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逃出自由介绍

关于逃出自由介绍,第1张

关于逃出自由介绍

[拼音]:Taochu Ziyou

[外文]:Escape from Freedom

E.弗罗姆著。它是作者的第一部著作,写于纳粹统治时期。于1941年出版。对于现代人来说自由意味着什么?这个问题是弗罗姆毕生从事的人与社会的关系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正是本书的中心议题。本书共分7章,作者系统地分析了心理学中的自由问题、自由作为个人存在特征的发展情况、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等不同历史阶段中的不同人格、现代资本主义对人格的影响、逃出自由的心理机制、纳粹主义对人格的影响以及现代人面临的危机和对策。在本书的附录中,作者系统论述了人格及其社会过程。他指出,人类的全部活动都取决于两种心理需要;一种是与别人交往以消除孤独感,另一种是追求自由以消除阻止个性化发展和成长潜能发挥的障碍。但是在现代资本主义的社会环境中,个人随着自身的发展,逐渐脱离了与别人的联系,产生了强烈的孤独感和不安定感。这时人们活动的动机在于逃出他们的永远发展着的自由而回到一种更为安全的生存状态中。在人类生存中,这种主要的动机力量并不在于满足本能的内驱力的需要,而是渴望恢复到一种有所依靠的条件中去。他举例说,纳粹主义之所以能吸引住人们,是因为它能使人们从一种无法忍受的自由中逃脱出来,而回到一种安全的依从状态。从积极地追求自由到消极地逃脱自由,这种转变反应了资本主义这个病态社会中人的异化。通过分析,弗罗姆指出人有三种逃出自由的心理机制:盲目依从于他人、对世界的憎恶与破坏以及机械地自动适应。他还以社会学家和新精神分析学家的双重身分对现代人作出了这样的断言:现代人“并没有获得能使他的个人自我得以实现,即他的智力、感情和感官方面的潜力得以发挥这一意义上的积极自由。自由给人带来了独立和理性,但同时又使人陷入孤独、充满犹虑、软弱无力。这种孤独是人所难于忍受的。摆在人面前的道路只有两条:一是逃出自由的不堪忍受的负担,重新去依赖,屈从他人;二是进一步去争取建立在尊重个性、把人置于至高无上地位这一基础上的积极的自由”。本书可以帮助人们理解弗罗姆关于人的本质决定于文化的或社会的因素的观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60234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5
下一篇 2022-11-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