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简称丝路,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广义上讲又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起源于西汉(前202年—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首都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它的最初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该路主要以南海为中心,所以又称南海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至隋朝时期,繁荣于唐宋时期,转变于明清时期,是已知的古老的海上航线。
02
茶马古道茶马古道是指存在于中国西南地区,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国际商贸通道,是中国西南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茶马古道分川藏线、滇藏线两路。茶马古道源于古代西南边疆的茶马互市,兴于唐宋,盛于明清,二战中后期最为兴盛。茶马古道分陕甘、陕康藏、滇藏大概路,连接川滇藏,延伸入不丹、锡金、尼泊尔、印度境内,直到抵达西亚、 西非红海海岸。2013年3月5日,茶马古道被国务院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03
唐蕃古道唐蕃古道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条非常著名的交通大道,也是唐代以来中原内地去往青海、西藏乃至尼泊尔、印度等国的必经之路。它起自陕西西安(即长安),途经甘肃、青海,至西藏拉萨(即逻些),全长3千余公里。整个古道横贯中国西部,跨越举世闻名的世界屋脊,联通我国西南的友好邻邦,故亦有丝绸南路之称。
04
太行八陉太行山中多东西向横谷(陉),著名的有军都陉、蒲阴陉、飞狐陉、井陉、滏口陉、白陉、太行陉、轵关陉等,古称太行八陉,即古代晋冀豫三省穿越太行山相互往来的8条咽喉通道,是三省边界的重要军事关隘所在之地。太行山延袤千里,百岭互连,千峰耸立,万壑沟深。山西的许多条河流切穿太行山。
05
北京京西古道景区京西古道如一张大网横纵门头沟全境,道路多而且长,这些古道主要有商运道、军用道、香道,它们互通有无。其中商用道的历史遗迹最多,过了几百年历史,它们虽显出来残败的颓相,风情古韵犹在。你可任意选择一小段自己徒步穿越。水峪嘴—东石古岩村这一部分属于西山古道北路,基本上沿着永定河谷而行,强度不大。西山大道虽东起三家店,但我们也可直接从水峪嘴开始,翻牛角岭,再经桥耳涧、马各庄,到达东石古岩村。
06
徽杭古道景区徽杭古道景区,位于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伏岭镇江南村,是中国继”丝绸之路”“茶马古道”之后的第三条著名古道,也是一条集自然风光及神秘文化的走廊。景区西起安徽绩溪,东至浙江临安,全长至少50公里,其中保存最完整的一段位于绩溪县境内的盘山石阶小道,区内沿途有诸多茶亭、休息点和驿站,保留有古村落、胡雪岩祠等景点。
07
秦岭古道西安境内的秦岭山脉是中国南北方的重要地理分界。远在商周以前,山间已出现沟通南北的古代道路,周秦汉唐千余年间,秦岭驿道作为首都长安联结南方诸省的战略通道,在古代政治、军事、经济诸方面发挥过重要作用,遗留蕴涵丰富的历史积淀。包括子午道、骆谷道、褒斜道、蓝武道等古道。
08
甲桑古道甲桑古道是公元5世纪末,第32代赞普朗日松赞从雅砻部落迁移到甲玛沟时途经之路,是连接前、后藏唯一的重要战略大通道,也是古代朝圣雅砻的必走之路。公元五世纪末,第三十二代赞普朗日松赞从雅砻部落迁移到甲玛沟的迁都之路,是当时连接前后藏的重要战略大通道,也是古代朝圣雅砻的必走之路。早于上世纪初,甲桑古道在国内外徒步爱好者圈内已经较为知名。
09
麝香之路据史料记载,罗马帝国在公元一世纪便通过昌都--拉萨--阿里--西亚一线交换西藏盛产的麝香,因此这条路被称为“麝香之路”。麝香之路是穿越世界屋脊的高原古道。公元七世纪,随着吐蕃王朝与中原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交往的频繁,内地的茶叶、陶瓷、红糖等从成都和普洱等地到昌都,并沿着“麝香之路”,进入雪域高原和西亚地区,“麝香之路”进一步成为古代中西方商业、文化、宗教、军事交往的通道。
10
商於古道商於古道是指战国时期商邑与於邑之间的水陆通道,泛称“商於之地六百里”。是楚族、楚国、楚文化的发祥地,是夏、商、周三代经略南国的战略通道,是战国时期秦、楚反复争夺的战略要地,是秦国扭转乾坤,一统天下的战略支点,是初唐、盛唐时期大唐帝国的第二条“国道”。其西起古商州蓝桥,东至河南省内乡县柒於镇,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称作“武关道”、“商於道”,唐代又称为“商山道”或“商州路”。自春秋战国时起商於古道便是重要的军事和商贸通道,承载着丰厚的历史文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