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tiyu xinlixue
[外文]:psychology of physical education
研究体育过程中师生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品质形成和发展规律的教育心理学分支。其主要内容是:体育教学心理、体育训练心理和心理训练、体育竞赛心理、个性特征与体育教学训练、体育教师心理、体育心理卫生、体育品德心理以及体育集体心理等。体育心理学的研究最早是要求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对人类的运动动作进行分析。由于体育和运动这两个概念长期被认为是含义相同的,所以在很多论著中不加区分。随着体育科学的发展,目前有把体育和运动两个概念区分开来的趋向。在中国的有关学会和院校中有这种情况,如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下设运动心理学会,中国心理学会下设体育运动心理专业委员会。国家体委所属院校编用的是《运动心理学》教材,国家教委所属师范院校编用的是《体育心理学》教材(见运动心理学)。
体育教学心理
一般包括下述6个方面。
体育学习的理论与模式体育运动技能和技术的学习或称运动学习,属知识技能动作学习的类型。它不仅与肌肉、肌腱、骨骼等活动的灵活、协调、强度有关,也与人的心理活动有关。当前有关运动学习的理论模式归纳起来有4种:
(1)一般描述性的学习模式,主要说明技能 *** 作的一般特征,直接指导技能学习。
(2)信息加工理论的学习模式:说明技能 *** 作中的注意、知觉、记忆和决策能力以及学习者处理一系列线索,并迅速传递信息或从记忆中提取信息的方式。
(3)控制论的学习模式,主要说明人通过自我调节功能进行 *** 作的过程,人被看作是根据反馈原理调节的闭路控制系统。反馈作为调节机制,便于觉察、校正自己的行为,使之与目标保持一致。
(4)分段控制的学习模式,说明技能学习过程中的信息编码和行为控制。
关于运动学习理论主要有:
(1)自主系统学习理论。认为各种复杂的动作都是由简单动作综合起来的。各种基本动作通过不同的训练和组合,就可形成不同的技术。
(2)分级控制的运动学习理论。认为一系列连续的运动是由一个运动程序控制的,运动程序使运动系列在没有任何外围反馈的情况下完成。
(3)认知策略使用的理论。一方面是把运动看作专业学习,包括教员、教练员所教的技能、专业知识、战术等;另一方面也包括“支持运动学习”,如自我分析,自我管理的技能。体育学习与其他学习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其不同点在于体育学习主要是通过各种身体学习进行的,学生在重复的练习中,通过身体活动与思维活动等的紧密结合掌握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体育学习必须遵循动作形成规律、人体机能适应性规律和人体生理功能活动能力变化规律。
体育运动学习动机根据体育活动动机内容的指向性,体育动机可分为直接动机(指向体育活动本身的动机)和间接动机(指向体育活动结果的动机)。前者与体育活动直接联系,后者则与体育活动的社会意义有关。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体育活动的动机可分为开始从事体育活动的阶段、体育活动专项阶段和高度体育运动水平阶段。进行动机教育的任务,主要是使学生以社会性的间接动机为主导而将两种动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根据体育运动动机发展的不同阶段和学生的动机内容与水平因材施教。
体育运动知识学习指人对各种运动项目的认识,包括体育运动和各种运动项目以及运动动作的属性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学生掌握体育知识的特点就是思维活动与身体 *** 练结合。体育教学过程首先应引导学生理解所学内容,建立完整的动作表象,掌握动作概念,把知识变为身体活动,从而获得各种体育技能。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头脑里如果没有形成正确而清晰的运动表象,就不可能正确地掌握运动的技术动作。表象的形成可分为建立和明晰两个阶段。动作概念是在动作表象的基础上形成的,它是某一动作的抽象和概括,反映了完成该动作的本质规律,动作概念的掌握是由浅入深、从现象到本质逐步深入的理解过程。
体育运动技术学习是与身体形态、机能有密切关系的肌肉运动技术的学习。它不仅与神经系统有关,而且与肌肉、耐力等有密切联系。影响运动技术学习的心理因素包括:
(1)正确的知觉能力;
(2)身体平衡知觉能力;
(3)正确的判断能力;
(4)感觉-运动调节能力和韵律感觉能力;
