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伊朗人自古以来从未自称“波斯”。这个“波斯”,正是外国人所说的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直到1935年,国际社会才遵从政府的意愿,改称“伊朗”。
伊朗和波斯这两个概念往往是重合的,但总的来说,“伊朗”的范围要大于“波斯”。
比如从民族上看,当代伊朗的主要民族在国际上仍普遍称为“波斯人”,而拥有伊朗国籍的则称为“伊朗人”。
那么这个国家为什么要从“波斯”改名为“伊朗”呢?那我们就不得不说说伊朗和古代雅利安人的关系了。
一、雅利安人的后裔18世纪后期,英国殖民印度时,一位学者威廉·琼斯偶然发现了波斯语、梵语和以希腊语为代表的许多欧洲语言的相似之处。
这种相似性使他相信梵语与拉丁语和希腊语有着相同的祖先。同时,欧洲学者还发现,印度教经典《吠陀》和伊朗琐罗亚斯德教经典《阿维斯塔》都自称“雅利安人”。
所以当时欧洲人把一些特点相近的伊朗语和印度语统一为“印度-伊朗语”,他们是雅利安人的后裔。
但随着欧洲学者在琼斯基础上的进一步研究,发现欧洲人接受基督教之前的宗教信仰也来源于古代雅利安人对太阳神密特拉的崇拜。因此提出印度人、伊朗人、欧洲人是同一个祖先。
从公元前第三个千年末开始,从西部中欧到东部蒙古高原的欧亚大草原的原始居民,不知什么原因,陆续南下,有的进入欧洲,有的南下西亚、中亚、南亚。
公元前15世纪左右,一群草原游客逐渐定居在伊朗高原,他们自称是雅利安人。
到公元前7世纪,古伊朗的原始居民埃兰人,因国力衰退,被两河流域善于作战的亚述人所灭。埃兰人被征服后,远道而来的雅利安人迅速崛起,成为伊朗高原的新主人。
随着亚述帝国在两河流域的不断扩张,进一步侵占了周边小国的领土。其中的一支雅利安人,也就是后来的米堤亚人,被迫联合起来,在伊朗高原建立了早期的雅利安国。
▲今天伊朗的法尔斯省
进入伊朗高原的雅利安人,除了米提亚人之外,还有一个长期定居在伊朗高原西南部的睿地区的部落。
由于古希腊语和波斯语的读音不同,古希腊人称雅利安部落居住的地方为“波斯”,这也是今天“波斯”一词的词源。
自称雅利安人的波斯人,一直用“伊朗查赫尔”来称呼自己的家乡,意为“雅利安人的家园”。
但是,在伊朗的历史上,埃兰的时代和米甸的时代都没有被遥远的希腊人称为波斯。
“波斯”最终成为伊朗国家的名称,始于阿契美尼德王朝的居鲁士二世统一伊朗高原,建立第一个波斯帝国。
二、三大波斯帝国的兴起与灭亡公元前559年,波斯部落居鲁士二世统一了古波斯部落。几年后,他成功推翻了米迪王国,被加冕为“四方之王”,成功统一了伊朗高原上的两个雅利安部落。
随着阿契美尼德王朝的发展,希腊人逐渐把波斯民族的祖籍伊朗作为整个国家的名称,并把“波斯”一词传播到世界各地。
▲阿契美尼德王朝最大的领地
阿契美尼德王朝的国力和疆域在空之前的大流士一世时期发展起来,形成了东部的印度河流域和西部的希腊地中海沿岸,成为历史上第一个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国家。
繁荣时期,阿契美尼德王朝的统治者多次出兵地中海世界的希腊,以扩张其领土。结果连年战乱严重消耗了阿契美尼德王朝的国力。
公元前4世纪中叶,马其顿王国在天才军事家亚历山大大帝的领导下,成功将希腊城邦纳入其统治,随后展开了波澜壮阔的亚历山大远征。
享乐王朝的末代国王,面对亚历山大的精兵强将和杰出领袖,无力抵抗,最终亡国灭种。亚历山大死后,马其顿王国很快土崩瓦解。
此时,亚历山大部下发起的塞琉古王朝继承了大部分波斯领土。
公元前3世纪中叶,与波斯人种族渊源相近的帕提亚部落在伊朗高原东北部逐渐崛起,取代塞琉古王朝成为罗马帝国在地中海东部的劲敌。
但由于帕提亚王朝常年与西方的罗马帝国和东方的贵爽王朝作战,也消耗了大量国力,所以到公元3世纪初,帕提亚王朝被萨珊王朝取代,萨珊王朝自认为是阿契美尼德王朝的继承者。
在萨珊王朝统治时期,伊朗高原的社会文化和对外贸易进一步完善,成为东亚和地中海世界交流的中转站。
萨珊王朝时期,建筑、文学和艺术都得到了迅速发展。萨斯喀彻温王朝强大的军事作战能力也成为拜占庭帝国在东方的有力竞争对手。
