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Ruishi
[外文]:Switzerland/Schweiz
欧洲中西部内陆山国。全称瑞士联邦。与法国、联邦德国、奥地利、列支敦士登和意大利为邻。面积41293平方公里,人口644.2万(1984)。全国分23个州,其中3个州又分为6个“半州”。首都伯尔尼。
自然地理
地形地质构造上属西阿尔卑斯褶皱山系。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受更新世冰川作用,冰川地貌广布。全境地势南高北低,可分为三部分:
(1)南部阿尔卑斯山区。山地自法、意边境起,斜贯南半部,约占国土面积58%,山体巍峨,峡谷幽深,罗讷河与莱茵河上游河谷槽地南北两侧多为海拔4000米左右的山峰,最高的杜富尔峰在瑞士、意大利边境上,海拔达4634米。高山终年积雪,发育现代冰川,面积达1300多平方公里。自19世纪末以来,山地隘口辟有多条隧道,成为地中海至北欧间陆上往来的通衢。
(2)西北部侏罗(汝拉)山区。为阿尔卑斯山系最北的部分,约占国土面积10%。地势起伏不大,平均海拔1000米,由几条西南─东北向的石灰岩山岭和纵谷组成,岩溶地貌发育,冰碛广布。
(3)中部高原区。介于上述两区之间,约占国土面积32%。东南高、西北低,为一波状起伏高原。邻近侏罗山区,有阿勒河沿断层线自西南向东北注入莱茵河。由于干支流河谷的分布及冰川侵蚀作用,本区多盆地、湖泊和宽阔谷地。地势较低,平均海拔700~800米,气候适宜,为全国经济最发达地区。
阿尔卑斯山为欧洲主要分水岭,莱茵河、罗讷河、波河及因河等都源于此。诸河上游水流湍急,利于发电,是瑞士主要动力资源。莱茵河在瑞士境内全长 375公里,流域面积达2.8万平方公里,是瑞士通往北海的国际航道。全境有大小湖泊1490余个,较大的约50个,最大的莱芒湖(日内瓦湖)面积达581平方公里,其次为博登湖。除水力外,瑞士矿产资源贫乏,但森林茂密、旅游资源丰富。
气候地处中纬度地带、阿尔卑斯山以北地区,气候具有明显的过渡性,自西向东,由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向冬寒夏热的温带大陆性气候过渡。南部属夏干冬温的地中海气候。境内海拔差异大,地形复杂,气候具有多样性和垂直分异特征。中部1月平均气温0℃左右,山区气温随海拔增高而递减,但山谷地带冬季易形成逆温现象。7月平均气温山区之外在 20℃左右(如巴塞尔、日内瓦),而海拔2500米的森蒂斯仅5℃。境内3/4地区平均年降水量超过1000毫米,降水中雪的比重随高度而异。如海拔276米、地中海气候区的卢加诺,雪在年降水量中只占5%;海拔494米的苏黎世为11%,而位于东北部山地的森蒂斯则高达72%。阿尔卑斯山北坡的雪线在2800米,而南坡则上升至3300米。此外,西风带山谷里的干冷东北风,北阿尔卑斯大横谷中的干热焚风等形成局部的气候差异。
植被受地形、气候等影响,植被的地区差异和垂直分布也十分明显。海拔1000米以下的高原、丘陵和河谷地带,一般为耕地和牧场。1000米以上的山区,尤其是阿尔卑斯山区为茂密的针叶林和阔叶林,兼有西欧海洋性气候的山毛榉、东部大陆性气候的落叶松,北方的云杉和阿尔卑斯山南坡的栗树等地中海植物。森林线1500米左右以上为高山草地,直至永久积雪带。
居民
全国平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56人。75%的居民居住在经济发达的中部高原,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在373人以上。侏罗山区人口约占全国10%,人口密度与全国平均数相当。阿尔卑斯山区地广人稀,平均每平方公里不足34人。全国约有 2%的人居住在海拔1200米以上的山地。固定居民点的上限约为1500~2000米,以从事农牧、采伐和旅游业为主。
人口增长以1850年(239万人)至1960年(543万人)间最快,110年中增长了一倍多,年自然增长率约8‰。之后逐年下降,近年人口自然增长率稳定在2‰左右。低出生率伴随的人口结构老龄化趋势有所增长,1982年65岁以上的老人占总人口14%,而1900年仅5.8%。工业革命前,瑞士山区曾为人口外迁区,1930年侨居海外的瑞士人达35万,至1970年减至16.4万人;而移入的外籍人却自1950年的28.5万增至1974年的106万,占总人口16.5%。之后移民入境略受限制,至1980年全国有国际移民19.8万。除定居瑞士外,约有22%为季节工。外籍人口中53%来自意大利。随着工业发展,城市化水平日益提高,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自1850年的 6%上升至1980年的60%,形成以日内瓦,苏黎世等为中心的城市集聚区。
