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煦后代下场

朱高煦后代下场,第1张

朱高煦这一支有后人吗(朱高煦花样作死玩的有多花)

1380年,明洪武十三年,21岁的朱迪离开应天府(今南京),来到他的诸侯国北平(今北京),10年后被授予燕王的称号。

明朝的诸侯除了拥有一个诸侯国之外,只能掌握少量的禁卫(3000到15000人)。没有封地和臣民,他们就不能干涉地方事务。

但是,每个藩王每年可以得到十万石粮食(现在约59万斤;洪武初,太子年薪五万石,郡王年薪两千石(约11.8万斤)。

据后人统计,明朝有65个郡王,22个郡王,900多个郡王。《太祖实录》记载,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全国粮食总收入为3278万9800石。光是给这些皇室成员提供食物就是一笔巨大的开支。

朱元璋对诸王分封,是为了维护朱氏皇朝,防止外官称霸。一旦朝廷出现危机,各地诸侯不仅要带领禁卫军参战,还要出动诸侯国的官兵。

在几个重要的边境地区,朱元璋都安排了几个儿子做太子:一个是晋王朱,诸侯国是太原,一个是王,诸侯国是北平。能指挥边防军,建城屯田。

燕王来到北平,接了他的第四个孩子和第二个儿子:朱。

朱,生于1980年,有两个姐姐:永安公主朱(生于1377年)和永平公主朱(生于1379年),还有一个哥哥,明朝第四任皇帝(生于1378年)。

在朱出生后,燕王先后有了第五个和第六个孩子:赵王(生于1383年)和出生几个月后死去的弟弟朱高先(生于1392年)。

朱是这篇文章的主人公。

不学无术的皇室子弟朱高煦

关于朱的介绍,有很多文献和民间故事,比如明史的朱传,电视剧里的华,甚至还有武侠小说《饮马流花》里的朱。没有更多的细节。

据报道,朱从小就是一个勇猛的人。明太祖朱元璋在顺天府与秦王、王进、王艳、纣王四位皇子一起读书时,拒书厌学,言行轻浮。

然而,最终,在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朱被立为莱文王。

《明史·朱传》记载,太祖崩,派仁宗、高煦到都城。我的叔叔,徐辉祖,告诉他是一个无赖。不,偷回祖山马,渡河还乡。途中杀了民官,到了涿州,又杀了翼城,于是朝臣都怪罪燕。

它的意思是:1395年,明朝伟大的皇帝朱元璋死了,文健继位。朱和他的哥哥去了南京。叔父(明朝开国将军徐达的长子)见朱游手好闲,行为不端,便暗中警告他。

朱不听,偷了心爱的宝马车,过河回北平。在回北平的路上,朱无辜地杀了许多官员和百姓,还在涿州杀了翼城,于是朝臣们纷纷指责燕王。

但没等朝廷问责,明朝就发生了内乱。

朱高煦虽纨绔,却是打仗好手

公元元年(1399年),燕王起兵攻坚,命留在北平,次子朱随军出征,为前锋。

明文健二年(1400年),明太祖文健派大将李景隆从山东德州起兵六十万进攻北平,太子朱迪领兵十万迎敌。两军在白沟河(今雄安新区地区)激战数日。

在这次战斗中,朱迪差点被李景隆俘虏。幸亏大风把李景隆的将军旗吹掉了,导致他的军队骚动起来。乘势派朱精骑攻阵,在李景隆杀了几个部将,才把他的军队打散。经过这次战斗,燕王朱迪也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

白沟河再次成为焦点。在上一篇文章中,特别提到这个地区曾经是宋辽的国界,杨六郎曾经守卫过。这里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几个月后,在东昌之战中,燕王张羽战死,朱率军去救。两年后,四年(1402年),在堡子口又败,朱率军到达。

