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著名名人故居名单是什么?

天津著名名人故居名单是什么?,第1张

天津著名名人故居名单是什么?

01

李叔同故居纪念馆

李叔同故居原位于河北区粮店街60号,是一座清朝年间建造的一套由四个四合院组成的大宅院,平面呈田字形,有房60余间,占地1400平方米。院内建有游廊和小花园,室内陈设精致,环境幽雅。在宅院里有一西式书房,取名“意园”,是李叔同1910年从日本学成重返故里时修建的,以示一展宏图的意愿。院内花园游廊环绕,雕梁画柱交辉,室内陈设精致,环境幽雅宜人。为津门名人故居建筑中的一支奇葩。后来,由于住户繁杂,年久失修,粮店后街60号逐渐失去了本来面貌。

02

梁启超旧居

梁启超故居,它是国家级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天津市河北区民族路44号和46号。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很有影响的人物,一生著述宏富,达一千四百万字,结集为《饮冰室合集》。梁启超故居北沟沿胡同属东城区北新桥地区,在东直门南小街迤西。胡同自北向南沟通大菊胡同和东四十四条,长300多米。明代,称“学房胡同”,因胡同临近水沟而得名;1949年称“北沟沿胡同”,“文化大革命”中一度改称“红都胡同”,后复称“北沟沿胡同”。现胡同西侧与新太仓二巷相通,东侧有两条支巷通往小菊胡同。

03

曹禺故居纪念馆(曹禺剧院)

曹禺故居位于天津市河北区民主道东侧。坐东朝西,砖木结构二层小楼,始建于清末。东至民主道21号院墙,西抵民主道27号院墙,北起南临民主道23院墙。现有小院狭窄,二层小楼,五间平房。23号院(前院)坐南朝北,环境同上,有过道二层,前后两个独立小楼。馆内拥有大量历史资料和近3000张馆藏照片。其中展出的照片有500余张,恢复性摆陈家具50余件,物件40余件。馆前铸有由著名雕塑家刘鑫创作的曹禺先生半身铜像,像高1.2米。​

04

天津市张学良故居

张学良故居坐落法租界32号路(今和平区赤峰道78号),是一所西洋集仿式楼房,前楼建于1921年,后楼建于1926年。张氏在二、三十年代来津常住此处。张氏故居有前后两幢砖木结构楼房,前楼为三层带地下室;后楼为二层。两幢共有楼房42间,建筑面积1270.4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401.65平方米,总占地面积1.495市亩。该所建筑造型豪华、美观、大方。前楼正面二、三层设有屋顶平台;室内宽大考究,内部楼梯、地板、门窗等均采用菲律宾木料;卫生设备具全,院内广植草坪。

05

鲍贵卿旧居

鲍贵卿故居坐落在河北区平安街8l号。这所住宅是鲍贵卿在1920—1921年以积德堂鲍的名义购买并自己设计的两所楼房,占地7.941市亩,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分为主楼、后楼、东楼、南楼四部分,主楼为会客楼,三层带地下室,室内装饰考究,配有精细木雕罩子,有两根西式园木柱支撑可作舞厅。三层南面大平台有三个亭子,分别为中式、西洋古典式和近代西式,是一所中西合壁、别具一格的建筑。院内有假山、凉亭、养鱼池、花圃等。该故居现为解放军干休所使用,被列为天津市尚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

06

末代皇帝溥仪旧居

溥仪天津故居位于鞍山道70号静园内。旧居主要建筑为前后两幢东西混合型二层西式小楼,1921年建造,占地3360平方米,建筑面积2062平方米,为安福系政客陆宗舆宅。建筑主体属于折中主义风格,带有日本木构建筑风格和西班牙建筑式样。园内曲径长廊,怪石清泉,设有地灯。2007年7月20日,静园修整后开放,成为除北京故宫博物院、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外,溥仪旧居中较大的一处。在末代皇帝溥仪在天津的旧居静园开园5周年之际,天津市国土房管局和风貌整理公司增加开放婉容卧室和会客厅两处展室,还原了溥仪在津期间的生活场景。

07

霍元甲纪念馆

“霍元甲故居纪念馆”是专门用来纪念清末一位名叫霍元甲的武术大师的。霍元甲是清朝末年的一位武术大师,他满怀爱国激情,抱着为国雪耻,振奋民族自强精神的强烈愿望,威震西洋大力士,大长中华民族的志气,为亿万同胞所软佩。为了继承霍元甲的遗愿,同时也为了弘扬这位著名武术家的爱国精武精神,天津市西青区人民政府于1986在小南河村整修了霍元甲故居,修建了霍元甲陵园后,1997年又重新修葺了霍元甲故居,扩建了霍元甲陵园,辟为“霍元甲故居纪念馆”。

08

孙殿英故居

孙殿英故居位于天津市和平区睦南道20号,该建筑建于20世纪30年代,砖木结构英式建筑,当年对外声称是他的驻津办事处,可是根据历史记载的史实,此处实际上是他在天津行销毒品、经营军火、贩卖假钞票的据点。该故居为英国古典式建筑风格。整个建筑物的外型高低错落有致,别具一格,在私人别墅里是比较考究的。它共有四层楼,二楼的平台有八棵白色的立柱直顶到三楼,显得古朴典雅,三楼的中间四个房间朝南处有四个门通向平台,四楼的东西两端各有一个平台。该故居现为长芦盐务局所使用,被列为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

09

吉鸿昌旧居

吉鸿昌旧居位于天津市和平区花园路5号,为重点保护等级历史风貌建筑。该建筑建于1917年,由比利时房产商义品公司工程师沙德利设计,1930年吉鸿昌购买此楼并居住。建筑为二层、局部三层砖木结构楼房(设有地下室);建筑平面顺应花园路的圆弧,呈不对称布局;建筑造型借鉴了欧洲民居风格,入口较突出;舒缓的红瓦坡顶,清水红砖与混水装饰线搭配的外檐墙面,使整个建筑显得温馨靓丽、大方明快。

10

段祺瑞旧居

祺瑞妻弟吴光新出资兴建,后让于段居住,故被人称为“段公馆’,是当年天津日租界较为豪华的私人公馆式住宅。段祺瑞故居东沿蒙古路,南临鞍山道,西临河南路,北抵万全道。包括主楼、后楼、平房等建筑,整座住宅共有楼、平房74间,总建筑面积3458平方米。该楼原是段祺瑞妻弟吴光新出资兴建,后让于段居住,故被人称为“段公馆’,是当年天津日租界较为豪华的私人公馆式住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58970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5
下一篇 2022-11-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