多民族国家。日耳曼族约占65%,主要居住在中部高原区;法兰西族占18%,主要分布在西部;意大利族占12%,主要集中在南部;还有为数不多的罗马什人(列托人)等。他们分别使用德、法、意及雷托罗曼语,并均为正式语言。居民多信奉基督教和天主教。
领土形成与开发过程
扼阿尔卑斯山隘战略位置的瑞士,历史上曾受凯撒的罗马大军和阿里马尼等部族入侵。公元11世纪起为神圣罗马帝国的一部分。1291年,中部地区乌里、施维茨和下瓦尔登三州结成反对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永久同盟”,是瑞士联邦的开始。后又有卢塞恩、苏黎世、伯尔尼等州加入。以后 200多年,奥地利王朝等多次企图压制独立运动,虽未得逞,但因其对地方封建势力的控制以及各州发展不平衡,导致长期内部冲突。17世纪欧洲“三十年战争”的外来威胁,促成瑞士人民联合争取独立。1648年脱离罗马帝国统治而独立。经一个半世纪相对稳定,1798年法国自西入侵,建立海尔维特等共和国,领土扩大至19个州。拿破仑失败后,1815年维也纳会议保证瑞士独立,并确定为“永久中立国”。
欧洲宗教革命和法国革命对瑞士经济和政治产生巨大影响。宗教革命时众多加尔文教徒的能工艺匠自法逃入,促使日内瓦成为瑞士钟表业的诞生地。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时部分法国贵族的资金与财产流入日内瓦兴办银行,并传入资本主义启蒙思想。16世纪起近300年间有大批瑞士人服役于外国军队,获取大量外汇,成为瑞士资本积累的重要份额。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圣哥达隧道和辛普朗隧道先后开通,促进了国内外贸易的增长。水力资源的利用,旅游业的兴起,教育与福利设施的改进,导致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1848年制定宪法,设立22个州的联邦制,增强了联邦政府权力。两次世界大战中都保持中立。原属伯尔尼州的侏罗地区,经全国公民投票,1979年1月1日正式成立,为瑞士的第23州。
经济地理
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1980年工业和建筑业占国民生产总值46%,农业占5%,第三产业占49%。1982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17000美元,仅次于石油出口国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科威特,居世界第三位。进出口贸易、外汇储备、国外投资、金融业和旅游业均列世界前茅。由于币制、政局稳定,经济发展具有起伏小、稳步前进的特点。工业与金融业结合,60年代以来,资本和生产的集中和垄断进一步加强,对外投资能力增强,瑞士各大公司的子公司遍及各洲,尤以与英国、联邦德国、美国和日本企业联合居多数。主要经营药品、纺织机械、钟表等,对缓和国内劳动力不足,提高产品出口竞争力有一定作用。对外国投资的企业多数无特殊限制,在瑞士注册的1000多家外国公司中,美国占半数。
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1980年工业职工占总从业人员39.7%。机械、化工、钟表、纺织和食品素称瑞士工业的五大支柱,其次为电力、炼铝等。由于国内资源贫乏、市场狭小,因而重视科学研究,注意发展技术密集型工业,其产品以耗用原材料小、经济价值高、精密度强、多供外销为特点,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在资本输出的同时,又兴办新型的工业部门工程顾问公司,承包各国工程计划项目,以“知识输出”获取外汇。
世界上水力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最高的国家。全国在高山及诸河上游谷地建有400余座大、小水电站,组成庞大的隧道和电力站体系。水电占总发电量69.5%(1980)。20世纪70年代起,始建热电站和核电站,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1980年全国总发电量481.6亿度,约有1/5电力出口至邻国。以廉价水电和进口原料为基础,建立了发达的炼铝工业。铝产量居世界前列,1980年为8.6万吨。在莱茵瀑布附近的沙夫豪森州、瓦莱州和圣加仑州,建有全国三大炼铝厂。
机械工业为最大工业部门,出口值首位。19世纪初从生产纺织机械起,逐步向电机产品发展。瑞士为世界第一台交流发电机和柴油机的制造者。主要产品有纺织机械、发电设备、精密仪器、机床和电子计算机等,3/4的产品运销国外。机械工业以中小型企业、专业化生产为其特点,分布遍及各地,尤以东北部的巴登、苏黎世、温特图尔、沙夫豪森最集中。化学工业始于19世纪中期,以生产药品、染料、香脂、香精和农药等为主,产量均居世界前列,约60%供出口,出口值仅次于机械产品,居第二位。巴塞尔地区是化学工业的最大基地。
