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蝗总科介绍

关于蝗总科介绍,第1张

关于蝗总科介绍

[拼音]:huang zongke

[外文]:Acridoidea

直翅目的1总科。触角短,产卵器瓣状、听器位于腹部。世界性分布,已知1万余种。中国已知700余种。成虫体中型至大型,较粗壮。头短,头后部缩入前胸内。复眼发达,通常单眼3个。触角较体短,较前足腿节长,丝状、剑状或槌状。前胸背板发达,盖住中胸背板,近马鞍状。后足腿节特发达,胫节较长,在其两侧缘各具刺1列;跗节3节,第1跗节的腹面具有3个内垫。多数种类具有2对发达的翅,少数种类为短翅或缺翅。前翅狭长,后翅膜质,常具艳色。尾须较短小,不分节。产卵器粗短。雄虫能以后足与前翅摩擦发音。听器着生在腹部第 1节的两侧。

渐变态。卵常有分泌物形成卵囊,卵囊的形状因种类而异。多数种类产卵于土中,以卵越冬,1年发生1~2代。若虫称蝻,外形与成虫近似,通常有5龄。在发育过程中,触角节数的增加与翅芽的增长可作为龄期鉴别的依据。

陆栖性,多数种类为植食性,并且是典型的多食性。嗜食玉米、小麦、粟、黍、水稻、高粱、大麦等禾本科植物,也吃莎草科植物,是农业上的重要害虫。少数种类的形态和行为因生活区内虫口密度的不同而发生变异。在虫口密度小时,它们分散生活,个体间相互没有影响,成为散居型。也不成群迁飞。一般体色较淡。在虫口密度大时,它们互相接触,形成群栖生活,成为群居型。可成群地由发生基地迁飞到远处为害。一般体色较暗。

飞蝗

在中国有2个亚种:东亚飞蝗和亚洲飞蝗。飞蝗是大害虫。公元前707~公元1935年的2641年间,中国有史可查的重大蝗灾共有800多次,平均每隔3~5年大发生一次,它给农业生产带来极大的灾害。近年以来,由于大力消灭飞蝗发生的基地并利用飞机治蝗,中国已经基本上控制了飞蝗的为害。

西伯利亚蝗

在草原地区为害牧草,严重时,牲畜因在冬春两季缺草而成批死亡。中国南方地区的稻蝗和竹蝗分别为害水稻和竹,大发生时也能造成严重的灾难。棉蝗(见彩图)和斑角蔗蝗分别为害棉花和甘蔗,严重时能给棉花和甘蔗带来极大的损失。

根据印象初提出的新分类系统,中国蝗总科分为6科、32亚科:癞蝗科(Pamphagidae),包括癞蝗亚科(Pampha-ginae)和垛背蝗亚科(Thrinchinae);瘤锥蝗科(Chroto-gonidae),包括沟背蝗亚科(Taphronotinae)、 瘤锥蝗亚科(Chrotogoninae)、云南蝗亚科(Yunnanitinae)和澜沧蝗亚科(Mekongiellinae);锥头蝗科(Pyrgomorphidae),包括锥头蝗亚科(Pyrgomorphinae)和负蝗亚科 (Atrac-tomorphinae);丝角蝗科(Oedipodidae),包括板胸蝗亚科(Spathosterninae)、瘤蝗亚科 (Dericorythinae)、斑腿蝗亚科 (Atantopinae)、丽足蝗亚科(Habrocnemi-nae)、稻蝗亚科(Oxyinae)、秃蝗亚科 (Podisminae)、裸蝗亚科(Conophyminae)、丝角蝗亚科(Oedipodinae)、痂蝗亚科(Bryodeminae)、飞蝗亚科 (Locustinae)、异痂蝗亚科(Bryodemellinae)、竹蝗亚科(Ceracrinae)、网翅蝗亚科(Arcypterinae)、无声蝗亚科(Asoninae)和霄蝗亚科 (Dysaneminae);槌角蝗科(Gomphoceridae),包括皱腹蝗亚科(Egnatiinae)、槌角蝗亚科(Gomphoce-rinae)和驹蝗亚科(Orinhippinae);剑角蝗科 (Acridi- dae),包括长腹蝗亚科(Leptacrinae)、细肩蝗亚科 (Ca-lephorinae)、绿洲蝗亚科(Chrysochraontinae)、荒地蝗亚科 (Truxalinae)、佛蝗亚科(Phlaeobinae)和剑角蝗亚科(Acridinae)。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59994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5
下一篇 2022-11-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