总之,朱是个行家里手,屡立战功,但他骄横跋扈,明目张胆地干了许多违法坏事。

意图取代太子,被皇帝徙封到乐安

朱经常把自己与唐太宗相提并论,以表达自己夺取政权的豪情。永乐二年,被立为皇太子,朱被封为汉王,滇为诸侯国,朱拒绝成为诸侯国。

永乐十三年,朱改为青州,但仍不肯去。他还私下招募了3000名士兵,还公开杀害了朝鲜军队指挥官徐野驴。

朱认为他应该被立为太子。多次兴风作浪,诬陷太子朱高炽,致使明朝三大才子之一的解缙冤死,明五代重臣黄淮锒铛入狱。

明太祖得知朱的一系列违法事情后非常生气,将他囚禁在西华门,准备作为被废。朱高炽王子尽力调解他心中的兄弟情谊。

心软,却杀了朱的几个亲信。永乐十五年(1417年),明太祖朱迪将朱迁至乐安郡(今山东惠民)。

宋元明初,回民又称“地州”。永乐元年,为避明太祖朱迪之名,改帝州为乐安郡,属济南府管辖,包括阳新县、海丰县、乐陵县、商河县。

到达乐安州后,朱对充满了怨恨,更加急于策划谋反。尽管皇太子写了许多劝诫,朱仍然拒绝悔改。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明太祖成祖在北伐回军途中病死,太子朱高炽继位为明仁宗。

洪熙元年(1425年),明仁宗皇帝病逝,太子朱瞻基从南京赶到京城参加葬礼。朱计划在半路上伏击,但因为他太匆忙而失败了。朱瞻基继承了明朝玄宗的王位。

起兵造反,惹来皇帝御驾亲征

宣宗认为朱软弱无能,正是起兵的好时机。宣德元年(1426年)八月,朱会同山东京师,指挥,在周边郡县掳掠尽马,起兵造反。

明朝的玄宗不忍打仗,把诏书交给朱。然而,朱许高训斥使者,并写了一封信谴责皇帝。明朝玄宗叹道,“汉王果然造反了”,于是决定用亲征来反叛乱。

在亲征之前,朱瞻基问他身边有没有大臣。朱下一步会做什么?有人说朱在南京多年,之后会直奔南京,然后利用长江天险进行对抗。朝廷应该尽快发兵控制南京;

也有人说朱会利用和朝廷打持久战,所以控制济南尤为重要。

明宣宗朱瞻基认为,朱身边的亲信都是乐安府人,“土生土长于斯”(像现在的回民,大多想家,不肯离开),不会跟随朱到南京;

其次,朱参加过济南战役,深知济南城的坚固。因此,朱会为自己辩护。

发现明朝皇帝喜欢用自己的车亲征,就像清朝皇帝喜欢去江南一样。这应该是朱迪留给后人的印象。他的政府一开始没有亲征,派李景隆去协调军队,结果被朱迪打败了。所谓天子守国,君亡。

一仗未打就开城投降 ,一场虎头蛇尾的造反

果然没有猜错,朱和仍在原地。

宣德元年九月二十一日,玄宗起义军先锋队(两万人)首先到达乐安府。按照玄宗的旨意,他没能向朱投降;另一方面,朱挑战他明天早上战斗。

玄宗接到报告后命令军队冲刺,第二天到达,包围了乐安州。为了震慑叛军,玄宗命令姬神营发射矛箭。

姬神营是国民警卫队在北京的三个营(另外两个是第五营和第三营)之一。创建于永乐八年(1410年),是掌管火器的特种部队。它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火器单位。