然而,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兴起后,古波斯开始面临黑暗时期。公元7世纪中叶,阿拉伯人征服了萨珊王朝,在伊朗高原建立了自己的统治。
在外敌的入侵和殖民下,波斯原有的文化艺术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阿拉伯人进入伊朗后,统治者在波斯大力推广伊斯兰ZC教。
但波斯民族由于其特殊的反抗精神,并没有选择逊尼派这一主流派别,而是选择了同样具有反抗精神的少数派什叶派作为其皈依方向。
但是阿拉伯人并没有在伊朗高原建立长久稳固的统治。从公元9世纪开始,伊朗高原上的各个民族建立了各种割据政权,长期没有统一。
从13世纪开始,伊朗高原先后被蒙古人和土库曼人统治。经过多年的分裂和外族入侵,直到16世纪初自称萨珊王朝的萨菲王朝建立,伊朗才再次进入辉煌时期。
16世纪末17世纪初,阿巴斯大帝统治时期,萨菲王朝达到顶峰,可以与奥斯曼帝国和莫卧儿帝国相抗衡。
三、近代伊朗的民族主义构建但萨菲王朝的最后一任统治者治国无方,因此在18世纪初迅速衰落。
此时欧洲列强已经在全球扩张殖民,而伊朗却多次被周边邻国入侵,割地纷纷,再次进入了内忧外患的弱国时代。
好在一战后,世界政治格局重新洗牌,出现了一批民族独立的国家。波斯巴列维家族的礼萨汗在这样有利的国际背景下,成功夺取了伊朗的统治权力,建立了巴列维王朝。
礼萨汗上台后,为了改变波斯国力衰弱的现实,实现波斯的复兴,决心在波斯进行改革。
当时在波斯,传统保守的伊斯兰思想是主导意识形态,这显然不利于礼萨汗的世俗化改革。为了减少改革的阻力,礼萨汗把民族主义作为波斯国家的官方意识形态。
为此,当时的波斯政府开始大力宣传古代波斯丰富灿烂的文化艺术,主张波斯民族构成和语言文化的统一,而伊斯兰教是阿拉伯入侵带来的外来文化。
因此,1934年,波斯举行了伊朗历史上的帝王史诗作家费尔多西千年纪念大会。波斯政府还建立了许多图书馆、博物馆等。向大众传播波斯丰富多彩的历史和文化。
除此之外,改变整个国家的地名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去阿拉伯化和去伊斯兰化的措施。
二战前期,随着雅利安人是印欧语系祖先的观念成为共识,纳粹德国在希特勒上台后开始宣扬雅利安人的优越性。
当时,波斯驻德国大使馆的外交官看到了这一幕。由于波斯民族也认为自己是雅利安人的后裔,所以波斯的名字应该改回“伊朗”。
1934年12月31日,波斯政府正式向全世界宣布,自1935年起,其在世界上的正式国名不再是“波斯”,而是“伊朗”。
但这并不意味着伊朗完全放弃了“波斯”这个概念。相反,时至今日,古波斯帝国的辉煌依然是伊朗人民引以为豪的历史,即使是在伊斯兰共和国建立之后。
2010年,伊朗政府宣布,所有不将该海湾称为“波斯湾”的飞机都不能在伊朗降落,这引发了伊朗与阿拉伯国家的新一轮外交争端。
然而,自古希腊以来,希腊人就称那片海为“波斯湾”,今天,许多国际组织都遵循这一说法。
巴列维统治者虽然没有彻底消灭顽固的封建保守势力,但几十年后宗教势力卷土重来。当代伊朗世俗主义与宗教、现代与传统的矛盾依然十分突出。
但通过礼萨汗的改革,伊朗初步确立了波斯文化在本国的特殊地位,极大地推动了伊朗的现代化进程,使伊朗人对波斯的认同感越来越高。
对于当代伊朗人来说,对古波斯历史文化的认同早已深入人心。只是为了建立基于“波斯”概念的民族共同体和民族认同,才选择雅利安音译——“伊朗”作为今天的官方国名。
此外,由于伊朗在历史上曾多次遭到外国侵略,摧毁其艺术和文化,generate表现出了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这也成为伊朗敢于拒绝与外部列强妥协,坚持斗争的原因之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提供,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服务,无所有权及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网站涉嫌抄袭侵权/非法内容,请发邮件举报。一经核实,本网站将被立即删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