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是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一节、初五节、艾节、端午节、午日节、午日节、夏节。它原本是一个驱除瘟疫的夏季节日。端午节是中国汉族的传统节日。这一天,不可或缺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草和艾叶、熏苍术和白芷、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都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端午节在解放后被命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熏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是为了辟邪。“中国端午节”是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大量的文学作品如诗、词、歌、赋等代代相传。
端午节是什么时候?关于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端午节在农历五月初五。
“段”字是“初”的意思,所以“段五”是“第五年的第五天”。按照历法,五月是“午”月,于是“端午”就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端午节”。《燕京年谱》记载:“月初五为五月初五,改端字读音也。”
据统计,端午节的名字在中国所有传统节日中被称为最多的,有20多个名字,堪称节日别名之最。如端午、端阳、中物节、中物节、夏节、五月节、长武节、蒲节、端午节、玉兰节、屈原节、玉兰节、午时节、女儿节、地拉节、诗人节、龙舟节、午时节、元宵节、五蛋节等等。一个纪念屈原的节日!
端午节是中国人两千多年的传统习俗。由于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故事传说众多,所以不仅产生了许多不同的节日名称,而且各地的风俗也不尽相同。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时,挂钟馗画像,迎鬼船,下午躲,贴午后叶签,挂菖蒲和艾草,游过各种疾病,戴香囊,备祭品,赛龙舟,打架,击球,荡秋千,给孩子画雄黄,喝雄黄酒和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有些活动如赛龙舟有了新的进展,突破了时间和地域的界限,成为国际性的体育赛事。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有很多说法,比如:纪念屈原;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从三朝夏至节;月亮上驱邪日说,吴越民族图腾祭祀说,等等。以上各点各有渊源。根据学者闻一多《端午考》、《端午历史教育》等100多部古籍记载和专家考古研究,端午节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吴越民族举行的图腾节日,早于屈原。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感人肺腑的诗篇广泛深入人心,所以人们“缅怀和悼念他们,谈论他们的话,是为了把他们传下去”。所以纪念屈原的话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人把端午节的赛龙舟、吃粽子与屈原的记忆联系在一起。今天,端午节仍然是中国人民中一个非常受欢迎的盛大节日。
粽子是端午节唯一的祭品。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一位伟大的诗人。据说屈原沉入汨罗江后,沿河的人们用芦苇叶(或菖蒲)把糯米包起来扔进河里喂鱼,以防止它们因饥饿而啄食诗人的尸体。这是一场催人泪下的追悼会。这种习俗流传于全国各地,延续了近两千年。两千年的诗人,生活在水的殿堂里,和整个民族的血脉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