(5)美感受能力。这些因素在不同的运动项目中所起的作用不同。除学生本人能力外,所学内容的性质和学习环境等也是影响学习过程和效果的重要因素。
运动技能的形成运动技能要求身心协调地进行活动。要取得动作技能教学的良好效果,就必须遵循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一般分为3个阶段。这3个阶段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特征。
(1)有意掌握动作阶段:运动表现紧张、牵强、不协调、缺乏控制能力、伴随多余动作。在心理上主要借助视觉表象的控制和调节来完成动作。但由于注意范围狭窄且过度集中,易造成知觉不够准确、习惯动作干扰以及情绪紧张等。
(2)改进动作阶段:在心理上注意力主要指向改进动作技能,肌肉运动感觉比较明晰和精确,多余动作减少,能作到有意识的视觉和动觉控制,注意过度集中和情绪紧张性减弱。
(3)动作熟练阶段:各种肌肉动作联结成为自动化的系统,有意识的控制让位于动作的自觉控制,多余动作和心理紧张消除,注意范围扩大。
体育与心理发展体育对身体发育和心理发展有重要作用。体育实践和研究表明,体育运动可以使人的个性在较短时间内得到表现、训练和发展。不同的运动项目对人的影响有所差异,如在集体对抗项目中,学生的互助合作、默契配合、顽强拼搏的意志性格得到发展;高难、惊险的技巧项目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勇敢、果断和顽强的个性品质;通过激烈紧张的比赛,可培养学生控制自己情绪和意志的能力,发展运动智力和品德。体育教师应注意在学生掌握运动技能的同时促其发展相应的心理品质。
体育专项心理
不同的体育项目对学生有不同的心理要求,从而形成各专项运动的心理特点,如田径心理、体 *** 心理、球类心理、游泳心理、游戏心理等。随着体育教学和训练水平的提高,形成了体育运动专项心理品质,如田径运动中的“距离感”、游泳运动中的“水感”,体 *** 运动中的“节奏感”等。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应重视学生存在的个别差异,主要是:
(1)生理心理差异,如体质不同,健康水平不同,身体正常和异常的学生的心理反映有着明显的差异。
(2)年龄心理差异,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动机、态度、参与的方式和程度均有差异。
(3)性别差异,不同性别的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态度、价值观以及在选择运动项目等方面存在差异。
(4)个性心理差异,学生的气质与神经类型的差异可影响对运动项目的兴趣以及意志品质上的差异。体育教师既要根据体育专项心理特点、又要根据学生心理上的共性与个性科学地组织教学,因材施教,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体育心理卫生
体育的首要目的是增强学生体质,保障身体健康。然而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是紧密联系、相互制约而又相辅相成的。体育教师应向学生传授心理卫生知识,使学生的身心同时得到健康发展。一般认为,游戏和竞技体育具有以下心理卫生意义:
(1)增强安全感和自发性;
(2)提高独立性;
(3)消除紧张;
(4)有助于形成友谊、声望和领导地位;
(5)提高自己的价值观。体育之所以能促进心理卫生主要是因为:
(1)坚持体育运动可以使人体格强健、耐心持久,提高身心适应能力,从而增进热情积极、勇敢坚强等个性品质,克服懒惰散漫、胆怯懦弱等消极个性品质和行为习惯。
(2)体育运动常以竞赛形式开展,竞赛中的成功可以提高自信心并争取更高的目标,可以得到同伴和集体的承认,可以正确认识自己的社会价值。这种积极进取的精神,有利于经受挫折考验,保持社会心理平衡。
(3)体育运动是通过身体活动进行的,它具有社会性、公开性等特点,有利于人际沟通和培养形成健康的群体心理。
(4)参加体育运动可缓解或转移各种消极情绪,尤其是遭受挫折后产生的冲动。某些持续而有节奏的运动项目如健美 *** 、跑步、游泳、骑自行车等,还可以减缓或治疗某些心理疾病,如抑郁症等。另外,体育对开发智力、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等都有积极作用。
体育教师心理
体育教师除应具备一般教师所共有的心理品质外,还应具备一些特殊的心理品质,主要是:
(1)稳定持久的运动动机和兴趣;
(2)高度的运动信心和对体育运动的强烈求知欲;
(3)充沛稳定的运动情绪和情感;
(4)吃苦耐劳、勇敢、果断的意志品质;
(5)敏感的运动感受性和创造性的运动思维及应激能力;
(6)正确协调体育交往中的人际关系;
(7)能掌握和运用体育心理知识和技能;
(8)具有心理训练、心理咨询、竞赛心理指导的能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