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畜牧业地理介绍

关于中国畜牧业地理介绍,第1张

关于中国畜牧业地理介绍

[拼音]:Zhongguo xumuye dili

[外文]:geography of animal husbandry in China

中国是世界上畜牧业资源最丰富和畜牧业历史悠久的国家之一。中国拥有草地资源3.17亿公顷,生长3000多种牧草,在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下,形成了多种多样的草场类型,有利于各种牲畜和不同季节的放牧利用,草地可利用率约达68.4%。在广大农区每年可提供大量农副产品和饲草饲料资源,约达7000多亿千克,种类多,数量大,营养丰富。此外,还有食品、畜产、水产、酿造等加工工业的大量下脚料,均可作饲料利用。同时,中国的牲畜品种资源也极丰富,经长期选择培育和引进改良,全国已育成优良的畜禽地方良种约260个,成为全国畜牧业发展的宝贵基因库。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畜牧业虽已有很大发展,但速度缓慢,生产低而不稳,产品率和商品率均不高。至80年代,猪、牛、羊和大牲畜头数有了显著增加,肉、奶、蛋、毛等畜产品产量大为增长,商品率也大为提高。无论生猪头数、 猪肉总产量以及马、骡、 山羊、兔的头(只)数均居世界首位,绵羊和黄牛头(只)数则分别居第3、第5位。1991年中国的肉、蛋产量已跃居世界第1。但因中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多样,畜牧业资源分布不均,畜牧业生产发展地区差异显著。北部与西部广大地区历来为全国重要牧区,拥有牲畜头数约占全国的10%,而以种植业为主的东部广大农区却拥有全国86%的牲畜头数,所提供的肉食约占全国的95%,奶、禽、蛋等畜产品也占绝对优势。

根据畜牧业生产发展的条件和特点,以及民族的生活、生产习惯与历史发展的地区差异等,中国畜牧业可划分为牧区、农区、半农半牧区、城郊等4种类型地区:

牧区畜牧业

主要分布于北部的内蒙古高原、西部的新疆和西南部的青藏高原。从东向西呈明显的地带性变化:

(1)东部草甸草原地区。牧草生长茂密,产草量高,质量好,适宜发展牛、马、羊等多种牲畜,所产三河牛、三河马全国著名。

(2)中部干草原(包括荒漠草原)地区。牧草较稀疏矮小,产草量较低,宜于牧羊,向为中国重要的羊毛、羊皮与羊肉生产基地与耕役马的主产地。

(3)西部半荒漠-荒漠地区。水草条件较差,宜于羔皮羊、裘皮羊、山羊和骆驼等的放牧,但以山羊所占比重较大,骆驼的分布也相当集中,是中国骆驼的重要分布区。

(4)西部阿尔泰山、天山等地的山地区。天然草场类型多样,垂直差异十分显著。放牧绵羊、山羊、马、牛和骆驼。 其中尤以新疆细毛羊、阿勒泰肥臀羊、伊犁牛、伊犁马等著称。

(5)青藏高原区。天然草场类型繁多,牧草低矮,产量低,是以牦牛、藏系羊为主体的高寒牧区。世界上约有85%的牦牛分布在中国,而以青藏高原牧区最为集中,是国内外牦牛的集中产区。总之,牧区畜牧业是以天然草地为主要饲料来源的放牧畜牧业地区,家畜以牛、马、羊、骆驼等草食牲畜为主,畜牧业以产品畜为其主要利用方式,是全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

农区畜牧业

向以从属于种植业并带有副业性质的舍饲畜牧业为特点。以猪和家禽占重要地位,而黄牛、水牛、 马、驴、 骡等畜种则主要供役用。大致以秦岭、淮河为界,可分为北方和南方农区:

(1)北方农区接近牧区和半农半牧区,区内有一定面积的天然草场,绵羊和山羊的比重大于南方农区,并有小群的放牧畜群和放牧经营的方式。此外,黄牛、马、骡等役畜是本区平原地带的主要耕役畜和运输动力,驴则是山地丘陵地区的主要耕畜和驮运工具。黄淮海平原、东北平原、关中平原、河西走廊等地养猪较多,具较高的商品性。禽类以鸡为主,水禽(鸭、鹅)较少。

(2)南方农区饲料来源丰富, 牲畜种类较多, 以猪、水牛、黄牛、山羊等为主。全区猪头数约接近全国总数的2/3,以四川盆地、两湖平原、珠江三角洲、长江下游平原、浙江中部及西南部、闽东南沿海、桂东部、滇中和台湾西南部平原等种植业发达的地区最为集中,饲养量大,出栏率、商品率均较高。黄牛与水牛分别为南方农区旱地与水田的重要耕畜。水牛拥有头数约占全国的99%以上,多分布于平原稻作区。黄牛在全国也占重要地位,主要见于台地和丘陵山地区。马、驴、骡数量极少。山羊遍及区内,但丘陵山区居多。绵羊虽不多,但以杭嘉湖平原和太湖地区的湖羊为最著名。禽类仍以鸡为主,但水禽数量和放养规模远远超过北方农区。

半农半牧区

沿长城南北呈狭长的带状分布,是农区役畜和肉食牲畜主要供应基地之一。本区历史上曾是农牧业交替发展变化较大的地区,以具有汉族经营纯农业与蒙古族经营纯牧业的生产方式为特色。区内旱作农业与放牧畜牧业交错分布,畜牧业兼有纯牧区放牧与农区舍饲的特点。区内科尔沁草原和坝上高原等天然草场以放牧牛、马、羊为主,是肉、乳、细毛的重要生产基地。此外,宁夏的盐池、同心及内蒙古毗邻地区,历来以发展滩羊为主,所产二毛裘皮尤负盛名。

城郊畜牧业

主要分布于城市和大型工矿区周围,以饲养猪、鸡、奶牛等畜禽为主,为城市、工矿区直接提供肉、蛋、乳等畜产品。除郊区农村集体与个人舍养畜禽外,还有奶牛饲养场、大型机械化养猪、养鸡场,形成技术水平和商品率均较高的城市、工矿区副食品基地。

参考文章

  • 中国畜牧业地理(geography of animalhus-bandry in China)中国地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60151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5
下一篇 2022-11-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