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是什么?

甘肃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是什么?,第1张

甘肃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是什么?

01

嘉峪关长城

嘉峪关,号称“天下第一雄关”,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西5千米处狭窄的山谷中部,城关两侧的城墙横穿沙漠戈壁,北连黑山悬壁长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长城西端的关口,历史上曾被称为河西咽喉,因地势险要,建筑雄伟,有连陲锁钥之称。嘉峪关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东有山海关、中有镇北台、西有嘉峪关)。

02

后街清真寺

后街清真寺是甘肃省天水市的清真古寺之一,始建于元至正(1341—1368年)年间,占地面积1730.93平方米,寺庙整体建筑为,殿内古朴典雅,肃穆庄严。后街清真寺是中国伊斯兰教西北地区著名清真寺之一,该寺历史上地理位置因在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城西关东北角,故又称西关清真寺。寺北原毗邻天水旧城墙北垣,城墙拆毁后,始临今人民路。1970年代因清真寺正门改在后街澄源巷,后通称后街清真寺。

03

张掖鼓楼

张掖钟鼓楼又称镇远楼,俗名鼓楼,又名靖远楼,位于张掖市中心,东西南北四条大街交汇于此,是河西走廊现存大的鼓楼。是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标志性建筑。张掖鼓楼是仿西安钟楼建造,平面方形,建在一座砖砌的坛上,面阔3间,进深3间,底宽16米。台平面呈方形,台底宽32米,高9米,基座至楼顶30多米,楼为三层木构塔形,重檐四面坡,攒尖顶。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典雅庄重,是一座体现明代建筑风格的古建筑。

04

麦积山石窟

麦积山位于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是小陇山中的一座孤峰,高142米,因山形酷似麦垛而得名。麦积山石窟始建于384-417年,存有221座洞窟、10632身泥塑石雕、1300余平方米壁画,以其精美的泥塑艺术闻名世界,被誉为东方雕塑艺术陈列馆。

05

威远

威远楼又名鼓楼,位于甘肃陇西县城中心。威远楼始建于北宋仁宗皇祐五年(1053年),以渭州地修筑占渭砦后,韩琦筹划边防时,于城东一里处的北坊建一谯楼,名曰“威远楼”,取威震远方之意。威远楼始建于北宋仁宗年间。孟卜有诗赞曰:“韩公安抚来秦风,威远楼筑在渭滨,凭眺自看西土月,旌旗已靖朔方尘。” 皇佑四年,出于加强武备,韩琦在城东一里处建一楼,起名威远楼,是威震远方之意。

06

拉卜楞寺

拉卜楞寺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被誉为“世界藏学府”,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拉卜楞寺坐北向南,占地总面积86.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0余万平方米,主要殿宇90多座,包括六大学院、16处佛殿、18处昂欠(大活佛宫邸)、僧舍及讲经坛、法苑、印经院、佛塔等,形成了一组具有藏族特色的宏伟建筑群。

07

炳灵寺

炳灵寺,位于甘肃临夏永靖县西南35公里处的小积石山中。从兰州出发乘车行75公里,到刘家峡水电站大坝换乘游艇,经过54公里浩渺的高原平湖,西拐进峡口,过姊妹峰,即可到达。炳灵寺最早叫“唐述窟”,是羌语“鬼窟”之意。后历有龙兴寺、灵岩寺之称。明永乐年后,取藏语“十万佛”之译音,取“炳灵寺”或“冰灵寺”之名。炳灵寺在唐代称为龙兴寺,宋代称为灵岩寺,初建于16国时期。炳灵寺创建于西秦,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元、明、清各代扩建,距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

08

秦州区玉泉观景区

玉泉观,俗称城北寺,又名崇宁寺,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玉泉路。因山上有一碧水莹莹、清甜透脑的玉泉和元代秦州教谕梁公弼建寺时吟有“山寺北郊,名山玉泉”之句而得名。玉泉观现存建筑占地面积九万余平方米,大多为明清时重建,建筑紧依城垣,顺山势升高,随山沟、崖壁、台地而建,布局以道教规制分布,在纵贯南北的中轴线上坐落着宏伟的玉皇殿、三清殿、牌楼等七大建筑。

09

七里河区金天观

金天观在兰州市七里河西津东路5号,唐代称为云峰寺,宋代改为九阳观。明肃庄王于公元1400年重建道观,因地处城池正西,在五行中西方属金,故名金天观,占地57.9亩。金天观现为兰州市工人文化宫。金天观古建筑群座南朝北,共有古建筑单位42座。中轴先有老子殿、玉皇阁、三清殿、雷祖殿、九天门;东轴线有大门、魁星阁、文昌宫、云水堂、望河楼;西轴线有三公祠、华佗殿、慈母宫等。院内现有“碧血碑”等碑刻文物11块,唐槐、汉柏等古树名木17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0

兴国寺(甘肃省天水市)

1981年9月,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新华街文化广场北侧,原名“兴谷寺”,俗称“官寺”,建于元代至顺年间),明代列为秦安八景之一。该寺占地面积2800平方米,整个建筑群由金刚殿、天王殿、接引佛(韦驼)殿、钟鼓楼和主体大殿般若殿组成。其主体建筑般若殿保留了明显的元代建筑风格,是甘肃省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之一,为研究元代建筑特征和建筑艺术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59535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5
下一篇 2022-11-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