和平精英最高品质游戏,在线视频,本地音乐,15分钟1080P30FPS视频录制。之后这款手机还有20%的电量剩余。

除了《原神》这种在最高画质上对所有手机都是极大挑战的作品,华为P50在主流手游体验上都能保持不错的稳定性。和平精英基本可以在超清画质下流畅连续播放。王者荣耀在长时间游戏后可能会从90FPS降低到60FPS,但不会感觉卡顿或者明显发烫。

华为可能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打磨骁龙888平台,但是P50可以说是找到了适合大众使用的调音风格。没有追求在跑分上出人头地,但不会影响日常体验和照片视频,游戏几乎没有任何卖点。然而,捡起来玩也可以提供一个完整和稳定的体验。

华为从今年年中开始取消了高端手机附带的充电器和数据线,P50也不例外。包装中唯一的附件是一个透明的硅胶盒。好在它从侧面践行了环保的理念。只要你手里有华为的66W充电头,就可以激活快充。充满电大概需要50分钟,如果是大功率PD充电头,大概需要一个小时。

立足当下,尽力求生

华为P50并不是一款完美的手机,但也有一些不足,比如整机握感不够薄,系统可以定制,丰富度有待提高等等。但如果放在同一个直板屏,同一个价位段的手机里看,就能感受到背后的诚意。能得到华为这几年各种待遇的尊重,能在艰难的环境下推出有足够竞争力的产品就足够了。

难能可贵的是,P50依然能表现出很多华为的特点:基于骁龙888而不是一开始就设计好的麒麟芯片,依然找到了体验和性能的平衡;备件供应受挫,驱动算法的硬件也发生了变化。但是从体验到最后的影片表现,整个影像系统还是华为的水平。

最后,我觉得我们还是有必要面对每个读者都会问的问题——这款核心大变的华为手机适合什么样的用户?

首先当然是已经适应华为手机使用习惯和审美风格的人。P50在继承一系列优良传统中,几乎做到了所有应该做到的。那么,对高级功能不挑剔,只是把手机当做日常工具的人,除了续航表现略显紧绷之外,这款手机很难有明显的不满意细节。

至于只是4G手机,不可能支持5G的客观事实,雷科技还是要重复之前评测华为P50 Pro时已经提到的观点:除了海量数据下载场景,5G几乎没有优于4G的地方,4G手机还是有的。但是两三年甚至更久以后,5G会有多少机会就很难预测了。

站在当下,努力活下去。这就是华为P50最好的写照。

版权声明:本网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互联网作者的投稿。本网站不享有任何版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邮箱:907991599 @ .qq.com,本文地址为http://www.diemang.com/26336.html.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52583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3
下一篇 2022-11-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