瑞士有“钟表王国”之称。早在1587年,日内瓦已开始生产手表。之后从日内瓦逐渐扩展到拉绍德封、格伦兴、比尔、菜拉沙和侏罗山区许多中小城镇。通过不断革新,产品以计时准确、品种款式多样和高档机械钟表著称。除钟表外,还生产用于宇宙航行、深海作业、科学研究、国际运动等计时设备。20世纪70年代前产量约占世界钟表总产量的半数。1974年产8800万只,为历史最高产量,出口值仅次于机械和化工产品。70年代起,美、日电子钟表大量倾销,瑞士钟表业受到较大打击。为了提高竞争能力,组织了钟表协会等垄断集团,采取了加强技术培训、科研实验、科技情报、发展电子表等措施,近年产量有所回升。钟表生产和出口仍占世界领先地位。
食品、印刷、木材加工等工业分布地区较广,大规模集中生产较少。其中食品工业以生产速溶咖啡(瑞士首创)、巧克力和奶酪而驰名世界,经营的雀巢公司为瑞士最大工业集团。此外,传统的纺织业、服装业的花色等研制及刺绣工艺均有世界影响。多集中于圣加仑地区,其次为巴塞尔、卢塞恩。
农业高度工业化使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相对下降。1980年农业从业人数仅占总从业人数的7.3%,其中2/3从事畜牧业。耕地面积少,仅占国土面积的9%,耕地零星,以小规模集约私营农场为主。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种植小麦、大麦、黑麦及马铃薯等,粮食自给率约70%。河谷低地种植蔬菜和水果。草地面积广,约占国土面积2/5,畜牧业以饲养牛、羊、猪为主,奶产品和肉类等的收入约占农牧业收入的3/4。肉类可自给,奶产品自给有余。位于中等高度山地上的农牧场,因受地形等限制,收入较低,需依赖政府补助或兼营工业、旅游业。农业劳动力不足,机械化水平和农业成本都较高。林地占总面积1/4。由于禁止滥伐,重视更新,除提供部分木材外,森林已成为瑞士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金融业和旅游业金融业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号称“金融帝国”。金融业收入居国家财政收入第二位,国外直接投资仅次于美、英。80年代初全国有银行(包括分行)4800余家,苏黎世的黄金、外汇市场居世界前列,与纽约、伦敦并峙为世界三大金融中心,还有发达的保险业。金融业之所以兴盛,除发展历史早之外,其“永久中立国”的地位、币制和政局的稳定,以及资金可自由流动、税率低、银行帐目保密等因素,均对吸引存款起积极作用。
旅游业为瑞士经济三大支柱之一,仅次于工业和金融业。其发达原因,除有秀丽的自然景色外,也与便捷的交通运输条件、优良的设施和科学的管理水平密切相关。近年来因受世界经济不景气及邻国旅游业发展的影响,收入有所下降,但仍居重要地位。1981年接待国外旅客达3900多万人次,旅游收入相当于商品出口总值的1/7左右。
交通运输业具有线路密集、因地制宜、布局合理、水陆空运输配合协调、效率较高等特点。全国铁路总长约5000公里,其中3/5由国家经营,大多已电气化。有4条国际铁路干线联接中欧与意大利,其中有2条穿越阿尔卑斯山隧道。公路总长约6万余公里,1/2以上为国营,高速公路贯通东西、南北,并与联邦德国、法国和意大利的高速公路相接。除干支线外,铁路和公路还辅以各种电缆车、电斗车、环山公路、直升飞机及游艇等通往各旅游风景点。多隧道、桥梁和涵洞。莱茵河为唯一通海航道,1980年货运量约900万吨,巴塞尔为最大河港。苏黎世和日内瓦是两大航空港。
地区经济差异全国形成 3个不同发展水平的经济地带:
(1)中部地区是全国经济最发达、人口最密集的地区,尤以苏黎世—巴塞尔—伯尔尼三角地带和日内瓦—洛桑沿湖地区最为发达,集中了机械、化工、纺织等工业部门以及粮食、乳肉等农牧业生产,为全国政治、金融、交通中心和主要城市所在区。
(2)西北部侏罗山区人口密度不及中部地区的一半,是以拉绍德封为首的钟表制造业集中地区。
(3)南部阿尔卑斯山区以林牧、旅游、水电业为主,其次是炼铝、木材加工;山间河谷地种植蔬菜、水果等。
参考文章
- 瑞士褐牛牛
- 瑞士研究用蘑菇改善木材特性食用菌
- 瑞士联邦的历史沿革专项地理
- 瑞士日内瓦的历史沿革专项地理
- 瑞士银行保密帐户的由来理财常识
- 欧洲花园——瑞士保健养生
- 瑞士褐牛的简单介绍牛
- 瑞士出生的体育名人生活知识
- 瑞士的旅游业何以发达?地理知识
- 现在瑞士法郎还存在吗,它已经并入了欧元?理财常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