姬神营有5000名官兵,装备有火q、火铳等。,后来又增加了火q,肩负起“对内保本,对外备战”的重任。

但当时的ware没有射击精度,射程可达50步,杀伤力并不比弩箭强,更多的是一种心理威慑作用。

一句话,火q铿锵有声,声震四野。玄宗又一次把投降书送进城里,但朱仍然置之不理。然而,城里的叛军实在是不敢见这样的势头,几个大臣密谋要把朱抓住,献给玄宗。

朱听了的话,吓了一跳。他赶紧派人到营地迎接玄宗,说明天出城投降。玄宗答应了。

当夜,朱拿出积攒的兵器和所有交通文书,全部销毁,史书记载“城内灯火通明夕”。听说朱要出城投降,王彬等大臣多次拦住,说他宁死一战,不轻易投降。

朱曰:“乐安乃d丸之地,无险可寻”。朱见群臣抵抗,便假意回宫,从城外小路偷偷投降。

被囚禁后用腿绊皇帝,被活活烤死在大缸里

朱出城后,明朝的大臣们开始要求重典。唐玄宗制止了,并向朱出示了王公的d劾奏章。朱开宗明义地说:“我罪大恶极,我的生死只是陛下的命令。”

玄宗命朱上书,并召众子入京。同时,乐安府改为武定府。

后来,朱和一行被押回京城,软禁在皇城。

宣德四年四月的一天,明朝宣德的朱瞻基带着一帮侍卫,想看看被软禁了三年的朱有没有悔改的意思。

看到皇帝朱来看望自己,他觉得很丢脸。他满怀仇恨,突然一脚将朱瞻基撞倒。玄宗大怒,命人用300斤铜缸罩住朱。

毕竟,朱,一个46岁的军事指挥官,竟然硬着脖子,顶起了铜缸。玄宗命人拿来木炭,堆在铜缸周围,点燃木炭,在铜缸里把朱活活烤死。

随后,唐玄宗下令处死朱的妻子魏氏、韩公主和11个儿子,以及600多名跟随这位叛逆国王的文武官员。朱的弟弟和另一个国王也卷入了这场阴谋并受到惩罚。

乐安州的城墙没有那么固若金汤

后人评价朱说:“朱不过是个野心家,政治上野心勃勃,以一己之私为荣,蓄意制造叛乱,违背军心民意。在军事上,朱是一个有勇无谋、深谋远虑的人。

他发动了对形势的反叛,不仅在政治上以反叛为名,在军事上也是如此,所以他困于幸福而自杀”。

然而,朱在出城投降之前说:“乐安是个d丸之地,没有什么危险可寻”,这话很对。

宋代建成后,帝城已加固修缮13次。

明《武北志》云:“城高四尺,或三尺五尺,城高二尺五尺,底六尺。城高二尺五,底五尺。”一个小镇,除了多城,高20尺,宽15尺,底宽40尺”。

安州属于副市。城墙高约8.5米,底部宽16.5米,周长12英里。护城河有17英里长,它环绕城市一周。城墙上有吊桥、炮塔、敌塔、护墙、城垛等军事设施。

有刀、矛、弩、滚石等冷兵器,甚至还有火炮。可以说有一定的军事屏障。

明代的壁厚比唐宋的更高更厚。用夯土墙砖的结构,称为“要么修其不备,要么治其腐朽”。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明朝进入火器时代,城墙厚度加大,夯土城墙加砖的结构足以抵御火炮的威力。

宋代建狄州城时,据说城墙是用混凝土夯筑的。所谓三合一土,就是除了石灰和土,其中一部分还掺有糯米、蛋清、红糖、动物血、桐油、植物汁、明矾等“添加剂”。

明代《天工开物》记载:“用来做墓、做水库,一部分灰入河沙,一部分黄土入河沙。用糯米、桃、藤汁均匀混合,打造牢固,永不破损。就叫三河土”。

但是单一的城防是有限的,所以明朝唐玄宗的军队可以轻而易举的包围乐安州。一旦被围困,就是一座孤城。如果城堡很多,利用地形构建完整的防御体系,那么防御力会很惊人。

比如南宋的时候,四川建了一个庞大的防御体系,非常完整彻底,蒙古军队长期攻不下,吃了不少苦头。四川大部分山城在坚守宋朝后不得不在开城投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提供,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服务,无所有权及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网站涉嫌抄袭侵权/非法内容,请发邮件举报。一经核实,本网站将被立即删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55188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3
下一篇 2022-11-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