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墓地在什么地方

朱元璋的墓地在什么地方,第1张

朱元璋墓地在哪(明朝朱元璋的真正陵墓在哪个位置)

在中国上千年的历史中,诞生了无数的皇帝,三皇墓堪称“里程碑”。第一个是秦始皇嬴政陵墓,发掘的秦兵马俑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还有待发掘。

第二个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让人感叹礼仪之邦。里面有数不清的宝藏。这个墓地长达60公里,被称为最豪华的帝王陵墓。

第三个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墓。据史料记载,这座陵墓耗时32年,花费了10多万人,花费了100万两白银才建成。

三皇墓是最奇特的,或多或少都有被盗的痕迹,但只有朱元璋的墓没动过。基层皇帝的墓早就被发现了,但究竟为什么没人敢动?

草根变皇帝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位,年号“洪武”。他小时候一直给地主放牛。经过三年的漂泊,朱元璋的眼界开始慢慢打开。

慢慢地,战争开始了,农民开始反抗。朱元璋偶然认识了他儿时的玩伴唐河,两人如今相处融洽。元帅郭子兴信任他的身份,朱元璋听后也产生了兴趣。他不想一辈子默默无闻。

然后朱元璋和唐河去了郭子兴,彼此密谋。参军后,朱元璋表现非常出色,很快被郭子兴发现。郭子兴非常信任他,慢慢地朱元璋的名气越来越大,甚至超过了郭子兴元帅。

郭子兴对朱元璋起了疑心,他们两人一直在勾心斗角。最终,朱元璋带着数百亲信离开。回到家乡后,他开始招兵买马,徐达、周德兴、国盈等人纷纷追随朱元璋。

就这样,朱元璋带着数百人一路向东,大败元军大将缪大亨,军队直接突破三万人。接着,又逐一击破陈友谅、张士诚,朱元璋自立为王,自称“吴王”。

洪武元年,朱元璋统一天下,这才成为真正的皇帝。

朱元璋登基的时候已经中年,不可能在宝座上坐太久。他开始怀疑自己死后葬在那里是否会更好。

修建陵墓

一天,朱元璋和徐达等人来到紫金山。看到这里的美景,他们决定在这里建一座陵墓,于是和徐达、刘伯温商量最好的陵墓遗址。国君、大臣、官员都同意“独龙符打珠穆朗玛峰”。

然后朱元璋建了一个陵墓,但是挖的时候发现了三国时期孙权的墓。按照正常的思路,如果他还想在这里建陵,就得把孙权的墓搬走。

但朱元璋却反其道而行之。他直接下令把自己的墓建在孙权的陵墓里。他说:“孙权是英雄,就让这个英雄做他的侍卫吧”。

1982年,深受朱元璋喜爱的马皇后因病去世。朱元璋立即将马皇后安葬在自己修建的陵墓中,并封她为“孝皇后”,这也是明陵的由来。

398年,71岁的朱元璋也走了。他死前杀了很多一路追随他的忠臣。因为这些人身居高位,他怕死后没人能阻止他们,还不如和他一起去黄土里。这就是所谓的“皇心”。

朱元璋死后,由他的孙子朱筠和马皇后一起葬在明陵。这座陵墓耗时32年,动用了数十万人。

盗墓“摸金校尉”

自古以来,就有一批人从事盗墓活动。三国时期,曹 *** 创办“摸金校尉”,送给他们一枚刻有“天佑百姓,万赦”的毛丘印章。

那时候普通人只敢偷偷盗墓。也只有曹 *** 敢这么光明正大,起这么霸气的名字。

这群人专门盗窃古人的墓葬,从墓葬中取出的金银财宝会作为军事资源。据记载,当年曹 *** 亲自组织盗窃梁孝王的墓葬,每次都会把墓葬空空荡来荡去,尸骨散乱,天怒人怨。

曹 *** 被后人称为“盗墓始祖”。当年帝都洛阳附近的墓葬被曹 *** 翻了个底朝天。之后曹 *** 怕自己的墓被盗,就立了72座疑墓迷惑他人。

清朝末年,慈禧死后仅20年,所有的墓葬都被盗。慈禧不是皇帝,但她两次垂帘听政。两位皇帝都对他很尊敬。她死后,墓葬很快被盗,尸体被扔进臭水沟。

1928年7月,轰动世界的丁咚陵墓被盗事件如火如荼地蔓延开来。国民革命军第六团第十二军军长孙殿英驻守丁咚陵。

他本人就是一个非常贪婪的人,以军事演习为由开始盗墓。

他命令人用炸药炸开一个洞,然后进入墓穴,里面有数不清的财宝。他还用刀撬开了慈禧的棺材,里面装着所有的财宝,慈禧嘴里含着的夜明珠也被偷了。

最后,尸体被扔进了旁边的排水沟。令人惊讶的是,强大的慈禧太后死后竟遭到如此野蛮的蹂躏。

有怎么的皇陵被盗的例子,为什么朱元璋的陵墓却能被保留得完好无损呢?

朱元璋死后,他的孙子文健派5000名官兵世世代代守着明陵。他们可以终身领取宫廷俸禄,死后他们的孩子将接替他们的位置。如果家里没有男性,退休后也可以领养老金,好像是古代的公务员。

当然,这么好的工作当然来之不易。他有严格的考试制度,每五年进行一次,最后一次淘汰。

这么多人等着你,自然没人敢去盗墓。谁敢这么做,就是想“被九族杀死”。这个制度一直延续到明朝灭亡。

朱元璋的后代都致力于这个陵墓。

清朝守护明孝陵

清朝时期,从多尔衮、多多、康熙、乾隆到清末,清廷也在保护明陵。这有点不可思议。朱元璋的后代要保护明陵无可厚非,但为什么清朝会派人来等你?

事实上,在清朝,皇帝们如此仁慈是为了笼络人心,加强统治。清政府入侵南京时,于太子派了40多名亲信守卫明陵。

1684年,康熙南巡参观明陵,率大臣行“三拜九叩”之礼,以示崇高敬意。

当时很多人称他为“仁政君主”。之后,康熙连续五次视察明陵,并在明陵石碑上写下“治唐宋”四个大字。

乾隆年间,乾隆六下江南,每次都来明陵祭奠,这一举动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

太平天国时期,洪秀出兵南京后,做的第一件事不是烧杀抢掠,而是参观明陵。

他作为朱元璋的后代守护明陵,都是为了笼络人心,但也是为了保卫明陵不被破坏。

之后南京被清军攻破。可想而知,再怎么戒备,也经不起多次战争。也正是因为这场战争,明陵内的地表建筑全部被毁,康熙亲自卸下的“至龙唐宋”也被撕得四分五裂。

1864年,清朝领导两江总督曾国藩修建明陵,赐银20万两。但他贪财,只用了740两银子简单修复。

清朝覆灭到民国以后,明陵依然保存完好,孙中山先生也经常来祭拜,所以就打理明陵的工作。

从这个角度来说,正是因为有人一直在保护明陵,所以没人敢盗墓。

再者,明陵是靠山而建,上面铺的是砖瓦。如果被偷了,那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了。1998年,考古人员用仪器对明陵进行了勘探,得知明陵占地4000多平方米。

朱元璋生前嘱咐死后子孙要简朴。也许盗墓贼认为他的坟墓里没有什么好东西是不会被偷的。

总之,明陵没被盗是件好事。明朝在文化意义上占据了中国政权的正统象征地位,留下了许多值得历史考察的文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提供,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服务,无所有权及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网站涉嫌抄袭侵权/非法内容,请发邮件举报。一经核实,本网站将被立即删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55168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4
下一篇 2022-11-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