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王夫之 (1619~1692)介绍

关于王夫之 (1619~1692)介绍,第1张

关于王夫之 (1619~1692)介绍

[拼音]:Wang Fuzhi

中国明末清初的思想家。字而农,号薑斋,又称船山先生,湖南衡阳人。生于明神宗万历四十七年,卒于清康熙三十一年。他所生活的时代,在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交织而以民族矛盾为主的社会背景上,又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四次“百家争鸣”的高潮。他一生坚持爱国主义和唯物主义的战斗精神,以开“六经”生面而振兴民族为己任。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一位富有创见的大师,其学术成就精深博大。他系统地总结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阐发其精华,不仅在自然观、认识论、辩证法和历史论等方面都有所发展,在心理学思想方面也是“推故而别致其新”,达到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最高阶段。

王夫之从气本体的唯物一元论出发,提出了心理学思想的基本观点。关于形神关系。他肯定心理离不开人的形体:“心之神明,散寄于五脏,待感于五官”(《尚书引义》卷六)。关于心物关系,他认为心理离不开外物的影响,必须“内心合外物以启觉,心乃生”(《张子正蒙注》卷九)。他还初步触及到心理与活动的关系,认为人的心理只有“昼夜用而不息”才能发展,人的才能“以用而日生”,人的思维“以用而不竭”(《周易外传》卷四)。在人性论问题上,他提出了“性日生日成”的命题,指出人性不是“一受成型”,而是“屡移而异”,“未成可成”,“已成可革”(《尚书引义》卷三)。因此,他就特别强调“习与性成”,肯定随着习的形成和发展,性也一起获得了形成和发展。

王夫之根据自己唯物主义心理学思想的基本观点,对人的各种心理都作了比较正确的解释。在认识过程方面,他肯定认识的基本条件是形、神、物“三相遇而知觉乃发”(《张子正蒙注》卷一)。认为耳目之官是重要的,“无形无象”的心“必依所尝见闻者以为影质,见闻所不习者,心不能现其象”(《张子正蒙注》卷三)。但耳目之知也有局限性。它犹如镜子,只能见物之影,不能见物之理;在认识外物时,必须既用耳目,又用心思,才能获得既见影又见理的完全知识。关于知行关系,他建立了“行先知后”、“行可兼知”、“知行相资以为用”、“知行并进而有功”的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学说,达到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知行观的最高峰。在情、欲问题方面,他不同意“性之生情”的说法,认为人初生只有“甘食悦色”一类的“好”,然后在此基础上“蕃变流转”,而逐渐发展为喜、怒、哀、乐、爱、恶、欲种种情感。他把欲依次分为声色、货利、权势和事功4种。他反对宋儒“存天理灭人欲”的命题,提出了“理欲合性”,即天理和人欲都合乎自然的见解,从而肯定人们对待情欲的正确态度,应当是遵循“絜矩之道”,“整齐其好恶而平施之”(《读四书大全说》卷一)。在志、意问题方面,他认为志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的本质特点,其基本命题为,志是“人心之至”、“心之所期为”;意是“因事而发,欲有所为”。志与意相较,其各自的特征是:意是“因一时之感动而产生”,志则“未有事而豫定”(《张子正蒙注》卷四);意“乍随物感而起”,旋起旋变,志则“事所自立而不可易”(《张子正蒙注》卷六)。在智、能问题方面,他说:“以性之德言之,人之有知有能也,皆心固有之知能,得学而适遇之者也。”(《读四书大全说》卷三)“心固有之知能”,系先天因素;“得学而适遇”,系后天因素。可见他明确主张智、能是在先天的“固有知能”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得学而适遇”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王夫之著述甚丰,但全部著作生前均未刊布。他的遗著有100多种,400余卷。其中论及心理学思想较多的,有《张子正蒙注》、《读四书大全说》、《尚书引义》、《思问录》、《俟解》和《四书训义》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60191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5
下一篇 2022-11-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